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重要载体.非遗翻译肩负着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重要使命,翻译文本的质量影响非遗传播的效果.基于语料库的非遗翻译研究可以为提高非遗的翻译提供参考的依据.通过构建非遗源语和目的语的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及篇章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总结出非遗翻译原则和策略,为非遗翻译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非遗的数字化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护及传承的重要手段,地方性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工作上有着地缘关系、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将非遗保护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地方性高职实现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特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在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数字化传承中做到了基地化、课程化、规范化等"八化",对高职院校非遗的数字化传承工作具有示范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非遗"广东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大力挖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本土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本土院校为例,就如何发挥地缘优势,结合地方音乐资源,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探讨国家级非遗"广东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和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传承和发展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化交流呈现出越来越不平衡的趋势。通过非遗翻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从而维护民族文化身份与世界文化多样性。鉴于非遗外宣的紧迫性和非遗项目的复杂度,有必要对非遗英译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为此,结合福建泉州非遗英译现状,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如何通过改善非遗翻译生态环境与提升译者素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实效。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大师工作室”建设带动仫佬族非遗刺绣技艺传承的实践,提出中职学校传承仫佬族非遗刺绣技艺的路径,建设“大师工作室”非遗刺绣技艺人才培养模式,为探索中职学校在传承非遗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专业特色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非遗旅游的兴盛,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对非遗保护提出的要求。新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非遗保护的新理论武器。以谷雨祭海节为例,运用文化空间生产理论,在“资本—权力—地方”三维逻辑框架之下分析了非遗文化空间生产逻辑与生产路径:在实现资本增值与权力渗透的逻辑驱动之下,资本主体与政府分别作为内在动力与外在因素推动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地方主体作为非遗文化空间的使用者,虽然在内外力作用的挤压下处于非遗文化空间生产的弱势,但其对于非遗文化空间生产效果的情感认知、态度认知对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为非遗文化生存与活态传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值得研究与提倡。  相似文献   

7.
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发扬。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紧密,文化输出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因此,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并有效进行文化输出,研究学者将目光放在了非遗文化的英译研究上。因此,本文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的英译文本进行研究,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究文化类文本的英译策略,旨在为非遗文化翻译提供借鉴,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黑龙江省音乐类非遗为例,对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展开研究。首先对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最后提出几点思考。黑龙江作为非遗大省,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利用,因此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应该在加强分层性课程内容设计、注重体验式方法增强课程融合实效、创新课程拓展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9.
刘红燕 《职教通讯》2019,(17):19-22
成人学校是乡村的基层教育文化枢纽。针对乡村非遗传承存在的脱域化、碎片化、衰败化现状,提出乡村成校做好非遗传承实践有三大路径:一是挖掘非遗存量,充实非遗乡土特色;二是整合非遗资源,打造全域学习生态;三是活化非遗的现代功能,升华非遗的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以宁波市鄞州区咸祥成校为例,介绍了学校作为区域非遗传承教育基地,通过建设非遗展厅、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培育非遗学习共同体、丰富非遗进社区等举措,将非遗技艺创作与教育普及无缝对接,实现了非遗传承与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多维统一。  相似文献   

10.
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需要兼顾乡村建设与非遗特点,并在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乡村文化事业建设质量以及乡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乡村地区非遗项目大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且与当地不同行业存在密切联系,但有些地区在非遗保护与开发上缺乏统筹规划,在非遗时代价值的挖掘以及文化IP的打造上缺乏经验,未能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之间建立有效衔接,不利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非遗保护开发作为乡村居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深挖非遗特色与时代意义,加强非遗保护开发顶层设计等扩展非遗与当地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系,从而以非遗保护开发为支点撬动乡村经济建设,提升乡村振兴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20,(4):49-53
为响应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以及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双万计划"背景下,邢台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国家非遗项目梅花拳展演,并将梅花拳纳入体育课堂,形成地方文化传承特色教学。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非遗项目进高校,还有效助推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打下基础。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对国家非遗梅花拳在地方高校的开展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国家非遗邢台梅花拳在邢台高校开展的对策研究,以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校园推广和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工业文明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和忽视。落实和加强非遗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传承先民生活智慧、复兴中华文化成为每一个中华人民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青少年作为非遗文化的重点传播对象,既是参与者、享用者,同时也是传承者。而学校作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阵地,课程建设是核心。本文旨在从非遗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非遗文化进课程的整体构建,发挥非遗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延续非遗的生命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8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教育论坛的研讨环节中,几位专业人士对于非遗学院与非遗技术互动和创生关系的阐述观点新颖、精彩纷呈。首先,非遗学院的人才培养任务更为明晰。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明认为,非遗学院要培养两种人:一种以传承为主,有创新意识;另一种在了解非遗的基础上,以创新为主。非遗学院要设立一种优才计划,发挥南京的高教资源优势,学生可以由中专而大专而本科而硕士,有了理论、学  相似文献   

14.
皖北非遗文化空间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许多变迁,加强非遗文化空间保护显得极为重要迫切。要提升皖北非遗文化空间保护意识,维护其原生态;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整体性保护;重构非遗文化空间,使非遗在坚守中有效调适;"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彰显非遗文化空间活力,从而有效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与整体性保护,切实推进皖北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各地纷纷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挽救、保护和开发工作。山东省是一个文化大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非遗外宣翻译方面的研究工作却还有很大的差距。鉴于目前山东省在非遗外宣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山东非遗外宣翻译的发展途径,以让山东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就变得非常有战略意义。这样做不但能够增强山东省的文化软实力,而且也为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作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非遗人才培养是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键。针对当前非遗人才创新培养面临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专业教师队伍力量不足、专业实训与产业脱节、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南京文化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探索构建了“一体、双主、四融、五共”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践路径为:坚持多元合力,构建一体共生融合型产教共同体;坚持产教联动,共育与产业链相匹配的非遗专业集群;坚持产教共研,共建跨界融通的非遗课程体系;坚持产教协同,共享专业师资库;坚持产教融合,共创生产性实践平台。实践证明,该模式充分发挥了资源汇聚效应,有效推动了非遗专业内涵发展,有效发挥各方人才优势,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非遗保护与利用是非遗研究的重要课题,涉及对非遗的态度,甚至攸关非遗工作的成败。通过对"生态环境"价值"剖析进而结合非遗内容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进行浅析。非遗生态环境保护与现实经济发展关系在本质上说是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产业化开发作为非遗开发利用的方式之一,提出之初便备受争议,厘清"非遗"与"产业化开发"理念的矛盾与关联性,是实现非遗产业化开发的前提。非遗产业化开发的关键在于在保留非遗项目特有的核心技艺与内在文化、精神意蕴前提下,遵循市场运营规律,打造品牌,实现规模化生产。这对于有效实现非遗传承保护,使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已经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翻译出"非遗"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并且被西方受众所接受已经成为译界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西方修辞学中的受众中心论、认同说及修辞情境等相关理论,探讨了用西方修辞学理论指导"非遗"英译的理据及其对"非遗"翻译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脉的重要象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和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非遗传承的根本在学校,加强非遗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国家工程。为了做好非遗校园传承工作,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专门成立了非遗校园传承基金,教育部首次将"非遗校园传承研究"列为重点课题。"非遗校园传承研究"总课题组组长、联合国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教授说,我们有两个线头,一头是祖先,一头是下一代的孩子们,我们有责任要用双手连起来,因为连起来的不仅是文化,更是我们的血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