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定:中国: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时间控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书面作业时问不超过90分钟。法国:学生家长理事联盟和现代小学合作机构联合倡议,从3月26日开始,15天内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英国:政府规定.5至1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10至30分钟完成家庭作业,11至16岁的孩子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为90至150分钟。马来西亚:教育部要求,小学1至3年级每学期每科目只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12月,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列出9项措施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严禁布置超课标、超进度的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按照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对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某小学的英语作业进行调查,从作业形式、完成时间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在作业布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及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能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对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小学英语作业要贴合教材内容进行布置,注重学生视野的开阔,从听、说、读、写等多个维度着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此对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策略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家庭作业,顾名思义是学生在家庭里完成的作业。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好坏,与家长督促、帮助有很大关系。笔者采取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调查了40多所小学、近2000名小学生和家长,发现不少家长在如何帮助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问题上,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一、包办代替型。这部分学生家长91名,占调查总数的4.55%。这些学生家长或因学生成绩特差,无法完成作业;或因子女体弱多病,或娇生惯养,舍不得孩子吃苦;或因自己工作太忙,时间紧张,无暇耐心细致辅导;或老师布置作业太  相似文献   

6.
数学作业是复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但是作业质量低下,作业的功能没有体现出来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大问题之一.经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而每个班级的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显不同:对于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完成数学家庭作业的时间只有30分钟,甚至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就能轻松完成,但是对于学困生,他们完成作业的时间就要超过1小时、2小时,或者根本无法当天完成.其二,部分学校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7.
我们很多英语老师在布置回家作业时,都会要求学生回家听录音并跟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大部分学生回家只是完成笔头作业,而听录音就相当于没有作业。最近,我在我教学的三个二年级班中对家长做了个调查: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听英语磁带并跟读吗?调查发现:80%~90%的孩子没有养成每天听英语磁带并跟读的习惯,有的甚至是从来不听的。  相似文献   

8.
家庭作业是衡量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各国在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我国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不超过1个半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法国政府自1956年起就明令禁止给小学生留家庭作业,以保证少年儿童课余时间活动和他们的身体健康。但1987年的一项调查表明,近99%的小学教师仍给学生布置作业,当然作业量并不大,平均初级班学生每天做一刻钟到半个小时的作业,中级班半小时至1小时。俄罗斯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二年…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顺应和践行"双减"政策,给学生进行作业设计布置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把握作业的总量和时长,有效减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并且减轻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所面临的负担.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更加合理地规划英语课堂的作业,并且将其与学生之后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衔接...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目前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而在农村,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和完成还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当前农村小学英语学科在作业布置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作业内容比较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就目前来看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还是以单词抄默为主,这  相似文献   

11.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任何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新教授的内容都需要布置适当的作业。尤其在小学阶段完成相关作业对于提高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个性化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布置作业的现状及存在弊端进行分析,针对如何提高作业有效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2.
课外作业是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和能力培养的需要给学生布置的,学生要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的作业。它在巩固课堂教学知识,促进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科学合理安排作业,学生认真对待课外作业,对促进教学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1.课外作业普遍存在于小学阶段的各年级据调查,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会给学生安排课外作  相似文献   

13.
刘鹏  李鹏程 《教师》2011,(25):89-90
最近.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英语作业完成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积极主动完成作业的学生只占21%;视作业为学习负担的学生占68%;另有11%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与学生交谈.我们得知教师的作业布置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单调.形式枯燥。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有关规定,初中学生每天做课外作业的时间要求在一个小时以内.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初中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所用的时间远远超过一个小时,有时单独完成一个科目所用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数.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双减”政策出台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有所减少,并且学生的校外培训压力得到缓解,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合理布置数学作业,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完成作业,能够实现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文章首先阐述减负增效的内涵,其次审视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现状,再次从减负增效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精准定位,最后探究减负增效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调查显示.97.8%的日本小学教师每天都布置家庭作业,其中,低学段、中学段、高学段学生完成每门作业课平均耗费的时间分别为28.1分钟、27.4分钟、43.3分钟。  相似文献   

17.
韩敏 《黑河教育》2014,(11):85-85
正数学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反馈的平台,是一项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与教学资源。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对家庭作业布置与批改进行反思,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1.对教师布置作业本身的反思有的教师总是埋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实际上,教师往往忽略了作业量的多少这个问题。每一个学生的接收能力存在差异,完成作业的时间也有长有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教师必须对作业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作业布置适度与适量,符合学生的实际,使作业更好地的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蕊红 《家长》2023,(33):104-106
<正>“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压力,提高课上教学质量,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后时间进行自主规划,发展兴趣爱好,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双减”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的意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创新和优化设计。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相联系、设计趣味性作业、设计层次性作业、加强家校合作、完善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之中学习到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1量与质的关系。在数学作业的安排上,教师要把着眼点放在作业的质量上,不要老在数量上打圈子。题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易而定。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不布置简单重复、盲目乏味的作业,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作业量。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是完成作业的“主战场”,课外是其延伸。作业力求在课内完成,课外视不同年段布置少量的作业。按中央“减负”《通知》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因此,教师应增加课内练…  相似文献   

20.
蒋瀛 《天津教育》2023,(4):101-103
<正>“双减”,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优化,需要提高作业布置的趣味性,降低作业的枯燥程度、难度与数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使学生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对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巩固与培养作用。本文将简述“双减”的内涵,分析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情况,并基于这一部分内容,针对性地提出“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与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