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分数(百分数)乘除法问题实际上是把整数倍发展为分数倍,其数量关系则是由“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转化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由“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转化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似文献   

2.
马刚  岳琳  张婧  马升红  王彦 《山东教育》2020,(10):44-45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教材突破这个难点的策略是:依据分数乘法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从现行教材看,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是两条道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涉及两个同类量之间倍数关系的题目很多,它们以多种形式出现,如整数中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中的“求—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还有比和比例问题等。它们都是反映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在教过上述内容后,教师不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而分数应用题教学又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也比较混乱。其实小学分数应用题可以分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这样三大类。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解答分数应用题就不再是雾里看花了。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教材通过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架起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例1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通过教材中的“想”,根据题中叙…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又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也比较混乱。其实小学分数应用题可以分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这样三大类。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能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学生往往凭经验解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学生的自我感觉很好.为了不让学生的经验主义作祟,我特意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三种倍数应用题是同一组数量关系,但由于条件和问题变化,解题方法也就不同。学生在解题中往往会因为这些变化而出现错误,特别是求一倍数的应用题。教学“九义”六年制...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较为复杂,结构变化多样。为了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整体应变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抓好应用题的思路训练。一、抓好起点训练1.关于分数乘法意识的引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出发点,它是由“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延伸发展而来的。因此训练中要运用类比推理等手段,积极组织知识的正迁移,可对比引进。如:(1)10只鸡是4只鸭的几倍?摇摇摇10÷4=212(2)2只鸭是4只鸡的几分之几?摇摇摇2÷4=12由乘除法关系得:4×212=10摇摇摇摇4×12=2意义:4的212倍是多少?4的12是多少?概…  相似文献   

10.
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一个内容,它是你系统学习用分数(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一、怎样学用"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据中有分数,但数量关系、解答方法与整数相同;另一种是根据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第  相似文献   

11.
<正>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它比整数、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对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的意图,了解所教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困难的原因,设立"基础训练"环节,为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数应用题是伴随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出现的.常见的题型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工程问题应用题.学生往往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应用题区分不清,容易混淆、难以掌握,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很广泛,同时也是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这两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材把这两种应用题与乘、除法计算结合起来,分别编排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教学中应解决好下述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册与数量关系有关的主要内容有: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问题;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即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问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问题。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数量关系教学。  相似文献   

15.
笔 者多次在参加大面积小学数学改卷中发现 ,学生在表示分数加、减、乘、除法意义时 ,答案不一。问及任教老师 ,则各抒己见 ,有时为一道算式是否只有一种意义还争论不休 ,现列举实例的几种说法 ,请专家作一答复。实例1“和的意义”说法有 :①是把和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②求与的和是多少 ;③求比多的数是多少。实例2“2÷的意义”的说法有:①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和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②求2是的几倍 ;③已知一个数的是2 ,求这个数是多少。对以上题目的几种说法 ,笔者认为①是大家公认正确的 ,而其它几种说法 ,则是…  相似文献   

16.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要用到,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因为这两类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因此它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结合个人长期教学工作的体会,就这两类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教师》2009,(16)
一、教前准备和预案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二年级(下)乘法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倍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整、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解题方法难以确定,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新课前,必须加强以下基础训练,以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一、说的训练“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起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9.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种简单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很广泛,同时也是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复合应  相似文献   

20.
巧画线段图     
小学数学第五册在继第三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编排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虽然这三种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同,但后者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往往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就成为教师首选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如果按照通常画线段图的方法,先画出表示条件的线段,再画出或找出表示问题的线段,仍然摆脱不了逆向思考带来的困扰。因此对这种应用题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时,往往会消耗大量时间。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