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欣赏课教学是以容纳声乐、器乐、东方、西方、古典、现代音乐于一身,将更多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更多的音乐知识。  相似文献   

2.
春天在哪里     
课堂活动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听歌曲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吗?让我  相似文献   

3.
嘀哩嘀哩     
50}3 3 31呀?春天在哪30 }5 53里? }3 33春天在那5·里J..一们月5 55}6 7 13 20】5 50呀呀呀花花花里里里林影睛山倒眼的的友这里映出看见有红红的红的30}5 6 56}5 4 31}5 0 30丝些有那会唱歌的小黄还、lrJ草草草】4 4 4 45}6 6 60}2 2 2 22}5一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0组武一0 2哩︵业里里L一0一‘门」5一·嘀尸O一。由」亡口一一.性5一一·嘀鲤丝嘀哩哩嘀哩哩5林影睛2山倒眼旦勒树肤垫青湖小︵旦武5 4 31}5 0 30会唱歌的小黄l厂..JI.、|妙球丝榔6一八O一一勺一主廿,5一不︸、_J.嘀哩嘀哩@望安 @潘振声~~…  相似文献   

4.
春天来了     
年级:小学第四册教学内容:歌曲《郊游》欣赏《嘀哩嘀哩》(人音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一课)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演唱《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在学会歌曲后能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郊游》。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各种作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点击课件,播放音乐《嘀哩嘀哩》,迎接学生进教室。2.与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3.谈话引题:春天在哪里?大地的景象有什么变化?1.引题: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2.点击课件,播放歌曲…  相似文献   

5.
提起歌曲《嘀哩嘀哩》,恐怕有些人会摇头,但一说歌曲《春天在哪里》,马上就会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呢?因为"春天在哪里"这句歌词与旋律写得好!写得棒!不但成为了整首歌曲的主题旋律乐句,而且顺理成章地提升了歌曲的感染力。精彩的提问式歌词,把所有小朋友的好奇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里。  相似文献   

6.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它的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曲子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四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全曲结构规整。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这首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根据这首歌的特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听、唱、奏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一、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1、用导言引出课题,如:人们都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那么春天究竟在哪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寻找春天、赞美春天的歌曲。板书课题:《嘀哩嘀哩》。2、引导学生看幻灯片,感受春天的美。“嘀哩嘀哩”是小鸟的叫声,引导学生追随小鸟的叫声,去看幻灯片:(1)山青了,树绿了,小朋友们,你们说青山绿树,这样的风  相似文献   

7.
我们吹起动听的竖笛,歌唱祖国如此美丽.笛声嘀哩嘀哩,赛过那百灵黄呜,我们多么快乐多么惬意。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笛声飞旋在晴空下,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笛声飞扬在白云里。我们吹起欢快的竖笛,祝福祖国更加美丽,笛声嘀哩嘀哩,赛过那百灵黄鹅,我们多么幸福多  相似文献   

8.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种子发芽了,小声地说:“春天在这里!”桃树开花了,快乐地说:“春天在这里!”麦苗长高了,高兴地说:“春天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科学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评价,包括观念、品质、情感、习惯、态度、个性、创造力等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单一的仅以期末口试为评价手段的做法,将口、笔试相结合,书面测试与考查相结合,并在评价形式上采取了师生互评、学生互评、个体评估、群体评估等形式,简洁客观地评价自己近阶段学习或教学中的得与失、存在的问题,然后师生间用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互相评价,最后互相提出改进意见。以《春来了》和《嘀哩嘀哩》两课为例:这两首歌都是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待学生唱得较熟练后,我增加了一节《辨别2/4、3/4拍的歌曲与乐曲》的综合课,使他们在演唱歌曲时,能更好地注意强弱规律,更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然后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自评。可以设计一些提问:  相似文献   

10.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Whereisspring,Whereisspring,Springisinthelake’sreflection.Withtheflowerssored,Withthegrasssogreen,Withthelittleoriolesjoyfullysinging.春天在哪里@朱海兵  相似文献   

11.
寻春     
记得我小暑假唱过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随着岁月流逝,童年已远走,而那寻找春天的儿歌,却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  相似文献   

12.
【文题】 有一首歌唱道:“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13.
张晓风 《初中生》2008,(5):40-41
“嘀、嗒、嘀、嗒……”水声传到我耳中。 “嘀、嗒、嘀、嗒……”秒针的声音忽地变得清晰起来,他的步伐越来越近,我几乎能听到他呼吸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我心中的春天》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里的第八课。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学会观察、探究和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引导观察、感受,交流、赞美各自"心中的春天"。2.行为与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 教师将课题名为《春》。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喝《春天》,由学生说有关春的成语导入,然后学唱歌曲《嘀哩嘀哩》。这个环节里,教师带领学生哼唱了两遍歌词,可是学生出现多处演唱错误。如“嘀哩哩”前十六分节奏唱成后十六分节奏,教师发现了错误后,走过场似地纠正了几遍,又把歌曲从头至尾唱了两遍,就匆匆结束了歌曲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王实甫《西厢记》中张生读了莺莺信后所说“哩也波哩也啰哩”、“哩也波哩”是戏剧歌辞中和声的记音,源于记梵文四流母音R、(R|-)、L、(L|-)的鲁、流、卢、楼或啰啰哩哩等语,含有祈福禳灾的寓意和悟道归源的超然洒脱义,引申可泛指一种超然于世俗的洒脱自得之状貌,从洒脱自得义引申则可比喻《西厢记》中张生所说男女欢会义。  相似文献   

17.
【题目】"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当《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在我们耳边响起,你会想起哪些精美的画面或精彩  相似文献   

18.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是大家熟悉的歌,春天不仅在我们的眼睛里,也在耳朵里、鼻子里,还在我们的心灵里。怎样写出春天的新发现、新体会呢?  相似文献   

19.
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  相似文献   

20.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美丽的山林里。”让我们一起出发,去寻找春天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