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国建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53-55,111
杨朔是当代杰出的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的文学素养,把散文当代诗歌来写的创作主张,诗文并举,诗文互济的写作方法,成就了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以其独特的诗化散文,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语境理论入手,以余秋雨的散文《废墟》为文本分析对象,探讨散文语篇中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的辩证关系,以及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在散文语篇中的互动建构。散文语篇中同样存在着语境适应论,散文语篇中的静态语境是一种背景语境,是一种具有普遍公共修辞经验的背景语境认知;散文语篇中的动态语境是一种临时语境,是作者根据个人修辞经验临时建构的隐喻认知。在一篇成功抒情的散文里,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互动地交织在语篇中,呈现出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静态语境通过动态语境得到展示,动态语境经由静态语境得到聚焦。  相似文献   

3.
书讯     
20世纪百年散文,浩如烟海,珍品佳作也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散文选刊》请专家和读者共同推选编辑的这本散文集,精选了百名作家的100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囊括了20世纪各个时代最有影响的代表性作品,特别是30年代之前和80年代之后这两个创作高发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含量和阅读价值。这是一本资料丰富,便于检索查阅的现代知识书。书的编排方式简洁,分为“文化生活篇”、“地理历史篇”、“科学技术篇”、“金融商业篇”、“体育运动篇”、“动物植物篇”等,各篇内收集了各类物品及词汇。如:报纸的条目下就介绍了“…  相似文献   

4.
一份份尊师的情意──析散文《啊,老师……》王爱琴散文《啊,老师……》的题目,用的是一个感叹句并带了省略号。作者感叹的是什么,其中又省略了什么,这是人们读了这篇散文需要弄清的问题。读完这篇散文,人们不难发现,这里写的是一份份尊师的情意。为了表达这种情意...  相似文献   

5.
散文语言的艺术考察──海峡两岸散文比较倪金华一切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不少人特别注意到了散文的美学特质,不仅在于其思想的新颖精辟,意境的深邃感人,结构的巧妙多样,而且重点在于它语言的魅力。我们很难想象,一篇毫无文采,犹如白开水似的散文,或是一篇诘屈聱牙...  相似文献   

6.
李燕 《教师》2012,(35):62-62
在高中阶段,散文占有比较大的篇幅,散文教学理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文本的不恰当处理,把散文鉴赏变成了对词、句的机械分析,把一篇优美的散文肢解成零碎的词句,导致散文课失去了美感,造成散文教学的一种缺失。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散文教学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作为一位作家,他是以散文著名的。1935年,中国出版界编成一部重要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请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和朱自清等10多人编成。郁达夫编的《散文二集》里收入鲁迅、周作人等16家共131篇,周氏兄弟占81篇,选入朱自清的共7篇,居第3位,比冰心入选的还多1篇。可见朱氏在现代散文家中的地位。他的散文,尤其《背影》一篇,最为人称道。像我这样70岁左右的一代人,可以说没有不从教材上读过这篇散文的,要是一位教师,也就没有不教过这一篇的。我每读此篇,都深受感…  相似文献   

8.
李建国 《学语文》2005,(1):16-16
《岳阳楼记》(简称《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抒发的忧国忧民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备受后人推崇。《醉翁亭记》(简称《醉》)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散文,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它的主题表达了封建士大夫阶层寄情山水、恬淡闲适、随遇而安的思想。人教社的初中语文课本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我认为两篇散文的主题基本相同,都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2001年夏天出版,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语文·提高版》第一册中选了许多优秀文章,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其中季羡林先生的《世界散文精华序》一文,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理解上的困难,一些学生称“读不懂”。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便成为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这篇课文是谈散文的。它从散文的特点谈到散文的欣赏,又从外国散文谈到中国散文。文章视野广阔,知识性强,感情真挚,情思隽永,读后给人一种轻松的欣慰感,确实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但由于这篇文章涉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当初我买《张爱玲散文》实属一时冲动,原因很简单:我在一本作文指导书看到了一篇对一位初中生写的《张爱玲散文》的读后感的评语,说初中生就能读懂它,是很难能可贵的,有的成人都难读懂……我很不服气。我看了几篇散文后,觉得张爱玲的散文很合我的口味。像《天才梦》,写得很像我小时候的事。渐渐地读下去,我还是觉察不到那篇评语里写的“是那样忧郁”。因此只读了三分之一就不想再读下去了。我觉得读张爱玲的散文很闷,闷得透不过气来。不过在今年暑假,还是把它读完,总算读懂了一点点,也只能算一点点。我终于看到了她的忧郁,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杨朔是我国当代卓有成就、独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努力继承我国古代优美诗词的长处,为我国当代散文创作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每一篇散文都是一首优美的诗,正如老作家冰心曾经说的“假如刘白羽的散文像‘采云流水,蓬蓬元春’的话,那么杨朔散文就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了”。  相似文献   

12.
《挖荠菜》的抒情技巧江西广昌驿前中学邱志民《挖荠菜》是一篇感情深沉的优美散文。假如把这篇散文比作一支乐曲,那么,“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则是这支乐曲的主旋律,统摄全篇,贯穿始终。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荠菜的深厚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直接...  相似文献   

13.
杨志洁 《学语文》2012,(4):24-25
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说理散文,由事入理,情理交融,为说理散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一、总体阅读思考《谈朱自清的散文》是一篇文学评论。它不是针对朱自清的某一篇散文,而是通过对朱自清的整个散文创作,进行综合评价,引证分析,表述作者对朱自清散文的总看法。引导读者理解朱自清散文的精妙之处,学习借鉴他高超的写作技巧。阅  相似文献   

15.
文本探究: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散文。状物散文是以某一种物件为表现主体,通过对物件的描摹刻画来传神写貌,从而达到托物言志、状物抒情的写作目的。这类散文的所写物件很宽泛,可以是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也可以是人类世界的各种器物等。《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以写蔓生植物为主的状物性散文。它描写了生机盎然、洋溢着生的美丽和喜悦的紫藤萝花,回忆花曾经遭遇过的劫难,再写花的兴盛。在花盛和花衰的形象对比和映衬中,表现出了作者赞美生命的美好、期待生命的永恒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谢偃是生活在隋代和初唐时期的著名作家,他的散文《愚夫哲妇论》虽然是一篇短文,但却具有极高的价值。从散文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它打破了魏晋六朝以来散文的传统;从古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来看,它不仅突破了司马迁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而且对柳宗元的传记散文的创作,尤其是对《种树郭橐驼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收到一位外地的高三女生寄来的一篇散文稿《女孩子》和一封信。她在信中说:“……听说散文姓‘散’,人人都会写,最自由,最不受拘束,可以随心所欲,任笔纵横,要怎么写就怎么写。但自己写了好几篇散文稿,投给报刊均未录用,真感到苦恼。这次寄给您的《女孩子》,是我认为写得比较好的一篇,请您帮我看看,编辑老师他们为什么不用?另外,请您告诉我,怎样写好散文?写散文有什么‘秘诀’吗?如果您有时间的话,请帮我修改这篇习作,好吗?谢谢!”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大学语文》课本中都节选了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前三节。这确实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散文,它以一个残疾人对生命的思考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心境如诗、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文章视角独特,感情炽烈,内涵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汉荣先生的散文《山中访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以构思新奇、想象力丰富见长,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富有浪漫色彩的优美散文。 在这篇散文中,“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走到涧边,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大自然中的古桥、树木为友,与他们互诉心声,展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