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2007年版)第51页叙述鸦片战争中的镇江之战时说:“当英军用洋炮洋枪进攻镇江时,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用大刀长矛,同敌人浴血奋战。将士们‘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杀贼’,最后全部壮烈殉国。”此处应有误。据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40-445页),镇江之战时,  相似文献   

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岳麓书社2008年7月第3版)第18页认为“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而《新编中学历史表解》(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认为“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那么,景德镇何时成为瓷都?  相似文献   

3.
2007年人教版《历史》选修二第111页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2009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67页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10月”。2013年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94页说“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0月在重庆成立”,三教材存在差异。《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中国民主同盟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15页)载,  相似文献   

4.
2007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第98页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这种提法值得商榷。“文革”十年(1966~1976年)期间,全国人大还是于1975年初举行过一次重大会议——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对欧洲议会的普选时间的表述为:“1975年,(欧洲)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2005年版第142页。2007年版第180页)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370页说:“1975年,(欧洲)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第381页则说:“1976年9月,(欧洲)共同体国家通过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了‘欧洲议会’。”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以上表述都是错误的,欧洲议会的第一次普选是在1979年6月7—10日.  相似文献   

6.
岳麓书社2011年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3页第二段说:“直到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皇帝和满朝文武还不知‘英国在中国之何方’。‘俄罗斯是否(与中国)接壤’。”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2007年版,第8页)说:“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秦始皇下令烧毁所有《诗》《书》等诸子百家书。”笔者对此产生了疑问.秦始皇“焚书”的范围不仅仅是诸子百家书.教材没有详列也无可厚非。但是单就焚烧诸子百家书而言.是否真的烧毁了“所有”呢?  相似文献   

8.
彭辉老师《对2008年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的几处商榷》(载《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10期)指出:“岳麓版教材第27页,‘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该表述让人生疑。”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2课第104页插图配文字如下:“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左)与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右)举行会谈.史称‘汪辜会谈’。”据此可知.辜振甫担任职务为海基会会长,但陈崇龙等编《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41页记载:“1990年11月21日,台湾中介团体‘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辜振甫为董事长。”海基会所设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而非会长。  相似文献   

10.
在使用人教版《历史》必修3(2007年第3版)时,笔者发现两处错误。一是第88页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阐述.应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江泽民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确切的论述.并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二是第105页第10行.“20时期后半期”应改为“20世纪后半期”。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2007年版)第14页说:“宋朝时,……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此处与史实不符。吴斌祥《中国古代四大名镇的比较研究》(《唐都学刊》1994年第3期,第22页)说:“朱仙镇的勃兴乃是明嘉靖年间开凿贾鲁河以后的史实:景德镇到明末才发展成业陶都会:佛山镇到明末清初才跳跃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版)第113页说:“就在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员的当天.尼克松发表了声明,宣布对华新步骤。他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这里的“打通中美关系”意指基辛格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先遣,其中所说的“阿波罗计划”.笔者所见的一些著述则表述为“波罗行动”或“渡罗计划”。究竟是“波罗...  相似文献   

13.
张金余老师《工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世纪而不是十九世纪》(《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10期)一文从标题看肯定是正确的,但文章说“北师大2007年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前言说‘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这里的‘十九世纪’应该是‘十八世纪”’,则是知识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读了《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0期第9页聂忠凯老师的《1792年法国政体的更迭》一文,文章写到:“岳麓版《历史》必修I第43页说:‘197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这一表述不准确,实际上.1792年法国废除的是君主立宪制。'”我认为聂老师对1792年法国政体的更迭的质疑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3(2007年版)第84页正文及插图所配文字说明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版)第248页多次表述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那么,原标题到底有没有这个“的”牢呢?  相似文献   

16.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西学东渐》一课说:“直到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皇帝和满朝文武还不知‘英国在中国之何方’,‘俄罗斯是否(与中国)接壤’。”  相似文献   

17.
川教版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7页讲到“玄奘西行”时说:“玄奘,通称三藏法师。”注释进一步解释:“‘三藏’指佛教经典的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述说戒律)、论(阐发教义)三个部分。‘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经典的僧人玄奘的尊称。”《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佛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也有同样的表述。这样表述容易让人误以为玄奘又名三藏法师,三藏法师就是玄奘。三藏法师专指玄奘。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人民版《历史》必修2第9页写道:“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在长江流域.还发明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2010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6页则说:“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初中教材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49页)对商鞅之死的描述是:“……秦孝公死后,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78页)亦持同样说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克利(里)斯提尼民主改革的时间,现行的五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模块)表述不一。岳麓2008年版第25页说:“公元前509年,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进一步实行民主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人民2007年版第120页说:“公元前506年.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民主改革。”大象2008年版、北师大2010年版第71页说:“公元前50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