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围棋十诀     
1、不得贪胜2、人界官缓3、攻彼顾我4、弃子争先5、舍小就大6、逢危须弃7、慎勿轻速8、动须相应9、彼强自保10、势孤取和 “围棋十诀”相传为唐代棋手王积薪、宋刘仲甫等所作,最早见载于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标题为“象棋十诀”。从内容来看,确实是象棋理论的总结,此十诀后来被围棋界借用,一字不改,由此产生了种种问题。 以下分析“转棋十诀”先是总结象棋的理论,之后顺便说说对围棋适用和不适用的地方。 1、不得贪胜:此诀论象棋争胜战略。象棋和棋概率高,求和比求胜容易,与其过分求胜而致败,还不如先求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2.
七、象棋与军事象棋也是对战争的一种模拟,象棋中的两军对垒,就是象征古代战争;每方棋子又分为王、军师、上将、天马、步卒等,象征古代社会的不同阶层;各棋子的子力战斗力不同,象征其权利、地位不同。而象棋的对弈过程就如同打仗,双方斗智斗勇。打仗、战争有《三十六计》有《兵法》,而象棋也有《象棋十诀》: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我弱取和。下棋"不得贪胜",战争也是如此。"不得贪胜",其  相似文献   

3.
棋谚图说     
隔二攻孤慎落单。凡攻逼定悬二路,而必争先再拆,逸以待劳,慎勿被反逼也。攻彼要顾我,被攻时也要顾彼,当然是“顾”他的弱点,随时准备反击,下围棋总是这样无休止地缠斗。  相似文献   

4.
李虎 《精武》2011,(1):86-88
习拳初起,要使身子悠起,似有拔地欲飞之感,这样才能不至于一身笨力,才能六方灵动,八方浮涌。然,怎样才能悠起,如何形成拔地欲飞之势呢?首先要有"意想成真"的转识之能,即诚切的意感。要感觉自身形成“十”字结构再加一前后横线,形成上下、左右、前后的立体劲力之势,其横竖交叉在腰胯或在屁下。  相似文献   

5.
马卫平  覃立 《体育科学》2007,27(12):71-76
对2000—2006年体育学调查类硕士论文从选题范畴、资料搜集与分析、对象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方法学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调查类硕士论文中存在重调查轻理论、重描述轻解释,重定量分析轻定性分析,重问卷调查轻实地调查等问题。研究认为,借鉴社会学调查方法对体育现象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是必要的,但必须进一步强调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解,提高对社会调查目的、特点及其运用范围的认识,广开视野,博采众长,从而撰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  相似文献   

6.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味合五脏之气也。五禁:肝病禁辛,宜食甘:粳、牛、枣、葵。心病禁咸,宜食酸:麻、犬、李、韭。脾病禁酸,宜食咸:大豆、豕、栗、藿。肺病禁苦,宜食苦:麦、羊、杏、薤。肾病禁甘,宜食辛:黄黍、鸡、桃、葱。五走:酸走筋,筋病勿多食酸,多食令人瘫。苦走骨,骨病勿  相似文献   

7.
世上人,访高龄,常劳动,此二者,勿过悲,能自制,作与.么,展即起,饮与食,忌粗硬,对百疾,速治疗,长寿法,得高寿,想长寿,细探研,血脉活,应适当,勿狂喜,不幕怒,有定规,夜.即眠,宜清淡,应细软。防为先,勿施延,为止述,并不难,此愿望,总其道,勤锻炼,忌息速,善自慰,逢难事,非特殊,睡眠足,  相似文献   

8.
考眼力     
《健身科学》2010,(8):58-58
1、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2、少思虚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种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相似文献   

9.
忠锴 《收藏界》2012,(1):92-92
笔者在闲暇时整理收藏旧物,惊喜地发现一枚直径32毫米圆形银质证章,稍作清理,在双旗的上下镌文为"陕西同盟会会员"(见图)。同盟会成立之初,在日本东京留学的陕籍学生以张风、井勿幕为首参加同盟会,后又参加28人之"铁血丈夫团",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各省的中坚人物。同盟会成立后,井勿幕奉孙中山令回陕西建立支部,任支部长。  相似文献   

10.
☆量腹而受,量身而衣。☆狂饮伤身,暴食害胃。☆饥不暴食,渴不狂饮。☆吃得快,咽得慌,既伤胃口又伤肠。☆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养生当论食补。☆食惟半饱无兼昧,酒至三分莫过频。☆怒时勿食,食时无怒,醉后勿饮冷,饱食勿便卧。☆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  相似文献   

