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杂技因为有追求人体极限的特殊要求,一直被认为更能表现民族精神、人文情怀。在杂技艺术的发展中,首先是继承,然后是创新。在杂技艺术创新中要不断从生活中发现灵感,产生创意,然后运用道具、灯光及现代舞台科技,呈现一个个完美的杂技新作品。基于如此认识,笔者产生了将人文情怀与杂技艺术创新相结合,人文情怀需要靠艺术形式体现出来,艺术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景区经常看到一个久演不衰大受观众欢迎的节目,那就是用杂技“绸吊”演绎的《梁祝》: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和一男一女的精彩表演,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可以说《绸吊·梁祝》是近些年上演率很高的一个杂技节目,也是一个融杂技艺术“难、险、奇、美、意”于一体的充满浪漫情怀和艺术想象力的现代杂技高空节目。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进步,杂技节目不再一味追求技巧的高难,而更偏重综合审美效果。这一观念的转变,为杂技艺术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杂技融合一体,成为杂技创作演出中屡试不爽的通途,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杂技节目受到观众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竞相绽放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舞美与杂技     
贺敏奇 《杂技与魔术》2012,(4):50+53-50
杂技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艺术瑰宝,它以惊险、奇特、高难的艺术手法来满足观众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享受,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以前人们观看的杂技,谈不上舞台美术。传统的表演杂技的艺人大都是在街上摆摆地摊、耍耍功夫,或在大棚内单纯展示高难度肢体技巧的表演,来博取观众的喝彩。在进入舞台的最初阶段,人们的审美要求仍然是集中在杂技的技巧和难度上,常常以那种单纯简单的蓝天白云布景来衬托,忽略了舞台艺术综合美感。因此,杂技舞台的布置十分简陋,无论是舞台的背景、灯光、音响、服装等,与杂技的表演都没有太大的联系。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杂技表演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再像以前那么单调,单纯讲究杂技技巧的表演,以前那种单纯的蓝天白云布景已经不能迎合观众观赏的口味了。现在的杂技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艺术,不再是片面地追求技巧难度,而是讲究杂技表演的整体性,以高难技巧为主导,配合灯光、布景、服装、音响等,使杂技表演成为整体和谐完美的表演艺术。人们在观赏杂技表演时,不仅要观赏杂技表演动作的高难技巧,而且还要在观赏杂技的表演过程中获得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美的享受。观众欣赏杂技表演出现了新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5.
杂技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从内容到形式,以至舞台美术(包括服装、道具、灯光、音响)都在出现新的内涵,这是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需求所致,也是杂技艺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今天走进剧场欣赏杂技,首先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单调的舞台灯光,而是色彩纷呈、明暗交替的气氛光;演员的服装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杂技服装,而变得款式各异,奇幻多彩。时至今日,杂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单纯表现技巧的表演形式,对杂技节目实行全方位包装,成为新世纪杂技创作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跨界舞台作品新杂技剧场《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以下简称《青春》)在第七届湖南艺术节上首次亮相,并获得田汉新剧目奖。《青春》是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又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是杂技艺术的破圈与创新。该剧在巧妙解构、重组传统技术的同时,让新杂技与现代舞融为一体,加上音乐、服装、灯光、舞美、特殊装置和纪实影像艺术的嵌入式应用,带给观众真实而另类的舞台呈现,使观众在情绪和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振与共鸣。  相似文献   

