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1年新国标《标点符号用法》4.5.3.5条规定,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从历史上认识的变化与完善、新国标造成的理论困惑、执行效果与语用的复杂性来看,这一修订皆有不当之处,并给当下的教学、编校等语言文字工作造成困扰。建议删除“通常不用顿号”这项规定或将其修订为“可以不用顿号”。  相似文献   

2.
顿号是最低级别的旬内点号。《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例如:  相似文献   

3.
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最新《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然而在运用过程中,顿号误用的现象还是经常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概数之间的误用。如:“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澳门  相似文献   

4.
1995年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指出:标点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叶圣陶指出:标点符号是“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思想的工具”。苏培实在《标点符号规范用法》(湖南出版社1995年4月版)中谈到标点符号表示语气时,以“周总理逝世了。/周总理逝世了?/周总理逝世了!”为例,说明它有“帮助表达感情”的作用。这里第一句用句号,是陈述语气,表示沉重的心情;第二句用问号,是疑问语气,表示怀疑的心情;第三句用叹号,是惊讶语气,表示悲痛的心情。如果没有标点符号的帮助,就难以表达语气和感情。这种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语气  相似文献   

5.
有些句中的语气词,若对其作用或所属不细加分析,往往会引起标点符号的误用。现将语气词引起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例释如下:一、顿号的误用顿号常用在句内并列词语之间,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语气词的使  相似文献   

6.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词和短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如是说。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全是这样,有的并列词语间有时并不都是用顿号,学生难以掌握。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呢?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对十七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做了规定,网络语言中句末点号、句中点号、标号的使用都发展演变出不同于国家标准的变异形式和用法;网络语言标点符号的变异形式和用法在网络语境中也衍生出一定的语篇表达功能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的作文语料中,标点符号功能使用偏误是最主要、出现最多的偏误类型。通过对58份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作文语料的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的16种常用标点符号用法。讨论和分析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所涉及到的10种标点符号的功能使用偏误情况。  相似文献   

9.
2004年考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由高考轮考内容纳入正式考查的内容。专设一题.赋分3分。考查重点是《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的句号、分号、问号等12种.其中关于破折号的用法的一项规定是:“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  相似文献   

10.
国家技术监督局《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各种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并举例说明,但其中仍有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易引起歧义,如冒号表示的提示部分、顿号用在次序语后、省略号代替的内容,在各种出版机构及行业组织制定的有关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中,就有一些不科学之处.  相似文献   

11.
标点符号的象似性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叠用或合用,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可据,它们它们往往与心理、概念结构及交际策略对应象似。信号以标点答的象似性质,对称点符号就要重新定义。自然,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范也必须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其发展特点,英语标点符号的系统性演变,宜分成萌芽期、发展期、现代标点体系形成期、现代标点体系成熟期和当代标点体系时期五个阶段。15世纪至18世纪末,英语标点符号形成了形式特征明显且书写简便,功能齐备,系统性强的成熟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文章准确地表情达意,然而人们在使用标点符号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报刊标点符号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类评改,并对造成标点符号误用的主要原因略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衔接和连贯标志。在没有多少形态变化的汉语里.在没有实行分词连写的汉语书面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尤其重要。文章根据标点符号的实际使用情况.探讨了《标点符号用法》的指导作用,并指出了《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为将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标点符号用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大量的语言事实论述了标点符号的特殊修辞作用 ,认为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语义得到延伸 ,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 ,还可以独立地负载特定的语言信息 ,从而相对独立地完成一定的语言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举例分析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标点符号是在将口头语言记录成文字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现实语境中,我们的口头对话是有停顿的,并且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对话交际是动态的,而文字是静止的。标点符号是书面文字的辅助系统,其使用不是任意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与话语中的时间和感情的表达是密切相关的,有着象似性。从认知象似性观点出发,动态地认知标点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分析英汉互译中 ,标点符号的“对等移植、必要变换 ,适当增减”等几种必要的处理方式 ,从而说明在英汉互译中 ,合理、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准确再现原文内容、风格、特点 ,使译文能符合“信、达、雅”这一标准 ,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作为语言辅助工具的标点符号在语言实践中的作用:或在政治交往中批判讽刺,或在人生导行中警策激励,或在经济领域中委婉巧妙,或在日常生活中言简意赅,或在文学写作中含蓄朦胧、强调突出。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标点指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标点不妥。“土橐”不是一种官职,释为“做官和依附权势”较妥。“植其杖”的“杖”是一种辅助性的劳动工具,“植其杖而芸”译为“拄着他的杖除草”。“走卒类士服”的“类”释为“类似、像”。“践华为城”的“践”释为“凭借”。文言断句注意文章的思路和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