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方面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这一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即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示着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对印第安族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长篇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进行了翻译。在这部小说中,白人文化的翻译试图把印第安文化变为附属文化,另一方面,作品主人公也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反抗,使得印第安文化也能从主流语言中进行翻译,发出边缘文化的响应,从而构建了新时代的印第安人形象。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崛起、殖民视域下的翻译理论、作品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翻译的解构探究,进而论述从印第安作品翻译中得到的启示以及对印第安作品翻译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方面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这一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即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示着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一份独具中国智慧的方案,不仅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优良传统,而且也是对马克思"类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指明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和发展方向及其现实路径,对构建新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大国外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在建构和维系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崭新包容性文化,从而消解文化隐喻与误读,让世界人民把命运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由"儒释道"会通出发,审视和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印记,探究"儒释道"会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启示与借鉴,进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人类文明的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学共同体源于歌德的世界文学理念,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想象和诗意精神,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关怀。文章以全球化时代背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文学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阐述中外文学中的共同体理念,并以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当代为时间脉络梳理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共同体理念在文学中自古有之。并尝试探讨文学共同体理念下的文学创作,指出当代文学创作要立足世界格局、文化自信、科技进步与当代价值引领。该文以文学共同体理念研究世界文学,以期拓宽文学研究渠道,并以文学共同体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性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以集群的方式展示出道家生态思想的和谐之美。女作家在"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以及"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等三个向度上对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哲学思考,不仅显示了女作家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回溯和坚守,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平等互爱的传统美学基础上的生态乌托邦,而且女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反过来阐释、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涵,赋予道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显示了道家文化与新时期女性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观,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但在向世界推介阐释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中国生态文明思想与话语的国际表达不充分而引发西方误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甚至招致西方质疑等多重挑战。为破解这一困境,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需实现两大转向:一是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人类二元对立""经济思维主导"的价值取向,转向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价值取向;二是从各国传统的利己政治诉求,转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诉求。而与之相适应,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也亟待创新,包括重建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主体性,重构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强势框架,以及重视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9.
潘石屹 《职业圈》2012,(28):43-43
今天是谈文化,其实我是一直没有搞明白什么是文化,我发现大家对文化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我记得“三个代表”中提到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但很长时间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先进的文化。我想美国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可是印第安的文化不先进吗?如果印第安的文化不先进,用先进的美国文化代替行吗?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背景之下,本文认为应将文明互鉴理念作为新时代国际传播观念的核心构成。文明互鉴理念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是有别于“文明冲突论”和西方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另一种选择”,是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应基于文明互鉴理念提升当代中国国际传播的人类意识与人民意识,将乡村文化、青年创造和人文交流作为国际传播的新途径,推动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正《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辑录了我国古籍中与林业有关的生态思想、管理哲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分为"林业思想""森林植物文化""森林动物文化""动植物图腾与神话"以及"山林游栖文化"5个总部。林业思想总部主要关注古人对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等问题的认识,下设天人和谐、森林功效、林业科技、林务管理4个主题,我们广泛搜集史料,撷取精华,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传统林业思想的概况及发展过程。"天地变化,草木蕃"。花草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良好生境,也是反映"天人和谐"的晴雨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形成了尊重自然、顺  相似文献   

12.
乡村遗产承载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有机农业技术体系、敬畏自然人文精神和丰富的地方性知识都是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原真性保护、“疾风暴雨”式的利用和乡村文化自信消失,是当前乡村遗产保护的主要误区。从地方性知识共建出发,探索传统村落乡村振兴乡村遗产活化利用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曾繁仁等人的倡导与研究,当代中国的生态美学已成为中外学术界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我们以他刚刚出版的《生态美学基本问题研究》为主线,结合他的其他论著,从生态美学的基本立场、理论以及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等方面阐发他对生态美学做出的贡献。他为生态美学学科建构了存在论与气本论的哲学基础,概括出生态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论,确立了研究范围与核心命题;同时又从生态美学的中国文化原生性,深入开掘了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并提出生态美学是东方学者对世界美学的重要贡献的论断。  相似文献   

14.
言论集纳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姬德强在《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11期发表的《发展中的中国国际传播思想及其世界意义》一文中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命题的提出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乃至国际传播秩序的重构提供了新的方向,是天下体系的学术思想在政治理想领域的顶层设计,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伟大逻辑的自然延伸,是中国智慧上升为全球传播伦理上游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麦尔维尔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白鲸》是他最为重要的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白鲸》以捕杀白鲸为主线展开故事,既有对海洋与海洋生物的讴歌与崇拜,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思索,以及对人性的赞美和忧思。本文将对麦尔维尔《白鲸》中所蕴藏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探析,提炼其对后世的警醒及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追寻文化身份是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特殊文本,在华裔作家们的笔下不断地被解构和重建。华人移民在适应居住国文化的同时,难以抹去固有的民族集体记忆,在重新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对华人移民的价值观、思想观和世界观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借助文本细读,分析在不同社会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对华人移民的影响,以阐释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适应生态文明的新型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满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满族及其先民形成了包含敬畏自然、感恩自然、顺应自然、万物平等以及对自然资源取用有度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的现实启示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生态理念,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普及生态美学思想,提升全民生态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内涵民主的基因。传统思想文化内涵的价值体系、政治认知与智慧,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传统、决策方式、政策原则等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伟大的中国人民,从"十八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到"十九大"加快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贡献出构建全球生态和谐的中国智慧。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危害性与日俱增,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紧张,人类社会将面临全球性生态危机。如何解除这种生态危机,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21日至22日,主题为"文明对话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法文明对话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与法国"桥"智库联合承办。中法两国政府高级别官员、知名专家学者、文化艺术领域杰出人士等200多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双方围绕会议主题,坦诚交流、深入对话,贡献思想智慧。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