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分析了墨子“重贤”、“众贤”、“进贤”和“使能”等“尚贤”思想,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强国战略,着重阐释墨子“尚贤”思想对今天选拔任用人才的借鉴意义,强调对其“尚贤”思想精华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差生”这顶帽子,宛如一盆冷水,浇得多少期望上进的孩子心灰意冷;“差生”这顶帽子,就是精神桎梏,束缚了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难道“差生”真差吗?否!中小学从来就没有哪一方面都不行的“差生”,只有你这方面行,他那方面行,随时可以开发、随时可以奋起的“潜能生”。那么,“差生”从何而来呢?“差生”是机械的教育评价的牺牲品。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分地强调甄别和选拔,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为核心,学生成绩一个方面差了,就以偏概全地界定为“差生”。轻率地将其一个方面不成功,说…  相似文献   

3.
梁杰 《江西教育》2004,(3):23-24
湖北省宜城市中小学通过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校干部。打通了富余人员的分流渠道,架起了师资内部流动的“立交桥”。在这里——“分流”不再是“教育第一难”。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教育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淖难以自拔,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知识过剩”等问题有如顽症难以根治。其症结在于选拔评价机制变异。新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客和基本思路应该是淡化高考分数意识,强化宏观调控作用,客观地正视分流现象,自然地实现学生分流,在自然分流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本刊第四期重点地介绍了今年我国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在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的相关政策和动态报道。由此,我们也从中了解到“偏才”也有用武之地,“偏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将逐渐拓展。下面,我们再从几个特殊的例子来认识“偏才”,思考“偏才”。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高考及模拟试题中,出现了许多与“数”有关的新概念试题。它形式多样、背景客观、切近学生实际,所考察的知识又非常丰富,洋溢着浓厚“能力立意”色彩,是选拔人才的好题型。下面介绍与“数”有关新概念试题的题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把好"四关"提高院校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明 《继续教育》2006,20(12):42-42
教学管理干部是院校建设的骨干,在教学质量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当前应重点把好“四关”。一、要把教学管理干部“选拔关”选拔优秀干部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选拔教学管理干部,最好从具有教学经历,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热爱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员中选拔,也可从部队优秀基层干部中选拔。从部队优秀干部中选拔教学管理干部,既有利于把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院校,也有利于改善教学管理干部的成分结构。把好教学管理干部“选拔关”,要注重考查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中介。他们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无法替代的。而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并使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则需把握好“准确选拔”、“合理使用”、“科学指导”、“能力培养”这样“四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论述了如何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依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认真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如何运用民主集中制原理,客观公正选拔任用干部;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等学校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造就和选拔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要把培养和选拔接班人问题放在保持党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高度,把培养千百万合格专业人才摆在能否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任务的高度来对待,把培养选拔人才与人事制度改革、现代化建设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结合起来,用好的制度来选拔人才,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等等,是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的精髓。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是指导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宝贵思想财富。坚持以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为指导,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须积极实施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优先发展、人才价值实现、人才结构调整、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人才成长环境优化、人才培养规划、增强本土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挖掘本土人才资源存量和提高我国人才资源增量等具体战略。  相似文献   

11.
谈"考研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的大学生“考研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可否认,这种趋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研究生人才的选拔,对本科生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然而,其对高等教育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阐述了读研成才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对“考研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博士官"现象在高校干部管理队伍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士官”在高校干部管理队伍建设中的大量出现,是社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博士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主观愿望。高校上下对此虽有不少非议,但其是非曲直多由历史的范式积弊所致。可以说,高校“博士官”选拔的关键在于其办学理念、主体所属、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定位.以及管理干部岗位的合适度和人才选拔机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高考是我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而组织设立的一项全国性的选拔考试,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反映着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2004年甘肃省“3 X”高考进行全面、详实地调查与研究,以期为我省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及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韩愈的“不平则鸣”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与其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韩愈在对传统“礼乐观”革新中,重建了“道统”,提出了根据才能学识、道德性情来选拔人才的标准,把寒族士人的仕进要求作为“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恢复了穷苦怨刺之言的正统地位。这就为他在文学上提出“不平则鸣”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湖南一家报纸在显位置刊登一则广告:“高考学生特大喜讯,某某大学提早来湘自主招生。”其中写到,此次某某大学将在湖南招生150人(含专升本50人),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数学、英语。“自主”招生会给湖南带来这么多的名额?因为这所大学比较有名气。记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想当然地以为这所高校就是22所自主选拔录取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校长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新世纪,如何建设校长队伍?我觉得应该建立以下四个机制。一、灵活多样的选拔机制校长的选拔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们应该树立“每位教师都可能成为校长”、“每天的工作都在造就校长”的理念,经常地、广泛地、不拘一格地选拔校长,使校长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校长的选拔方式,一般有自荐式、推荐式、任命式、选举式、招聘式几种。通过这些方式选拔校长时,要注意做到5个结合:1.自荐与推荐相结合。校长候选人的产生,传统的做法是组织推荐,其优点是可以在干部的…  相似文献   

17.
促使高校领导干部“能上、能干、能下”,切实解决长期困扰高校干部工作的“瓶颈”,一直是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以建立健全科学的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解决高校领导干部“能上、能干、能下”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一场以可爱、俏皮、魔幻为主题的“统一蜜桃多——寻找蜜桃女孩”选拔活动如火如茶地在全国展开。经过两个多月的选拔,杨谨,汪小陶两位甜美可人的女孩从全国上万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蜜桃女孩”的冠亚军。  相似文献   

19.
务实、可操作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不仅要包括员工的选拔任用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而且要重视这“五制”的协调运用。 1.选拔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生频频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载誉而归,逐渐在国内学校产生了“奥数班”效应,奥数热风阵阵吹拂,中、小学生一窝蜂地拥进“奥数班”……办“奥数班”的初衷是好的:选拔在校学生中数学出类拔萃者,培养其研究数学的创造力,兼参赛以为国争光,此举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鞭策学生探求未知领域,颇为有益。随着中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屡创佳绩,其名次与成绩成为直接升入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的“免试牌”后,“奥数班”便逐渐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了。一些本来可以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的学生,为搭上“免试入重点”的顺风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