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教学不仅要通过欣赏、唱歌、律动等来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教学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教诲、心灵上受到启迪。那么,如何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接受音乐,提高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吴宝芹 《学周刊C版》2011,(10):100-100
中学音乐大纲和新课改都强调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对学生音乐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诸方面素质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知识概念的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如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还是像过去一样为了学生的考试分数.侧重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就背离了新课改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从音乐的审美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首先用教师的“美”,去启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用音乐的“美”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除了音乐教师所具备的审美要素之外,还要善于挖掘音乐本身所蕴涵的“美”来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苟荣 《四川教育》2007,(5):45-46
任何形式的音乐课都必须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将音乐审美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只要我们抓住这一点,做到以音乐为主线,我们的音乐教学就有实效性。但如今仍有很多音乐教  相似文献   

5.
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而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又要求:“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经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这些无疑体现了音乐教育对学生个体和学生审美体验个体差异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7.
音乐审美是真正走进音乐世界的钥匙,音乐审美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音乐审美的激发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关键点。中学教育中音乐审美能力的挖掘,应以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能力为内涵,引导学生提起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审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音乐审美趣味是指自己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小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与表现要根据审美的愉悦性来体现。在音乐课的初始创设富有美感的音乐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和创造音乐美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是实施"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的良好开端。创设趣味的导课方法实践于不同的音乐活动形式中,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创设疑问和悬念的趣味性导入,引领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进行模仿与训练;通过美景创设和激情渲染,陶冶学生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点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使音乐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美育同时又寓教于美?关于这些问题,笔者依托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工作的经验,从四个层次加以分析。一、培养审美兴趣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的幼师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音乐教学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学前教育的需要。文章通过音乐审美来分析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该三方面的素质研究。  相似文献   

11.
音乐心理是人类对客观音乐现实的反映,音乐心理活动又能调节人的音乐行为。声乐既是表演的艺术,也是情感艺术,在声乐演唱中,调控好自身的心理因素,才能使歌曲的表达更准确,演唱的效果更完美。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教育教学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的音乐教学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便利,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很多弊端和缺点,使得音乐教师具有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及时调整并不断更新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文将探讨电脑音乐如何与音乐教学相互整合的论题,以期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到音乐教学当中去,从而推动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八音盒     
<正>八音盒的英文名是music box,直译过来其实是叫音乐盒。之所以会被译为八音盒,是因为中国古代将乐器分为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八类,八音,包含了中国所有的乐器。由此可见,我国的清朝人民对八音盒是多么的喜爱。八音盒的制作工艺源自于钟表制作,它的雏形是发出鸟鸣的钟。1796年瑞士钟表匠安托·法布尔在钟表半成品中获得灵感,制作了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圆筒型八音盒,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八音盒。八音盒在19世纪价格昂贵,是王公贵族才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一台大型八音盒的价格和一栋城堡的价格相当。在那时,王公贵族们打发闲暇和举办小型舞会时,八音盒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15.
Primary music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he findings of a small-scal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views of children on potential changes to the playground in a large primary school. As a parent, midday supervisor and member of the school Grounds Development Committee I was interested in how views gathered to underpin change to the playground of one school might fit with the wider research on children's use of and views of school playgrounds more generally. I also wished to examine how ways of collecting the views of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may have affected the reporting of those views.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ed an appreciation of segregation of spaces, a desire for more equipment and a passion for active games. Despite the small sample and discrete context, the voices echo those expressed in previou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摩德派音乐     
《海外英语》2014,(8):34-34
目标:通过欧美音乐提高英语水平。想一想:你听过下面乐队的歌曲吗,你还听过他们的其他歌曲吗.你觉得怎么样,你们国家有过摩德派吗,他们的穿衣风格是怎样的,他们听什么音乐?  相似文献   

17.
西洋打击乐教学中流行打击乐的学习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打击乐教学实验中,学生对于艺术本质的理解与音乐的感受是学习打击乐至关重要的方面。只有将打击乐的演奏技巧与追求音乐的艺术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演奏的最高境界。所以在打击乐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训,更好地对原作品进行再创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对音乐的研究也随之加深,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然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并非是单一的、独立的,而是和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音乐历史学、音乐社会学等研究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音乐历史学、音乐社会学这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比较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和欣赏音乐,从而在音乐中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健康、协调、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传授演唱技巧和发声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完美的演绎歌曲内容和情感,而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包括演唱技术和唱曲的选择。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演唱作品,对于体现艺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就声乐教学中如何科学地选择歌唱曲目提出一些笔者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