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幸福感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孩子在学校是幸福的,他们的教师也应当是幸福的"。教师要成就学生的幸福,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湘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  相似文献   

2.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并不高.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外因,以及人格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等内因.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教师的幸福能力等途径,可有效增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培育幸福学生是幸福教育的使命.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的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影响,随年级增加,学业压力的增大其幸福感水平下降,但优秀的学业成绩能够提高幸福感水平.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树立正确幸福观,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陈明  张家胜 《教书育人》2012,(13):31-33
教师的教育幸福不仅关系到教师本人职业生活的幸福,也关系到学生的幸福。一个内心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育要使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幸福感。笔者认为,幸福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得很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然而要成就学生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下简称心育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幸福起来,只有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让学生幸福起来.因此,关注心育教师的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人的幸福而存在,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幸福感有快乐、幸福、心理健康等含义。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合成词Subjective Well—being(SWB),这个词直译就是主观好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幸福指数成了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种大背景下,我校致力于幸福教育的研究。幸福教育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既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关心教师幸福,是幸福教育的关键。教师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和教师职业得到提升的一种综合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幸福在哪里     
正美国学者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中说过:"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心中没有太阳,他又怎能将光和热播洒给周围的学生?谁也不能指望一个愁容满面、怨声载道的教师,能教出阳光灿烂、心灵舒展的学生。教师是否幸福,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生命质量。那么,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呢?詹姆斯·爱伦说过:"我们的心境与心态决定着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幸福事业的缔造者,本身应该具有强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唯有感受到幸福,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将幸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教师幸福感也是衡量学校和谐发展、社会文明稳定与否的一个标准。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具体举措有:创设和谐环境,营造幸福氛围;开拓发展空间,搭建幸福舞台;细化管理举措,传递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0.
幸福的内核是主观幸福感.主要有三个维度的指标:1.对过去的评价:好,可以;2.对现实的评价:沉浸、投入并快乐:3.对未来的评价:希望、乐观。教师提升幸福感,首先要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智者。  相似文献   

11.
齐春燕 《文教资料》2013,(23):104-105
教师的幸福意味着学生的幸福.研究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对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提升幸福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发放的方法对包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进行主观幸福感和职业倦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倦怠越低,主观幸福感越高;职业倦怠越高,主观幸福感越低.  相似文献   

12.
王春燕 《教师》2015,(9):127
要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有心理健康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不是个体,而是一个或者许多群体. 因此,教师善于自我调整、自我平衡,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尤为重要的.笔者工作近20年来,对照自己的亲身经历,觉得融洽、合作、和谐的同事关系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与同事的友好合作会增加自己对事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要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要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爱上美术,才会爱上课堂,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幸福乐园,教学才有生机.具体做法如下: 一、完善自我,做有心的教师 有幸福感的教师,会带给孩子幸福的感受.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称赞或一句鼓励等,都是对学生的肯定.学生会感到亲切、愉快,找到学习的幸福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幸福学校需要幸福教师,只有幸福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学生.教师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梳理了教师幸福感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幸福教师的五点策略:树立积极的教师幸福观、分层满足不同需要、加强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内化教学劳动需要、积极创设幸福课堂.  相似文献   

15.
孙正军 《辽宁教育》2010,(12):15-15
一个毫无幸福感的教师,他的学生势必也缺少体验幸福的能力。因此,要想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阳光,感受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教师就要首先做一个幸福的人。然而当下,随着课堂教学、专业职称、人事制度等多方面改革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李娟 《文教资料》2008,(4):100-101
一、调查目的   幼师学生是一个全部由女性构成的群体,她们将来将成为教师、母亲,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不仅会影响到她们自身的幸福,而且会影响到未来很多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4):181-182
专业成长是职业幸福感的一个因素,而职业幸福感是专业成长的一个动力。从教师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教师自身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探索促进其成长的策略,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发展的不同需求,努力做到尊重教师的内在需求,制定规划,让教师在成长体验中感受幸福;以期在校本研修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就幸福教师,幸福学生。  相似文献   

18.
陈月霞 《考试周刊》2007,(29):123-124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是学生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理解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并从社会、学校、个人角度入手提升教师幸福感水平,对增进教师心理素质,提高教师生活满意度,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节充满愉悦感、幸福感的语文课上完了.张晓慧老师带领孩子们淌着“幸福的泉水”欢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回味刚刚看到的师生学习活动情景,不由心生感慨: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幸福只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在我们当前的许多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地教,耐心细致地引……累;学生枯燥无味地读,机械重复地练……苦!教师没有职业的幸福感,学生没有学习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鱼晓贤 《甘肃教育》2013,(24):22-22
“幸福”是人生的理想状态,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育人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来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来自自身专业的成长与超越,来自心态的平和与心灵的归属。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没有教师“幸福的教”,就没有学生“幸福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