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活动适用:小学高年级 活动目的:本堂课以秋为话题,通过秋诗、秋画、秋曲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秋天大自然的风姿神韵.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设情境,激发说的欲望.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等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如<秋天的颜色>中有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我让学生先预习,再把秋天的样子画出来,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说说为什么是他们所认为的那种颜色.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接着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画,用"五颜六色"进行说话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小兔运南瓜>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小兔见到了大南瓜"和"南瓜已经运到家"两个画面,学生被深深吸引,争先恐后地说出小兔可能会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坤  王晓亮 《初中生》2007,(28):23-27
主题导言:每当读到刘禹锡的《秋词》,心中就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冲动.美丽的秋天是那样天高气爽,排云直上的一鹤又是那样壮观,引人遐想.是啊,秋天是美丽的,那发生在秋天中的故事更让我们难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金色的秋天,来领悟秋之气魄.  相似文献   

4.
《我爱秋天》是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环境中去认识秋季的特征,体验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诗一股的旋律。不断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把美丽的秋天留在手指间和心寓里。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建议 《秋天到》是一篇小韵文,作者以浓郁的 情感,用活泼简洁的语言,把人们领进了色彩 斑斓的秋天,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秋天 到》这篇课文宛如一副'秋天的图画",如果 课堂上借助一些教学辅助手段,如配上优美的 乐曲,让学生动手用彩色的纸剪出作者诗句中 描写的事物,贴贴、画画,再现秋天丰收的景 象。把课堂变成游戏场所,那学生就可以在朗 读诗句、学习语言中感受诗境的美。同时,又 可以在动手剪剪、贴贴、画画的创作过程中, 感受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以赏秋天美景、采摘秋天果实、品尝秋天的水果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内心的快乐感受,培养学生倾听、交流、沟通的能力。2.引导学生选取秋天里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情进行交流,指导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也使听的人受到感染。[教学过程]一、追寻秋天的足迹(一)畅谈心中的秋天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们怎么知道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从天气、动植物的变化以及秋天的节日等入手追寻秋天的足迹。)3.教师小结:是啊,秋天里,秋意无处不在。[反思:用轻松愉快的谈话将学生引入畅…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一所新创办的拥有700多名学生的小学高年级寄宿制学校.对于寄宿生的管理,除白天正常的教学活动外,晚上还需为学生安排自习、阅读、游戏等活动.去年秋天,蚊虫较往年多,晚上常常飞进教室,侵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了应对蚊虫,学校为各个教室安装了推拉式的长方形塑钢防蚊纱窗,既起到防蚊虫叮咬的作用,又保持教室内通风透气.由于纱窗是用细条塑钢框粘胶水做成的,每天开关,容易被损坏.于是,要求各班教师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纱窗,防止再出现损坏现象.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意图《我爱秋天》是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环境中去认识秋季的特征,体验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诗一般的旋律,不断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把美丽的秋天留在手指间和心窝里。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让孩子们亲自去寻找秋天、认识秋天、观察秋天、感受秋天、表现秋天,从而培养孩子们搜集、整理、发布信息的能力,培养儿童向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创造性学习这一方面发展,并鼓励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展开调查、研究等活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观…  相似文献   

9.
【教学案情】《秋天》是一首满怀热爱之情,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赞美秋天的诗歌。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田野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人们忙碌着的情景,表达了人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当地秋天有哪些果实,了解其他地方秋天的果实.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清晰地呈现秋天丰收的景象,激发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2)通过实物的观察、交流,了解果实的外部特征及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收获的情景,使学生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激发学生热爱秋天之情.(2)初步懂得果实是由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换来的,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有感情诵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践"读--悟--赏"的创新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秋天,描绘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相似文献   

12.
[课题思想]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学科"辅助式"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型学习,"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分析]本课适合八、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学习了许多篇鲁迅的文章,但是对鲁迅其人和文章缺乏整体和深刻的认识.网上鲁迅的资料相当丰富,学生对在网络上自主学习的形式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一生经历和鲁迅精神;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环境、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和具体表现及环境问题的危害.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的危害,用发展的观点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思想觉悟目标:通过环境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在环境问题上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4.
王平 《中小学电教》2009,(11):144-144
<正>一、教材说明《秋天到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秋天消息》中第一个子课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秋天资料的收集体会秋天特点并感受秋天的美。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收集资料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适用年级:一年级第一学期)活动目标:1.多角度深化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培养以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的多种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活动准备:1.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秋天的田野、天空,采集一些树叶、野花以及植物的种子。2.带领学生到果园去,了解秋天有哪些水果,每人准备一种水果。3.学生自己找一些有关秋天的小诗、短文读读。4.多媒体课件,秋姑娘头饰一个,小动物头饰(每生一个),幸运星若干(给学生的奖品)。5.将学生分成四组。指导思想:传统的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6.
学习目标1.仔细观察一处秋天的景物,抓住特点写下来。2.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景物特点写得生动、形象。3.激发学生关注周围景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准备1.学生:有意识地到野外走走,看看,听听,闻闻,观察有特点的秋景,感受秋天的气息,或者回忆秋游活动中感受到的秋天景象。2.教师:有关秋天景色的电脑课件。  相似文献   

17.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走进自然,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为课上的交际做准备。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凭借课本插图,引入交际话题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读图,说说画面所展现的内容,知道这节课要说的是秋天的事情。2.讲一讲家乡的秋天、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内容说开去。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的,秋天是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丰收的喜悦,带来无尽的快乐。在这美好的金秋季节,让我们一起来讲述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揭示交际话题:秋天的快乐)设计意图:教学伊始,凭…  相似文献   

18.
过去,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重视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在全世界人民都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大力提倡挽救绿色,拯救自己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做一份自己该做的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水平,还能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让环保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9.
活动内容: 秋天到了,我们一起到野外去找秋天,把你看到的秋天讲给同学听,或画一幅秋天的美景,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写几句话。 活动要求: 1.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设计要有实践主题 1.关注与教材相关的问题 笔者在近10年的科学教学中,十分关注如何将教材内容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如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秋天的自然界,教材建议学生的观察对象为大树和树叶.我在设计此活动时,结合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爱涂鸦的特点,设计了"听秋"拓印树叶竞赛的活动.这个活动要经历走进大自然、捡拾树叶、观察叶脉、涂色、拓印等几个步骤.在课堂上,学生细心地抚平树叶,仔细地观察那一条条叶脉,用小毛笔细心地涂匀水彩,再轻轻地印在白纸上,将其压平,最后揭下树叶,一张拓叶作品就做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