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家附近有许多特殊的"景致",请容我慢慢道来. 我家附近"雾气"多,无论春夏秋冬.这"雾气"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的"杰作".这"雾气"家家有,户户产,每天不停地往外送.有黑的、灰的,还有白的.我每天就生活在这"雾气"中,眼前事物的清晰都打了折扣;尤其是到了晚上,这"雾气"紧紧围绕着你,简直让你喘不过气来,呛得你直咳嗽.恐怕在这"雾都"住久了,你的肺就会成了病肺了.  相似文献   

2.
榛子 榛仁巧克力里面的榛子,原来是包在这"铁布衫"里的!这"铁布衫"其实是榛子的果苞,里面遮遮掩掩的就是榛子.果实成熟时,这件"衣衫"就打开了.  相似文献   

3.
本体论问题始终是艺术发展无法跳越的门槛.在当代仍是如此.它摆脱了康德以来的美学传统,把艺术本体从"美"的领域拉到"真"的领域,从而酝酿了一场关于艺术本体论的转向.与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转向不同.当代这一转向以一种潜叙事状态运行.这一转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感性的重估和强调,这为"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真性转向的含义作了定位.第二是对"存在"的重新发现和高度重视,这为"转向"问题提供了理论主干.当代艺术真性转向秉着一种"重估"和发现的精神.在理论上颇多创意和建树,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自然的"内在价值论"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成立的关键.然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对这一理论"硬核"的论证,往往采用"比类"、"外推"或"直觉"、"体验"的手法,这就使"内在价值论"蒙上了某种"前科学"性质的神秘主义色彩,给人以牵强附会或苍白无力之感.而协同学却实现了对其素朴性与神秘性的消解,使得这一理论从素朴走向精致.  相似文献   

5.
"我--你"关系是马丁·布伯<我与你>的主题,布伯是用诗化写作方式来论述这一哲学主题的,因此对这本书的解读不能只靠厘清文字的字面意义.用"细节"来类比"我--你"的关系,为理解这一哲学主题创造了条件."相遇"、"爱"、"奥秘"通过"细节"展示了与"我--你"的联系.布伯的写作体现了风格和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过程中逐渐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的展开中,又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只是"学理"上的道路.在实践中,它们紧密相联,交互作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传说,在古代塞浦路斯岛上,年轻俊美的皮格马利翁王子酷爱雕塑艺术.有一次,他在完成了一座少女的雕像后,踌躇满志,竟情不自禁地对这"少女"产生了爱慕之情.于是,他就全身心地关注这尊少女雕像.久而久之,奇迹发生了:雕塑的少女竟然活了!并与王子成亲……这就是王子的爱所产生的效应.后人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这则神话是离奇的,但这种"爱的效应",却屡屡被现实生活所证实.这与我国的古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等,正可以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8.
王刚 《现代语文》2006,(10):53-55
○.前言 "随意"和"随便"这两个词都有"不受限制"的意思,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曾经遇到留学生这样的句子:去还是不去,随意你. 他随意做什么作业都要查辞典. 我们知道这两个句子中的"随意"最好是换成"随便".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怎样给留学生讲解呢?这其中就是一个"随意"和"随便"的用法及区别的问题,即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两种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对待教学方法这一"瓶颈"问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原理部分比较充分,实用部分相对欠缺.本文提出了两种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经笔者长期实践,有一定效果,而且也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对《孙权劝学》的教学解读都是从"为学"的角度切入,教给学生发奋学习的道理.这一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以"为友"的价值取向进行突围,将"为学"这一主题囊括在"为友"的范围内,重新梳理文本脉络,能够丰富这一经典文本的人文价值,挖掘出更丰厚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人们总是用"人无完人"这句话来宽恕自己犯下的错误.我不否认这句话的正确性,但同时又想说,"人无完人"和"不追求完美"没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课文<钱学森>第7自然段时,围绕第一句话"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中的"一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这一句话中的"一刻"是什么意思? 生:"一刻"指很短暂的时间. 生:也可以指每时每刻. 生:任何时候 生:不管什么时候. 师:说得对,"一刻"的意思就这么简单.明白这之后,大家想想这句话中的"一刻"包括哪些时候?联系全文以及对钱学森的了解好好考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从属现象":教育学科研究"从属"于其他学科研究,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从属"于国外的教育科学研究.这既有教育学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使教育科学研究摆脱"从属"现象.  相似文献   

14.
我的小学生活在一瞬间飞去了.这"瞬间"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这"瞬间"也使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在这最后的"瞬间",我却有了一点依恋,不想离开母校,更不想和很多的朋友分离.因为他们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多的事,刻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文学理论史反思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理论学术史的研究,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十年来,我国文学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总体上讲,是一步一步向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迈进.这是可以从多方面得到证明的结论.目前,新时期文学理论"学术史"或"理论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太过主观和片面性的倾向,用自己的理论去"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以及过分张扬"审美化"的倾向.这是不符合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科学性"诉求的.  相似文献   

16.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及顶角的角平分线是互相重合的.我们把等腰三角形的这一性质简称为"三线合一",这是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本文例说这一性质在解题中的运用.一、求线段最值在处理线段问题时,如果既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又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则应尽可能地运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这样,还能帮助同学们熟练掌握"三线合一"性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徐峰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3):9-11,23
鲁迅先生在兄弟失和这一大背景和新年团圆日这一小背景的共同影响下改写出<风筝>.他借助"风筝"这一兄弟手足之情的象征物体,在主体部分人称上采用"反客为主"的手法,曲折表达出想要宽恕周作人的过失而不可得的感想.  相似文献   

18.
对于"谁是翻译主体"的问题,目前在翻译研究中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一问题出发,回答了"谁是翻译主体"的问题,从而得出"译者主体性"这一结论,并且简要说明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为进一步论述翻译的主体间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伦理学中一直存在"德性论"和"幸福论"这一争论焦点.作为基督教伦理学的奠基人物.奥古斯丁在继承前人思想遗产,批判传统"幸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幸福就是拥有上帝"的命题.本文围绕这一命题.对奥古斯丁"幸福论"的产生背景、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进一步揭示了其伦理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英语这一交流载体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管道",高职院校更需要重视英语教学,并且凸显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实用、实效"特色.本着这一原则,本文认为应当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贯彻"探究式学习"理念.针对如何将理念运用于实践这一问题,随后提出了相应的实现路径,以期真正提升高职英语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