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帅文渊 《大观周刊》2012,(24):342-342
“网络政工”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准确、更广泛地把握干部职工思想脉搏和价值取向。就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来看,了解和把握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条件。所谓“网络政工”,就是借助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和沟通方式,随时了解和把握群众的思想状态,尤其是干部职工的思想脉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教育引导。简单地讲,是把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和丰富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曾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阵地。”那么,基层党支部如何利用这块新阵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工作方式,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呢?打破时空界限,建立企业基层党支部网络教育阵地,及时把党的政策方针、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网络传递到每一个党员、职工当中。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企业政工干部都知道,对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浅了不解渴,讲深了说不清”;而职工对老一套的念文件学习、小…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界的重点课题.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把关人”依然存在, “把关人”变为了“引路人”;网络传播仍需要“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呈多元化;网络传播的“培养”作用依然存在;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却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互联网引爆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频度越来越快,烈度越来越强,领域越来越宽.每一起网络群体性事件都把公众的情绪和诉求呈现在政府面前,促使政府决策必须接受民意拷问,官员执政需要顾及公众情绪.面对这种由网民自发形成的舆论,公众的直接感受是:“老百姓终于有了可以说话的地方.”关心政治的知识界人士也日益觉察到中国政治业态正在发生的某种变化.网络问政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背后凸显的是大众政治的勃兴.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要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促进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建立网络宣传教育阵地。用正确、积极、 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活动,贴近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6.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细致工作,也是一门科学. 在新闻单位.面对承担繁重的舆论宣传工作任务的职工队伍,激发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宣传工作中,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切实树立爱岗敬业的观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是新闻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的立足点.职工精神状态、敬业精神及政治素质如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细致深入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鸿 《新闻爱好者》2008,(9):145-14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了新世纪的奋斗目标,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确立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因此,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政治     
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公然提出了“事实为政治服务”、“事实为路线斗争需要服务”的荒谬论调,搞乱了新闻理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流毒既广且深。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新闻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二是新闻与政治的关系怎样?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关于新闻的本源问题,陆定一同志早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作了明确回答。他说:  相似文献   

9.
微博、微信等"微"产品极大的方便了高校教师和学生科研、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这些"微"产品传播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等特点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产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的影响,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史富强 《新闻爱好者》2010,(10):172-173
新闻宣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校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资源,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引导、沟通、激励和监督等作用,高校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利用新闻宣传的力量和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表明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从而拉近了党与人民的距离,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为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猛烈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使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不能忽视网络媒体的负面效应,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努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网络媒体文化的阵地.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引言 上世纪末,“数字化之父”Negropante指出,互联网能让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声音。本世纪初,美国政治学家Bimber证明,网络讨论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过去10年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印证了两位学者的观察。从热闹非凡的网络论坛到席卷神州的博客风潮,中国1.03亿网民对互联网媒体权利的重心逐渐由“信息接受权”转移到“信息发布权”。一个有趣的命题出现了:在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网络世界,谁能脱颖而出,执掌舆论之牛耳?本文把传统意见领袖概念应用到网络环境中,并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发展和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特征,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诸如: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高校思想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姜柳  马古玥 《传媒》2016,(19):93-94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技术的进步让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更加方便与快捷.而“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新媒体使用者的中坚力量,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作为数字原生民深深地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养成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学习、生活习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比较依赖网络,网络成为他们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一大入口,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这些还不具备完全成熟心智的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进的重要性与急迫性不言而喻,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有能力辨别信息,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及时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由北京舞蹈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部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爽独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一书,便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阐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从认识现象、发现问题,到剖析原因,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带领我们挖掘普通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运用娴熟细致的手法,浅显易懂的造句,辅以经典的案例说明,如抽丝剥茧般讲明了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并明确指出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机遇,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专题网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加强队伍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上责任;健全管理体制,构筑起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建设局域网,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作出回应,以便更好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网络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部分,对思想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国有企业政工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手段,努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不断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任雯 《大观周刊》2012,(35):63-63,65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向来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以人为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马树华 《报刊之友》2010,(11):163-165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的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严峻的求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驾驭和把握网络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深入分析和把握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才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的引导,别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这是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合理使用网络,并通过网络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郑子敏 《传媒》2016,(16):94-94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素质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工作和行为,甚至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的稳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真实度难以分辨,这需要我们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由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杨庆山和党委副书记、教授史瑞杰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实践》一书便从理论、案例、教学、校园特色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无论是对于高校的德育发展还是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