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言中存在的平翘舌不分的问题往往成为学生学好普通话的障碍。在分析学生平翘舌发音存在哪些问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声旁类推法、记忆法、舌尖训练法等途径帮助学生纠错。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人的发者基本上接近普通话的语音,但也存在着北方方言的通病,即平翘舌不够标准,其语音与北京音乐有着很大区别,无论是声母、韵母,还是调值、调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声母的发音上来看,他们往往混淆了圆唇音和扁唇音,将呼读音b(o)、p(o)、m(o)、f(o)读成b(e)、p(e)、m(e)、f(e),将“玻璃”(boli)读成“(beli)”“破坏”(pohuai)读成“(pehuai)。”墨汁(mozhi)读成“(mezhi)等。从韵母的发音上来看,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首先,他们混淆了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有的人发鼻韵母时舌头也不到…  相似文献   

3.
河南属于北方方言区,河南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除了要正确掌握普通话声、韵、调以外,更要掌握河南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在普通话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探索。一、基本发音:1普通话和河南方言一样,声母有21个,但普通话有z、c、s与zh、Sh、sh两组对应的平翘舌音,而河南部分地区多将翘舌音读干舌音或翘舌不到位,如:老师”读成“老私”等。另外还有匕更不分现象,如‘’红旗”读成“维旗”等。教学中我重点解决群正问题:(豆)让学员记单边的字。例如a、e、。u、en、0田、拉巴等韵母,舌失前青的字很少,而舌尖后音的字较多,如c…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对师范学校的汉语拼音教学,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的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除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外,特别注意上好语音课,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新生入学后,利用四周语文课时间集中学习汉语语音基础知识。教学前对来自万县、开县等地学生的发音情况作了调查。这几个地区一般没有翘舌音;少数地区有翘舌音,但又不合普通话翘舌音的规律;没有鼻音(n)和边音(1)的区别:部分地区分不清唇齿音(f)和舌根音(h);n、ng不分;“安”读成ngan,“嗯”读成ngen”……  相似文献   

5.
一、前后鼻韵母不分无锡地区的方言发音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在鼻韵母方面首先表现为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无锡地区人在发音时大部分时候把ENG、ING读成EN、IN因此,可以利用下列办法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6.
正诸多原因,我和同龄的很多同事,由于平翘舌发音不分,常会在课堂上讲错字或读错音。这种发音不准带来的问题不少,七年级的新生对此反应最大,在他们面前我只要有一两个字发音不到位,就会引来不小的嘈杂声,其中还夹杂着说不出"味道"的笑声,如果教师不认真对待这种看似无意和无关紧要的错误,还可能成为学生长期的话柄。  相似文献   

7.
坚持说普通话,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根据湘西方言的特点,小孩子常犯的读音错误有五种:第一种是韵母错误,如把“熟”(shu)读在(shou);第二种是声母错误,如把“湖”(hu)读成(fu),把“牛”、(niu)读成(liu);第三种是音调错误,如把“舍”(she)读成(she)把“腹”(fu)读在(fu);第四种是平翘错误,就是分不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把“z”“c”读成“zh”,“ch”或与之相反,如把“束”(shu)读成(su).第五种是鼻音错误,就是分  相似文献   

8.
贵阳地区二级乙等普通话的语音特点是 :上声调值不对、阳平调值有缺陷、平翘舌不分、边鼻音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这些是贵阳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要提高普通话的水平 ,由二乙晋升为二甲 ,就必须掌握突破这些难点的一些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9.
从朝、韩留学生普通话语音的偏误看汉字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朝、韩留学生普通话语音的偏误看汉字音的影响马洪海朝、韩留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语音,大部分学生发音不如欧美学生准确,却与南方省市有些学说普通话的国人相似。他们“靴”“些”不分,“相”“商”不辨,“车”读成,“人”读成,就像有的方言“虎”读成fu,“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虽作为国人的母语,但要想透彻掌握并灵活使用,仍非易事,作为汉语言的入门学科,小学语文一直以来最让为师者头疼,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发音不准、平翘舌不分、错字连篇、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欠缺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究其原因,不是老师教得不好,也不是没有语言环境,而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老师本人发音较准,但为学生正音却无能为力,究其原因是缺乏语音理论。语音是口耳之学。小学生主要是模仿老师的发音。但一些发音难点不是靠简单模仿能奏效的。如南京人n、l不分,教师发一个l,学生会发成n;吴语区平翘不分,把r发成l,学生怎么也模仿不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运用语音理论,指导学生发音。语音理论有很多,在小学里能用上的主要是指声、韵、调的实际音值,怎样才能发准这个音。如声母发音部位和方法;单韵母的舌位、唇形;复韵母、鼻韵母的发音要领、动程等。这些内容,有些老师在进修语音时不注意的。其实,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中n和l是对立音位,分得很清楚,如“恼怒”不是“老路”,“男女”不是“褴楼”.而湖南方言大部分地区n与l是既有分又有混,总的情况是洪音相混细音分:所谓洪音(指开口呼、合口呼音节)相混是指把n读成l,n、l不分;所谓细音(指齐齿呼、撮口呼音节)分是指把n读成(?),和l有区分,如将“泥”念成(?)“虐”念为(?)  相似文献   

