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几年,女性艺术家和影像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圈中的表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回顾、搜寻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轨迹以及女性艺术家与影像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进程,试图通过对国内部分女性艺术家的影像创作分析,让读者看到她们如何在影像世界中展现自己对于当下人文生存环境的观察与思考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热爱生活、自信、自强的 ,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 ,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现代社会为女性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条件 ,女性艺术家则以自身的努力和奋斗 ,确立了在艺术领域的地位。女性艺术家在冲破传统观念桎梏的同时 ,必须拥有自信、自强的信念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3.
著名艺术史家瓦萨里的《名人传》是我们了解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重要史料,而且书中提到的了当时几位女性艺术家.书中女性艺术家的出现不仅助于我们了解他们对于艺术的贡献,而且为漫长的女性艺术史增添了华丽的篇章.漫长的艺术长河中,女性艺术家总是被淹没、遗忘,瓦萨里以独特的眼光发现并记录下了她们对于艺术的贡献.我们应该客观对待历史和现实中的女性艺术家,这样人类的艺术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  相似文献   

4.
影像符号的意义在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实现,离不开艺术家运用影像的目的与意义。在影像内容与形式的结构系统下,影像符号的意义被最大程度地发掘,其结构形式成为影像符号意义生成的重要环节。探讨影像符号意义多极化的生成,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影像符号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女性艺术家和所有的艺术家一样生活于当代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中,也生活于民族、文化、历史情境中,只是她们的自我的成长变异所含次第、比例与进程往往更自觉、更典型。传统文脉中相对封闭的自洽生成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式的观察与表现程式在当代艺术中悄然流逝,女性艺术家的当代化与之不同,生活中交流所产生的诱惑与机遇在艺术思维中潜移默化,呈现为生活客体存在与女艺术家、读者的内在精神的契合更是艺术的终极存在状态,在构成女艺术家的生存气场的诸多画面因素中,色彩的潜意识选择透露了这一系列信息,通过女性艺术而对当代性、性别及色彩做出的研究与阐释,对于女艺术家的生存环境的认知与改良具有实际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体与艺术     
“本体”只是对于虚幻的影像之物的存在,任何一种特殊事物都不可能成为其它特殊事物的本体或影像。艺术在其同客观现实、艺术家、艺术欣赏者构成的“艺术宇宙”中,即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亦非艺术家的表现,同样不为艺术欣赏者的对象化。与其外三种事物一样,艺术是具有自身特殊实在性、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身体图像”作为一类重要的作品形态,很大程度上体现并代表着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实践风格,中国现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自画像”受到身体文化隐喻观念的影响,其主体性与身体图像呈现断裂状态;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图式则转向“自我图像”,这种图像确立了女性艺术家自知与自治的主体性,内含着“我”与“世界”的交织,然而,女性艺术家在女性个体与人类共性的差异问题上陷入一种悖论式困境,这导致其身体图像表意上的局促;如何将异质性因素纳入身体图像的创制之中,并生成图像文化的普遍价值,是女性艺术家群体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画坛的女性艺术是一种提高自我、赞美自我、分析自我、发展自我的剖析自我的艺术;是一种女性视野、女性艺术种类和女性艺术家群体日益宽广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凡婳 《成长》2005,(10):78-79
廖雯所著的《不再有好女孩》(美国女性艺术家访谈录),前后一共介绍了21位女性艺术家,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后的世界顶尖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历程和观念哲学。  相似文献   

10.
影像绘画源于国外的“照相写实派”,中国艺术家早期对影像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国内不同地区都有艺术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影像的视觉效果,至21世纪初期,中国影像绘画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1.
设计艺术有别于纯粹艺术创造活动。艺术创造活动关注艺术家本身的感受,将艺术家思想用艺术品作为媒介,向受众传递思想;艺术设计活动是在功能性基础上的创造活动,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作品实用是其主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善”作为艺术审美的哲学基础中的一部分,在中国艺术作品中时有体现。本文以艺术的技巧、内容、艺术家的人格等方面阐述“善”在艺术中的渗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图形软件进行图形创作,开辟了新的视觉艺术空间,视觉艺术家运用图形软件ZB rush进行艺术创作是一个新的艺术现象。本文对ZB rush图形软件特点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解读ZB rush艺术家创作的图形作品,解析视觉艺术家在运用图形软件创作所形成新的视觉艺术表现语言,研究图形软件功能以及图形艺术创作规律,或许对视觉艺术家从事图形艺术创作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解放初期甘肃相关美术机构与体系的创建、主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及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从宏观来反映甘肃美术的整体发展概况、动因和在全国美术界所处的地位,并总结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特征和对于甘肃美术发展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剧坛诗人"的王仁杰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和艺术追求的剧作家,他的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女性题材的关注,对于女性命运的人文关怀,成为王仁杰剧作的一大特色,也引来中国戏曲对于封建意识笼罩下女性问题的深刻思考。文章通过其代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对其女性题材戏剧作品的创作特色与艺术风格进行深入分析,以挖掘其戏曲艺术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Johanson's ecological public art and landscape design addresses current social issues and community necessities. It also examines how her designs may serve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for the surrounding society, and how her public art may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community members, scientists, artists, engineers, architec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their commun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spire art and design students in thinking about their future projects. This phenomenological case study highlights Johanson's works as a model for these students. Furthermore, it discusses som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as see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first studied Johanson's works and then designed their own public art projects.  相似文献   

17.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现代艺术的很多样式和创作方法,思维观念对后现代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极积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后现代艺术无论是创作方法和艺术样式多是在现代艺术的基础上传承和创造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西方在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表现手法,是因其在世界观与艺术观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传统的审美观念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历史上由于中西方美术家在对自然的态度的不同观念,在对美术作品形式的主题与题材等内容方面所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对表达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二胡亦称南胡,深含乐器的变迁与历史文化的积淀。二胡艺术的"苏南现象"的形成受到了江南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有着它形成的时代契机,再加上苏南二胡艺术家的推广传播和大量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的出现,让二胡艺术有了它的地域性特征。二胡艺术中的江南音乐风格及其技法表现特点,充分显现了苍凉的胡琴和柔婉厚重的江南文化的结合,从而产生了独特的"苏南现象"。  相似文献   

20.
杜尚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在于树立了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并改变了它的方向,由他而始欧美现代艺术家把注意力从对艺术作品物质性的制作转向了对作者精神诉求的表达.杜尚认为上乘的艺术即艺术家真实的生活.用生活中随手而得的各类现成品表达自己的艺术诉求是最富于自己个性特色的艺术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