7.
《杂技与魔术》2021,(1):26-27
由山东省文联主办、山东省杂技艺术家协会承办的2021山东新年文艺晚会杂技魔术专场,在1月1日这一天为观众送上新年的祝福。晚会融技巧性、形式美、中国风等元素于一体,既保留了传统杂技惊、险、奇、新、美的特点,又融合当代艺术气息,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节目编排上,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有机结合,并通过舞美、灯光、音响的映衬,展现了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创作与训练     
一、创新与构思 不论哪门艺术,想要适应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就要不断创新。杂技这门艺术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杂技前辈们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杂技不仅在国际赛场上荣获一块又一块的奖牌。还代表着中华文化艺术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让世界观众了解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杂技人,想要继承和发展杂技艺术,用杂技艺术的肢体语言向世界观众展现了中华民族欣欣向荣的精神,就是要不断创新,成功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杂技道具与杂技艺术一样,都凝聚了千百年来无数杂技前辈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随着现代杂技艺术的不断发展,观众审美的逐渐提高,杂技道具中的舞美道具在杂技剧(节)目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并逐渐成为杂技道具进入新时代后成功转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杂技节目的艺术表现停留在传统的表现手法上,虽然经过舞台的包装和改良,但万变不离其宗,仍然存在着“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因而制约了杂技节目的改革和创新。本人探讨的就是对杂技节目艺术表现的改革和创新,如何使杂技节目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艺术层次,即如何改变表演形式和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11.
有生命的杂技艺术,不仅仅要传递给观众兴奋紧张、轻松悠然、惊险刺激等不同的情绪,更要让观众感受到这门独具一格的艺术有文化的魅力。如果说满台奇炫梦幻的高科技手段是杂技艺术的鲜丽外衣,那么,让其力与美和谐相融的文化内涵,就是杂技艺术的灵魂。这也正是杂技编导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对于编导而言,熟悉杂技和编导技法之外,还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借助独特的理解能力和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出精彩的杂技作品。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杂技的盛宴——评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在兰州,甘肃省杂技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敦煌神女》成为广大观众热烈议论的话题。杂技剧对于兰州观众来说是陌生而新鲜的,《敦煌神女》以杂技艺术为载体.以戏剧情节贯穿始终,融合多种艺术元素.让人们看到了一台风貌全新的具有敦煌文化特色的原创杂技剧。  相似文献   

13.
所谓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是指其在特色、内容、形式、道具、表现等各个方面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在当前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杂技艺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同质化的杂技艺术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性需要。突破传统杂技仅靠发展高难技艺不够、打造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已然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黑龙江省杂技团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结合花样滑冰以及冰舞、冰上芭蕾等艺术,创新打造了冰上杂技艺术产品,冰上杂技将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模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杂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众多灿烂文化中的隗宝。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少人从事杂技这一行业,观众接触杂技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为了弘扬杂技艺术,让这一艺术更加亲民,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尝试以让观众体验的形式,把观众清进来,从今年6月份开始,推出以小家庭观众为主体,逢周六在本剧院小剧场轮流上演优秀杂技剧《英雄小子》和精品节目的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15.
拼搏结硕果     
杂技是一种被世界公认的艺术,它不受国家、民族甚至时代及语言的局限,而为世界各族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杂技在中国也是深受广大群众热爱的艺术,丰富多彩的杂技节目,悠久的历史传统,构成了中国杂技独树一帜、绚丽多彩而古朴大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空闲之余,我多次观赏杂技历史剧《梦回中山国》,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更感受到融入了历史的杂技所带来的震撼。作为杂技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把杂技和历史故事完美融合,是对杂技艺术、演员表演能力及历史人物理解共同的考验,而每一个倾心打造出来的剧目,都会给历史插上艺术的翅膀,甚至成为杂技团队乃至地方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7.
四川杂技在上世纪50年间,崛起于西南一隅,活跃于国内外的舞台,可以说在四川杂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入21世纪的四川杂技与全国的情形差不多。一方面是技巧的不断创新、艺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使杂技在观赏性和“综艺”化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舞台杂技也从单一的节目发展到出现主题晚会、情景剧、杂技剧的时代。杂技本身的艺术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杂技观众审美的多元需求。这是新世纪之初杂技景象令人惊喜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喜中有忧,  相似文献   

18.
正杂技剧是我国本世纪杂技表演艺术中兴起的一个新型的表现形式。杂技剧将杂技与戏剧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令人耳目一新,逐渐受到观众的欢迎,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何编创出好的杂技剧作品,是编创者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怎样才能做到让观众喜爱,口碑良好?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维持"观演关系",即保持观众与演员的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手技表演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现如今手技表演不仅在国外备受关注,在国内也有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和节目。如何将手技艺术传承下去,将现代艺术与手技表演更好地融合创新,是新时代手技表演艺术家及手技表演爱好者所面临的新挑战。一、手技与杂技的渊源手技表演是杂技艺术的一种延伸,手技表演更多的还是依托于杂技表演,因此手技表演与杂技表演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且手技表演就是杂技表演的一种新的舞台展示形式。手技表演与杂技艺术,两者近乎趋同的表演却衍生出截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观众审美意识的更新,传统的杂技表演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杂技艺术融入舞蹈艺术成为当今杂技表演的发展趋势。一、杂技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关系目前,我国很多大型的杂技作品已经吸取了戏剧、音乐和舞蹈等元素,展现出杂技与舞蹈相融合的现代杂技艺术发展趋势。如2004年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获得中外观众的高度评价,该作品将舞蹈与杂技巧妙结合,和谐唯美。又如荣获百戏奖金奖的杂技《笠影?斗笠旋技》,利用斗笠与软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