13.
儿化韵的发音是学习普通话的的一大难点,可以说,比“平翘舌”、“前后鼻”、“边鼻音”更难发准确。很多南方籍或港台的主持人说话,声韵调都很好,但儿化韵出现的频率却很低或发得不很地道。相比之下,北方人发儿化韵相对容易些,但北方人发儿化韵时,后鼻音儿化韵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4.
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介母“i”和韵母“an”,再和声母组成音节时,如:bian、jian等,学生很难将这些音节的音发准。比如bian,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教参的教学建议,bian应分解成b—i—an,用“声短介快韵母响”的三拼法拼读。可是,当学生用三拼法拼读这些音时,要么将“bian”读成了“ban”,要么将“jian”读成了“jiang”,发音很难一次到位。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江苏地区的方言中,没有“ian”这个语音,“扁(bian)”发音类似于“比(bi)”,“见(jian)”常发成“计(ji)”。当学生拼读“j—i—an”时,一下子很难找到“ian”这个音…  相似文献   

15.
禅语解读──“头白”与“头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语之所以难解,一方面与禅门所特有的反常的思惟方式及隐喻性的表达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禅僧讲话多用方音土语。马祖道一的著名禅语“头白、头黑”之所以成为千古以来无人能解的公案,其源盖出于方音所引起的误记。马祖道一最初住寺于闽北建阳,而建阳一带人发音“头”、“侯”不分,故马祖语录中所谓“头白”“头黑”者,实属闽语“侯白”“侯黑”之误。由此而联系佛禅典籍中的有关论述,则知隐埋在“头白,头黑”此段禅语背后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6.
南疆地区普通话中,将w变读成v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在读以w为声母的汉字时,受到了元音的松紧度、舌位的高低、动程的大小及语言迁移、发音习惯、不规范使用普通话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标准音的学习可以分为“发音”和“正音”两大部分,也是两大步骤。(参看本刊1956年14期“小学注音字母教学讲话:发音和正音”)学发音,就是要能发标准音里有而自己方音里没有的那些声音(单个的音素和音素拼成的音节)。学正音,就是要能把所学到的标准音应用在具体的字词上面,也就是就,要记得一些常用字的标准音。比方,南京、六合、仪征一带的人分不清  相似文献   

18.
汉族学生学习维语常见的发音和书写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语言。语种距离越远,语言学习上的困难就越大。我们在给汉族学生讲授维语课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学生不能正确发音的问题。汉族学生经常把维语中常用的而汉语中没有的音读错以致造成一些问题的出现。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维语发音很难,我们发不出这种音”的想法,使自己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维语的信心。一、“这个音往往被汉族学生读成“”。如:(雪)读成(事);(人名)读成(干部);(血)读成户(哈萨克人)读成(哥萨克人);(完好无损)读成(族名);(饱)读成(电);(黄…  相似文献   

19.
1.学习英语语音时常见的一些困难(1)个别音素方面的困难这里包括元音方面的困难和辅音方面的困难。在元音方面,如将〔〕读成〔e〕,将〔ei〕,〔u〕,〔ai〕,〔u〕,〔i〕等读成类似汉语的“哀”、“偶”、“爱”、“傲”、“我爱”。在辅音方面,如将〔〕读成〔s〕或〔〕,将thin〔in〕读成〔sin〕或〔in〕。(2)音量方面的困难这里的困难主要是将长元音读成短元音,将短元音读成长元音,或者是长元音读得不够长,短元音读得不够短。英语辅音也有音量的问题,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讲没有很大的意义,不必强调。(3)强读式和弱读式上的困难初学英语的人往往将一句话中的每一个词都读得很清楚,都读成强读式,以为这样就能使自己的发音正确。例如,将“Ihaveanappleandapear”读成〔‘ai‘hv‘n‘pl‘end‘ei‘p〕,完全没有一点英语的腔调。(4)“加音”的问题初学英语的人很容易犯“加音”的毛病,在字尾加上一个音,或在某些辅音组合中间加上一个音,如将make读成〔‘meik〕,将five读成〔faiv〕。(5)“漏音”的问题初学英语的人还有漏音的毛病,有时将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漏掉一个音节,或漏掉一个或几个音素。例如...  相似文献   

20.
许多学生在阅读英语单词或课文时都带有乡音,以致发音不准确、甚至发音错误。如讲壮话的学生容易混淆清、浊爆破音/p/、/b/;/k/、/g/;/t/、/d/,常把/pail/读成/bail/;/keik/读成/geig/;/taim/读成/daim/。讲桂柳话的学生则/n/、/l/不分,把/nait/读成/lait/;/laif/读成/naif/。而讲粤语的学生往往用/s/代替/θ/,把/θin/读成/sin/,/θik/读成/sik/,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听力理解及口语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只有学好语音,才能掌握词汇和语法,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真正掌握英语。因此,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