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本文简要分析情感态度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界定,并试图从神经生物学、教育心理学及语言习得等不同视角探悉情感态度作为英语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以期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更好地实施情感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并不是基础英语课程的全部目标,英语课程还要实现情感态度的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包括了自尊、自信、移情、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它是英语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将情感教育誉为“教育花园中最为幽香的一朵花”。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整合各种教学手段,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去创设形真、情切、意美的教学环境:通过师生互动表达情感,以情动人。使学生的情感逐渐升华,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3.
姚杰文 《中学文科》2005,(11):18-18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同时,《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强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丽辉 《吉林教育》2005,(12):20-20
情感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并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十分重要,我们要十分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除了注重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也就是说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起着重要影响。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6.
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并不是基础英语课程的全部目标,英语课程还要实现情感态度的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包括了自尊、自信、移情、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认知、轻情感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英语课程实施中运用情感教学的一些措施,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和健康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8.
刘修作 《考试周刊》2009,(10):112-112
英语课程基础教育阶段确定了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整体发展的总目标,首次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列入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的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本文提出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和学生本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十多年的英语教学,我也悟出一个道理: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我国中小学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求英语教学要关注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陈琳、王蔷、程晓堂,2002)。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点。从现实角度来说,就是对教学实践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重认知、轻感情的教学现状的矫枉。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就像一阵春风吹来,给外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空气,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为之振奋,同时也为之困惑:如何才能把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呢?  相似文献   

12.
李建喜 《中学文科》2009,(7):120-120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因为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和学生本身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新课程首次把情感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念。《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研究情感策略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已经…  相似文献   

15.
情感态度主要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因素,它会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促进求知,激发想象和创新,净化心灵,完善人格。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培养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情感目标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将情感教学策略贯穿始终,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去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是高中起始阶段英语教师实施情感目标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情感教育的缺失问题是外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家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目标模式,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中。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中学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实施情感的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新课程在情感态度的八级目标描述中明确提到:“要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和表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培养初中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改革不懈追求的总体目标。我国实行英语课程改革以来,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针对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情感教学的现状,笔者特结合自身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和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为案例,对英语课程改革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