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等一下"     
刘维芳 《家长》2013,(12):16-16
他的“等一下”曾让自己自以为是地尝到甜头,而我们的“等一下”又让他尝了尝苦头。孩子虽小,但也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因而这招“等一下”教育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然就是管用的了。  相似文献   

2.
唐志红 《家长》2009,(11):24-25
也许,一两次的谈话不能完全改变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但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到家长是平等地和他谈话,是真正关心他、爱护他,而不是在摆家长的威风。  相似文献   

3.
儿子8岁,读小学2年级,是那种家里横的孩子。因为他这一辈就他一个男孩,老人比较娇惯,所以这孩子在家脾气特别大,说一不二的。但在学校又很懦弱,连一些小女孩都呵斥他。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又无计可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相似文献   

4.
《老年教育》2009,(11):31-31
美国 祖孙情建立在“尊重”之上,都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比如: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决不会轻易插手或袒护,他们只会建议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祖孙在一起需要孩子父母同意,也不是孩子想要什么都满足他,而是要看具体情形,如果不适当的请求,爷爷奶奶就会像当年对待子女一样,婉转说明后果并认真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5.
警惕"老实"的孩子肖峰向小时候就是一个性格很内向的孩子,他对社交有一种恐惧感,胆子特别小,做什么亨都非常拘束,生怕别人嘲笑他。他不愿生活在社会现实中,总爱将自己置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他还常常杞人忧天,认为世界上这事不公平,那事不合理,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流...  相似文献   

6.
老师:您好! 我有个问题老公,至少在教育孩子上很有问题.他总是爱说孩子:谁谁的孩子考了多少,谁谁的孩子考了第一,你看你,让我怎么说,说我丫头考倒数?你也给我考个前几名!他每天回到家只要孩子在看电视,也不问作业做完了没有,也不管看了多长时间,只会冲孩子喊:就知道看电视,你都学会了?去看会儿书!孩子没办法,只能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八岁的女儿也确实有点笨,成绩一直不太好.以前由于工作原因,我不能照顾她,现在工作单位离家近了,想多关心她,却不知该从哪里入手了.孩子现在上二年级,最近老师跟我反映她总是撒谎,可能是自尊心强,也可能是怕我吓唬她,考试的卷子从来不让我看,老师要求家长签字,她就说我不在家.我为这件事儿很头疼,也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老师指点迷津. 莉莉的妈妈  相似文献   

7.
字"太差"     
王玉芳 《班主任》2014,(9):29-29
“王勃,字子安,所以也可以叫他王子安……”语文课上,我正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少年王勃》。我的讲解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陆小洋更是兴奋不已,把手举得高高的,说道:“老师,我知道诸葛亮的字是孔明,许多人都叫他孔明先生!”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说:“你肯定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了解的知识真不少。”他听后,摇头晃脑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 五年级上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小男孩。初次见面,他便给我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个子不高,瘦瘦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给人感觉很斯文。当时我想:这一定是个各方面优秀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小曼 《母婴世界》2014,(10):130-131
聪明、活泼、干净、听话的小朋友更易得到幼儿园老师的欢心;而内向、调皮、不整洁的孩子则多少会被“另眼相待”。但在我们看来,他们都只是孩子,都应该被公平对待。  相似文献   

10.
应建敏 《幼儿教育》2011,(12):18-20
几乎每位老师都会为班里个别调皮孩子感到头疼,他们任性、好动、不合群、行为习惯差。凯凯是我们班的男生,也是我工作十多年遇到的一个最难对付的孩子。他在班里不停地惹事,和小朋友发生冲突。跟他说道理的时候.他就紧皱眉头。瞪着眼睛看你。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每次一个新的办法实施后,凯凯会收敛一点,但不用半天,同样的错误又会再次发生。我和班里的老师开玩笑说.管一个凯凯比管一个班的小朋友还累。  相似文献   

11.
季红 《家长》2013,(8):16-18
1.尊重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感受事物的方式,玩耍的方式,思维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享受的方式,正是这些特性定义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自我。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个性倾向,如某些方面发育迟缓,或者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就使用诸如“笨”“不乖”“又错了”之类的词汇。尊重孩子,就应尊重这种差异,而不是将其看成麻烦和包袱,简单消灭之而后快。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培养和塑造孩子的良好个性。  相似文献   

12.
一、上课教师说课 庄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今天这节课的预设非常少,主要就是两个环节:一是认识平行,二是画平行线。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又会出现哪些问题,我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的。但这堂课的魅力也正是在这儿。就是因为最大程度地放开了.学生才能把他心中的问题、心中的质疑充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郜莹 《小读者》2013,(5):76-77
家里少了钱,确定是孩子拿的。这时,你会怎么办? 总是一回家就把皮夹随手扔在玄关柜上的丈夫,有一天发现皮夹里少了1000元,便问我:“是你拿了我皮夹里的钱吗?”见我摇头说“没有”,他便又依次问了家中其他的“嫌疑犯”——11岁的儿子与8岁的女儿,每个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相似文献   

14.
起床铃响后不久,一位老师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许昕的裤子前后穿反了,叫他几次都不肯换过来。”看来,许昕这孩子又在耍赖皮了。这孩子年龄小,各种能力都比较差,但却很顽皮。你讲故事,他会故意乱喊乱叫;小朋友做游戏,他又去乱舞乱跳。有时你越是批评他,他越是“装疯卖傻”。这回他明明会穿裤子,就是不肯把穿反的裤子换过来……过了一会,我把许昕请来,他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语文,因为语文课上能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懂得很多道理;喜欢音乐,因为音乐课上能听到许多动人的音符,学会好听的歌曲;喜欢美术,因为美术课上能看到绚丽缤纷的色彩,学会画好看的画。但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数学,会觉得数字很枯燥。如何使孩子喜欢数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数学是很抽象的知识,但它在生活中又是那么的具体生动,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从小需要爸爸妈妈的正确引导.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次就教妈妈们做个“光荣榜”吧.上面一共有30个小口袋.孩子每天表现好!包括吃饭好,讲礼貌.不乱发脾气,收拾玩具,等等),就可以插上一面小红旗。等到每个月最后一天,如果插满多少面小红旗的话,就可以得个什么奖励,保证孩子又喜欢又开心。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汇》2013,(1):27-27
我更愿意将“中国式接孩子”描述为“接孩子症候群”,因为由近而远,从人情、世态到教育、交通、治安,我们可以为它描出一系列症结图谱。独生子女时代,一个孩子之安危,关乎三代人之幸福,不容有失,必须“圈养”,严加看管。这岂能与过去“粗放式育儿”同日而语?楼群居住,有的邻居一辈子都不认识,别说相互照看孩子了;  相似文献   

18.
读者:我孩子很向往上小学读书,但真的上学了,却还像幼儿园那样随心所欲,老师说他没有读书的样,可他又很愿意去读书,这是怎么回事? 婷婷:一般来说,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都对学校生活有一种向往,但有些孩子对学校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  相似文献   

19.
他说,世界上最珍贵的阳光、空气、亲情、爱情、友情都是免费的,他的阳光书社也是免费的,他甘愿做那一缕温暖的阳光,温暖这片寒冷、贫瘠的土地。  相似文献   

20.
音乐再次响起,下课了。不一会儿,张总带着灿烂的笑容来到了我们办公室,当他把目光转向我时,我知道我那些“可爱”的孩子准是又闯祸了。果不其然,还没等我开口,张总便说:“去看看你们教室后面的布置栏吧.简直是面目全非、残不忍睹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