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媒介素养研究在国内已走过10个年头,学界在介绍国外媒介素养理念及实践的同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但普遍认为我国没有媒介素养教育历史可以追溯,该理念为舶来品.本文对此提出异议,作者通过文献研究及深度访谈,分析了我国,尤其是北京地区高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开设的电影公选课,认为30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电影公选课可视为原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并就其自身特点和历史发展脉络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及批判性解读.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2008年修订《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提出:"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然而统计显示,浙江省目前只有2所高校开设《档案管理》公选课。实践表明,开设《档案管理》公选课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对于提高高校教职员工的档案意识,争取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十分重要。一、总体要求开设《档案管理》公选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档案意识,普及档案知识,丰富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我校人才培养基本定位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教学要求以提高能力为主线,贯彻"项目制教学、岗课证融通、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公选课应围绕这一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部分高校开设了档案学公选课,一些学者也从理论与实践上对档案学公选课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档案学公选课的定位、内容、师资和教材进行了相应探索。  相似文献   

4.
朱丽萍 《今传媒》2012,(4):118-119
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公选课程,就有了一些课程设计的共性。本论文试图从公选课课程设计入手,分析、探讨其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出国留学人数增加以及高校选课制的实施,学籍档案管理难度日趋增大。同时,高校学籍档案具有数量多、涉及面广、利用率高的特点。因此,要积极推进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问交流日益频繁,高校档案部门每年接待因出国留学、申请移民、公出访问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办理成绩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各届学生愈来愈多。因此.高校档案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服务意识,做好学生成绩档案利用工作,树立我国高校档案部门的对外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素养教育,阐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IC2创新服务模式下,多类型、多层次、全方位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实践,包括学校公选课、馆内滚动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特色专题讲座、信息专员计划、多种嵌入式课程等的多维拓展,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深度嵌入教学与科研过程的全面融入式教学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邱艳 《兰台内外》2020,(6):65-66
利用高校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高校档案“以档育人”的预期目的。本文在分析了档案教育功能内涵及现实价值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以档育人”视角下制约高校档案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视角,就实现高校档案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几点建议,对发挥高校档案教育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邱艳 《兰台内外》2020,(12):66-67
利用高校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高校档案“以档育人”的预期目的。本文在分析了档案教育功能内涵及现实价值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以档育人”视角下制约高校档案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因篇幅所限,本文仅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视角,就实现高校档案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几点建议,对发挥高校档案教育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信息,又能为学校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当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档案内容不完整、档案意识薄弱、档案信息化建设程度低等问题,论文就此提出加强高校档案治理,完善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普及档案教育及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