11.
陆士虎  马俊  陆剑 《收藏》2014,(8):124-131
在江南古镇南浔,俗称"八牛"之一的金氏望族在风云突变的一个多世纪里,从金桐经营丝业发迹到金焘继承父业扩大家业,当地人称"小金山"。而他们的后代,则遵循"读书先立品,勿汲汲于功名"之家训,找到了另一种追求和境界,那就是书画艺术和收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太极拳所蕴含的"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等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的"旨在不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慎战论"以及中国推行"内圣外王"的治国之道、"和谐竞争"的共同发展、"修身克己"的文明国家、"刚健有为"的民族情怀有着相通之处。太极拳"旨在不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修养、道德的教化,是世界所接受"和谐"的价值理念,是树立民族"不贪婪"、"不战争"、"不屈服"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孔子体育思想的要点是重修养,轻竞技;重欢娱,轻暴厉,重技巧,轻力度;重才德,轻出身;重志气,反贪欲。孔子体育思想的特点是实用、中庸。  相似文献   

14.
任何遭遇周折中。仍抱持恒心。继续锻炼。勿生怠学之意。则他日未有不成者。(二)有专心。具此精神。事半功倍。则成功速而造就深。(三)不怠学。虽于严寒酷暑之时。亦依旧练习。不少间断。(四)莫分歧。勿贪多而杂。只求简而精。(五)不躐等。当循序以渐进。勿图速而躐等。若举势中。上式未熟。强习下式。姿势未准。即求用法。推手未全。从事大(?)。刀剑未精。贪学扎杆。诸如此类。以致乖谬成型。反一无所成。须知登高必由卑。行远必自迩。欲速不达。万事皆然。太极拳又岂能例外。除上述数点外。对于从师亦甚  相似文献   

15.
张振龙 《收藏界》2012,(1):71-72
多年藏研古钱,先后在数十吨清钱中,捡选出几枚宝浙局"同治通宝"钱,奇特的是面文四字,"同治"与"通宝"相逆。若按制钱规制"同治"二字在穿上下直读排列,"通宝"二字在穿右左横读排列。这种倒置使"通"在左,"宝"在右,有违常制;若将"通宝"二字放正,"同治"二字就被颠倒,"同"在穿下,"治"在穿上,呈头朝下,  相似文献   

16.
李甡 《集邮博览》2014,(1):11-13
20世纪之初,我收集到几通出自同一个人手笔的民国信札。信中多处提到与绘画有关的事。只是看不清此信何人所写,又写给何人。因为不仅没有实寄封,信的抬头和落款,都像密码儿似的,开头只是一个"五"字,信末只署"母字"或"茝字"。据此推断,很可能是一位名字含有"茝"字的母亲写给自己排行第五的儿子或女儿的。  相似文献   

17.
运动负荷过大对人体有消极作用。探讨全面提高人的"身、心、群"素质的"高质轻负"体育方式,对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有重要价值。不论从生理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考察,"高质轻负"的体育方式都有充分的理论依倨。在实践中,"高质轻负"可围绕"短时间,低强度,零散、少量、多次以及群体性"等特点来开展。  相似文献   

18.
雪之魅     
朱军 《集邮博览》2011,(1):29-31
"雪"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在甲骨文中,她形似两片羽毛;《说文解字》中被称为凝固的雨;小篆中的"雪"字,羽毛成了以手持帚的"彗"字。几千年来,"雪"字的形体虽然在变化,但是雪留给人们的记忆仍然是温柔可人的。风霜雨雪,同为自然现象,而"雪"是最宜入诗者。  相似文献   

19.
段颖龙 《收藏界》2013,(10):78-79
战国时期的魏国圜钱中有一系"共"字币,铭文都有一字被释作"共"。带有"共"字的圜钱有"共"圜钱、"共少半釿"圜钱、"共屯赤金"圜钱三类(图1—图5),在河南洛阳、宜阳、伊川,山西闻喜、侯马等地都有出土。这些地方分别属战国时期的周、韩、魏三国。此外,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11,(2):100-100
王欢、王立群先生在《寅生刻铜赏析》一文中,对"守其黑"墨盒铭断句为:"守其黑,佥其光,清而不滓,介然有常法。乾坤之辟,欲用以调废乎。阳阴,寅生氏刻。"(载《收藏界》2010年第11期)。如此断句,文意未明,似应这样断句:"守其黑,敛("佥"应为"敛")其光,清而不滓,介然有常法。乾坤之翕辟兮(王先生文章误读为"欲"),用以调度(王先生文章误读为"废")乎,阳阴,寅生氏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