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的历史教学如同古代社会一样,主要关注政治.其实,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也应该是历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物勒工名"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手工业制度.它的出现和消失演绎着历史发展的另一个脉络,反映了古人的智慧,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本文拟对这一制度出现、发展、消亡作一简要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有了一个习惯:将一些文件和物品包裹起来,然后将其深埋地下或放入坚固的建筑物内,为的只是让许多年后的人们了解当时的情况.据说,最早这样做的是古埃及人.起初的目的是为法老在阴间的生活提供一切必需品.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传统来自古代苏美尔人.他们把信件收存在神殿和皇宫的基座里,供以后的统治者参阅.……  相似文献   

3.
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古代的概念难免会出现偏差,将气定义为物质就是一种典型的范例,其原因在于我们大家对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的定义过程中,完全抛弃了中国哲学或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通过运用中国古典的非对象的、唯象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典哲学中气的考察,中国之气与西方之物质的比较,以及中医学典籍中有关气的分析,容易看出气是物质运动之象,在中医气则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笔者就气和经,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吴璇 《科教文汇》2011,(35):202-203
译场是翻译佛教经典的场所,也是我国古代佛经经典典籍集体合作翻译的组织机构。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译场发展演变的论述,探讨古代译场随着历史变迁功能和管理得到了不断充实和完善,评述其科学性。并且通过论述古代译场的组织结构和翻译程序以及集体合作的翻译形式,探讨了古代译场对后世的翻译事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琴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123-123,126
通过对诸城古代藏书家的介绍,略述了诸城古代名家的藏书、读书、著书等情况,阐述了古代藏书家对文化典籍、文化遗产辛勤搜访、精心呵护的献身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在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其中古代北方民族更是经历了多民族的变迁与融合,成就了如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那么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是怎样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呢?本文将就此为中心,通过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沿袭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提起"机器人",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当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殊不知,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机器人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的古代机器人不仅制作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广泛.……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中的"人本意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中的"人本意识"是十分宝贵的历史遗产,研究和借鉴这一历史传统,对于我们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和"农学思想"的分析,揭示了蕴含其中的"人本意识"及对现代的启示.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农本思想"和"民本意识";"传统农学"与"人本传统";传统"人本意识"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9.
刘芮瑄  王娣 《科教文汇》2020,(10):169-170
在中国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铜钱是中国古代货币的主要形态,作为全国统一流通的货币使用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发行的“交子”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清光绪年间开始机器制币,铸造新式的铜钱和铜元,实现了古代货币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中,历来宋元时代数学的成就(主要指秦九韶、李冶、朱世杰、杨辉等人的数学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数学的顶峰,对后来影响力很广的明代珠算的却评价颇低,人们不认为明代珠算是宋元时期之后中国古代数学的必然发展主流,明代珠算一般被评价为"民用"数学或者"商用"数学而不被数学研究人员所重视.那么,在宋元时期出现发展并在明代得以全面应用的中国珠算,是不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必然呢?客观的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风水先生"无疑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古代官吏出将入相,走马上任,都要请"风水先生"占卜天时地利,确定良辰吉日.解放后,封建迷信做为一种精神毒素,被社会主义荡涤扫除,"风水先生"随之偃旗息鼓,成为历史的过去式.  相似文献   

12.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发音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表现力极为丰富.在华夏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上,筝历经2500多年之流传,不断发展、完善,在历史音乐文化的大浪淘沙中独树一帜.众多抚筝听筝者借筝喻世、思人、赋情,建构起中国民族音乐长河中独特的筝文化.本文借研究魏晋南北朝至宋代音乐和文学作品对筝所表现的风格、意境等,尝试探讨古代筝艺"以悲为美"的艺术内涵,以达对古筝艺术"管中窥豹"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有句成语叫做"冠冕堂皇",这冠和冕就是古代帝王或官员戴的礼帽.史载,黄帝始创冠冕,可见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帽子主要是当作装饰品,它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全盖住,而是只有狭窄的冠梁,遮头的一部分,两旁用丝带在颏下打结固定.  相似文献   

14.
金谷榕 《今日科苑》2010,(16):264-265
先秦时代的历史教育是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先秦时代历史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促使这种发展形成的原因,对于搞好今天的历史教育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本文从先秦时代历史教育的教师队伍专职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育目的明朗化、受教对象扩大化这四方面来探讨先秦历史教育发展的特点,而对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则主要从史官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文献典籍的出现、历史观念的进步、知识分子为主的"士"阶层的兴起来进行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版画有一千多年的光辉灿烂历史。但是,在古代社会它一直都被当做图像复制工具存在着。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西方石版的引入,它被代替了。虽然我国现代版画名作层出不穷,但是却和这古代版画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本文从古代版画的社会使用功能、文化功能等方面论述我国古代版画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社科文摘     
招牌在我国有2300多年的历史招牌作为商店的标志,在我国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代的商店招牌,大多是用布帛做成的。开始时,主要悬挂在酒馆、栈房、食宿之店,叫做“酒望”、“店  相似文献   

17.
郑春银 《科教文汇》2010,(11):162-163
中国古代版画有一千多年的光辉灿烂历史。但是,在古代社会它一直都被当做图像复制工具存在着。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西方石版的引入,它被代替了。虽然我国现代版画名作层出不穷,但是却和这古代版画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本文从古代版画的社会使用功能、文化功能等方面论述我国古代版画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社科文摘     
《百科知识》2007,(9X):55-56
我国古代的公证制度;最早的保龄球场;全球人均寿命最新排行榜;我国古代的“博士”称谓;汗衫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生存状况堪忧,文献典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文章结合国家图书馆古籍阅览服务工作实际,以该馆古籍保护现状为基础,梳理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尤其选修教材.为此,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体会,我常把一节课划分成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组织教学五分钟;第二阶段.获取新知识三十分钟;第三阶段,课堂反馈五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