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鉴发达国家反倾销法律的成功经验,与WTO反倾销规则相衔接,应对我国反倾销法律进一步完善。应制定专门的《反倾销法》,提升立法档次。在反倾销法中,应明确对新建产业或未建立起来的产业“实质阻碍”的标准,明确“相似产品”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反规避措施,区分实质损害与实质损害威胁的审查标准,引进并强化“公共利益”条款,对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同时反倾销法要密切关注实践的变化,增强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直面倾销与反倾销“两头受挤”的困境:一方面,中国正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中国正受到国外倾销产品的猛烈冲击。入世后,此种局面不会得到根本改善,仍将严重损害中国经济,并将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影响。有鉴于此,中国反倾销法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程序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中国司法审查制度有待建立并完善。我们应致力于中国反倾销法的完善,以便能高举反倾销的利剑。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法有国内反倾销法与国际反倾销法之分。作为国内法意义上的反倾销法,其所调整的反倾销法律关系,既具有经济管理关系的属性,又具有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的属性;其法律规范所体现的特征,符合经济法的经济性、政策性、政府主导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对于反倾销国内法属性的界定,有助于在反倾销立法及执法中贯彻经济法实质公正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欧盟反倾销法中反吸收的规定,是对反倾销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一种补救措施。在反倾销实践中,出口商为达到占领市场,赚取外汇等目的,而自己承担反倾销税,使反倾销调查达不到应有目的。欧盟反倾销法中反吸收的规定.正是针对出口商吸收反倾销税的现象而设立的.使欧盟反倾销法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学习欧盟和完善自己的目的出发,中国反倾销法应尽快加入反吸收的规定,并在中国的反倾销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制订国际反倾销法律的历史表明,反倾销措施的采取必须满足反倾销的条件,目前国际反倾销法中倾销与损害双重标准的反倾销条件,将倾销与损害割裂开来,使得对倾销经济学意义上的认识产生混乱,而征收反倾销的反倾销措施亦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倾销问题的最佳手段,反倾销条件与措施上的诸多缺陷反而为反倾销法律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在反倾销法中引入公共利益审查制度,是出于在有些情况下征收反倾销税非但不能使国内受损产业得到预期的恢复,而且严重损害其他方利益。反倾销立法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公共利益实体和程序的制度化,对我国反倾销立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可能损害进口国下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反倾销程序中引入“公共利益”评价,能够更好地平衡各种利益冲突。然而“公共利益”本身的内容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使得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实际是把“双刃剑”,必须确定一整套严密而完善的措施,才能在适用“公共利益”条款的同时防止其被滥用。  相似文献   

8.
倾销的经济学定义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价格歧视,其法律定义则指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并由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为了抵制倾销,许多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反倾销法,通过反倾销措施来抵消外来倾销产品对本国产业所造成的损害。为了制止损害而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反倾销超过了其合理范围和程度,就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WTO反倾销规则对东京回舍及其以前的各反倾销规则作了重大补充和修改,健全和发展了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成为指导全球反倾销实践的“基本法典”。尤其是在其对于“倾销”和“损害”确定的两个最重要的实体规定方面,在此前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具体的补充规定,明确了一些标准,且蚋入一些实践经验的总结,杜绝了一些漏洞,减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反倾销法在损害认定中确定被诉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时不区分上下游产品;确定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范围时对排除关联当事方及使用地区产业例外规则存在缺陷,并且没有对涉农产业做特殊保护;对于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新建这种损害形态确定新产业没有明确标准。文章通过借鉴WTO和欧美的立法及实践,建议我国反倾销法在认定同类产品时区分上下游产品。在确定国内产业时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排除关联当事方;增加构成地区产业损害的条件和增收反倾销税的相关规定;增加保护涉农产品生产产业的相关规定;明确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新建中新产业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应WTO反倾销协议的原则和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规定,尝试建立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基于反倾销调查程序涉及复杂的经济数据(事实)问题,我国相关的司法审查制度中欠缺对倾销和损害构成的认定与评判司法审查技术层面上的具体规定。我国应借鉴欧共体、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反倾销审查的司法经验,规范和完善我国反倾销审查程序,以使我国反倾销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实体规定符合WTO反倾销审查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WTO《1994年反倾销协议》的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反倾销协议》同以前的反倾销守则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在规范和统一国际反倾销法,保护国内产业免遭进口产品倾销所带来的损失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仍有一些条款不够科学和严密,因此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反倾销协议》对世贸组织的新成员中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建立较晚,在如何正确解读WTO规则的有关规定、明确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和标准、确定管辖法院、改革裁判文书等方面,还有很多不明确、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拟从上述几方面谈谈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欧、美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提起反倾销调查时,均采用特殊标准即替代国制度来确定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以及倾销幅度的大小。由于替代国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不合理,使得这些“非市场经济国家”一旦被欧、美提起反倾销调查,均难逃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恶运。本文拟对欧、美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制度加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法律背景,指出中国企业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国内对反倾销认识的加深,反倾销法已成为维护国内产业的重要保护手段之一。但是伴随着反倾销法越来越广泛、频繁的被使用,公共利益的考量也提上了日程。那么如何理解公共利益?是否应有约定俗成的“数学公式”来量化公共利益呢?文章试论我国反倾销中公共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各国反倾销立法存在诸多差异,我国反倾销的相关规定还有很多不足,故我国企业在应对外国的反倾销措施以及我国对外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都容易遭遇困境。"对等原则"是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反倾销法作为对外贸易法的一个分支法应在立法中明确"对等原则"。我们可以针对欧美反倾销法中存在的明显差异,以我国的反倾销法为中心,根据"对等原则"来判定外国是否存在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17.
倾销的确定是反倾销法中的重要问题,倾销的存在是产业损害存在的前提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要件之一。倾销的确定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即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的确定以及二者的调整。文章结合WTO反倾销守则和我国新《反倾销条例》,对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确定等进行了论述,阐述了我国有关倾销确定规定的完善,对我国反倾销立法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共利益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应积极考虑的问题。完善反倾销制度中的公共利益,应以“保护竞争”标准改革倾销行为的判断标准,公共利益的利害关系方应明确包括倾销产品工业用户以及消费者,并建立利害关系方的权利保障机制,引入较少征税原则,细化反规避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 1997年 3月 2 5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 ,已对进口新闻纸和冷轧硅钢片提起反倾销指控 ,从而迈开了运用反倾销法律武器保护我国民族工业 ,抵制国外不公平贸易行为 ,争取公平、平等贸易的第一步。但是同西方国家对我国几百起反倾销指控案相比 ,我国对外国的反倾销指控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运用经济法学理论 ,剖析了我国实施反倾销法过程中存在诸如生产企业及有关公司反倾销意识淡薄、起诉迟缓、专业机构和人力财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尽快制定我国反倾销法规的实施细则 ,建立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及司法救济措施 ,设立反倾销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 ,加强反规避措施和原产地规则管理 ,以健全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反倾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论国际反倾销所涉会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诉讼的核心问题是价格之争,而价格之争究其实质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之下的会计制度纷争。正视我国会计规则与国际反倾销法的差距,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公允性,建立反倾销竞争对手会计信息库,加强国际法务会计知识培训,建立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是我国反倾销之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