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补缺假说”是我国语言学者王初明提出的一个外语学习理论。该理论围绕着“语言离不开语境”这个观点.指出语言的使用依赖语境,正确、流利、恰当地使用英语,必须把语言知识与语境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尽量避免因母语语境知识的补缺而引起的母语负迁移,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笔者受补缺假说的启发,从母语语境补缺而引起的母语迁移角度审视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并阐述了该理论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石化和母语负迁移是外语学习者不可避免的问题。母语语境补缺是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补缺假说认为由于目的语语境知识缺失,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进而造成母语负迁移。本文将从称谓语、礼貌谦虚策略、话题导入和词汇文化内涵的联想意义四个方面分析母语语境补缺导致的语用失误,并提出语境文化的创设和学习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语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缺少真实语境,缺少与英语本族语人互动的机会.本文基于补缺假说理论探究外籍教师英语教学的优势:减少母语语言形式、母语文化背景知识和母语语境知识的介入补缺.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实际环境,运用补缺假说理论,分析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境知识的教学,弥补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语境的缺失,减少母语语境对英语学习和使用带来的补缺。  相似文献   

5.
补缺假说阐述了中国普遍的"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外语学习者的成因——母语语境知识补缺影响外语学习。高校英语改革应重视语言学习与语境知识的融合,测试的反拨作用和魅力英语课堂的营造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6.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补缺假说"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即母语文化语境补缺产生的负迁移,并用几类不同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说明,最后提出了避免语用失误的几种外语语境补缺措施.  相似文献   

7.
语际语石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在引起该现象的各种因素中,母语迁移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应该辩证而全面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缓解语际语石化的形成。从补缺假说阐释的母语语境知识迁移、语际共性引起的母语正迁移和目的语对母语的逆向迁移三个角度对母语迁移和石化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是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任务的相似程度。补缺假说强调在学习外语时,要同时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二者都强调语境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既然补缺假说要求我们无论是外语的教还是学都必须在语境中进行,而测试又对教学有巨大的反拨作用,我们在设计测试时,就应该遵循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把测试置于真实的语境中,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外语语境知识的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补缺假说"论的提出旨在阐释外语学习的机理,强调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能被正确、恰当、流利使用的前提.通过对"补缺假说"的验证,得出结论,即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通过人为地补足语言的适用语境,有效地融合连用语境教学,帮助学生走出背单词、记语法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语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补缺假说”论的提出有效的阐述了语境与教学的紧密关系。本文从王初明补缺假说论出发,从实践与理论上剖析语境在语言学习与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