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场恋情     
我17岁就去了上海在皖南山区办的一家国营农场“上山下乡”,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初,农场里百分之九十都是上海知青,每年都有大批老职工上调回上海,又有更多的上海知青下放到农场.年轻人在这里有种地的,有养牛挤奶的,还有生产奶粉、麦乳精和搞基建、农机、副业的.尽管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人们都讲斗私批修,但只要有年轻人的地方,“爱情”这点私事就无法灭绝,只不过大多成了“地下活动”.今天屈指一数将近40年过去了,当年再秘密的活动也都但说无妨了.  相似文献   

2.
<正>我与上海结缘,始于1971年。那一年4月中旬,我们大约60余个当地知青从呼和浩特市郊区选调到呼和浩特市第二造纸厂,从农民变为了工人。报到时,我们被告知4月下旬要去上海接受技术培训。我们这些塞北小青年几乎都没去过上海,对这座大城市十分向往,心情自然格外激动。初来乍到4月底的一天、一列普通客车抵达了上海火车站。在领队葛玉章师傅的带领下,我们这些经过了大约两天一夜颠簸的小徒工下了火  相似文献   

3.
<正>历时三个多月的筹备,浦东新区档案馆"走近知青档案"网上展于2014年6月9日浦东新区"上海档案日"活动启动当天正式上线。展览亮相次日,便以新闻链接的方式出现在上海知青网显要位置。6月18日,图文并茂的内容又出现在浦东官方微信账号"浦东发布"上面。网展亮相的新闻还登载在中国上海网站上。尽管我们无法在浦东新区档案局(馆)的网站上精确地看到统计数据,但从上海知青网来看,其点击率远远超过其他内容。从电话和邮箱的反馈来看,  相似文献   

4.
提起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知青类图书,不能不提《在那个年代》一书,那是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关于知青回忆录的图书。2011年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一部反映兵团知青的丛书《知青图录》,这是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学  相似文献   

5.
上海新客站     
<正>"火车驶过田野,驶进矮矮的围墙,进市区了。瞧,工厂、楼房、街道、公共汽车、行人……上海,越来越近,越来越具体了……心,怦怦地跳动起来。"1980年代,上海作家王安忆描述知青回沪,写下《本次列车终点站》,文章开头就是列车进上海的场景。离别家乡十载的青年回到上海,连旁人都看出他的兴奋,谐谑道:"你们上海人离开上海活不下去。""回家"两个字,总让人眼角湿润。上海虽然四通八达,但其他交通  相似文献   

6.
千里文缘     
<正>儿时就有上海梦了。记得十岁刚出头的那年夏天,大院一户人家,来了一位上海亲眷,阿姨说的普通话里,蹦着让人听不太懂的上海话。以后发现,这户人家孩子积攒的糖果纸,是那么的精美,别的小朋友和他交换,要三枚才能换一枚,出三枚的孩子还乐得屁颠屁颠的。那年月,谁家大人戴上一块上海表,会让街坊四邻羡慕得不行;谁家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那可是不得了的事;偶有同学穿了回力球鞋,会吸引太多的眼球。以后"上山下乡"了,连队里上海知青占了多数,上海知青带来  相似文献   

7.
正1968年秋,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以下简称三十一棉)接收了一批由市政府统一分配进厂的中学毕业生共760人。他们是1966、1967届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8~20岁。大批中学生进厂后,给职工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1979年参照下乡返沪知青可以顶替进父母单位就业的政策,由上海市纺织局统一安排,下乡返城知青顶替工共979人加入三十一棉的职工行列。于是,这些中学生青工和下乡知青顶替工就成为196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期三十一棉青工队伍的两支主力。从中学生到纱厂青工,他们的职场经历可以概括为闯七关。  相似文献   

8.
一 我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上海嘉定县长征公社的回乡知青,俗称"74届".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谆谆教诲下,我也跃跃欲试,很想"作为"一番.  相似文献   

9.
孔力 《云南档案》2012,(6):16-19
上世纪50年代,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因毛主席的批示而享誉全国,后来更名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在那股波及全国的知青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成为"中国知青运动的圣地",来自北京、郑州等地的知青源源不断地拥向这里,从这里走出了全国党代表和中央候补委员卢忠阳、全国人大常委薛喜梅、中共十大代表杜银娣、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黄法娃等风云人物。虽然昔日闻名全国的知青典型已经老去,她们的生活也归于沉寂,但是,那段火红的岁月和点燃了一代年轻人热情的"知青"词汇,永远不会被湮没。  相似文献   

10.
胡亚  陆宽 《新闻世界》2009,(1):130-131
1968年上山下乡到安徽省蒙城县农村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在阔别蒙城四十年后的2008年11月8日至10日间,又一次回到了蒙城,进行了“重走知青路,再温故乡情”的走村访乡问民活动……  相似文献   

11.
40年前,一场席卷全国一千多万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在狂热的政治氛围中揭开帷幕:30年前,一群西双版纳农场知青给邓小平的一封信.为一个时代的结束打开闸门。从那以后,成千上万的青年“带着空空的心”回到城市。几乎就在知青返城大潮的同期,知青文学也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知青们急迫地用文字表达他们的无悔、他们的反思、他们的愤懑、他们的无奈。  相似文献   

12.
前言:2006年10月.大丰筹建一所“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致力于在黄海滩涂上给我国青年运动史留下一颗“琥珀”。纪念馆建立在海丰农场原元华分场场部,通过维修和利用现存的主建筑.再现当年四合院式知青宿舍区.四周依河建筑800米墙段式长廊,并依势造景,分设语录板报、露天电影、篮球场、主席塑像、知青群雕,再现当年知青广场氛围。博物馆内设八个展区.其中有“知青档案”,设置主题墙,全面登陆知青名录:“早期拓荒”,展示知青的原始实物,如老照片、通讯信函邮件、报纸刊物、布告告示、粮票、布票、生活用品等原物或原物残件。  相似文献   

13.
为真实生动记录和反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天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馆藏知青档案史料,提升档案馆综合服务功能。4月6日,天津市档案馆联合市政协学习和史资料委员会、市社联开展了向全市征集知青档案资料活动,并在《今晚报》刊登征集启事。  相似文献   

14.
1968年11月至1970年11月,曾经有2856名上海知识青年来到江西省新干县农村插队落户,他们在新干这块红色土地上辛勤耕耘了十年,1978年这批上海知青又陆续返回上海。  相似文献   

15.
档案情缘     
七十年代初,作为上海知青,我从西双版纳的勐腊水利兵团上调到了云南省思茅地区商业局任统计工作。不久,离我们单位不远的地委大院内盖起了一幢四层高的大楼,只见大楼四周的围墙砌得又高又厚,每一层的窗户开得又小又窄,而且每一扇窗户都安有铁栅栏,引得路过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向这幢大楼投去疑惑的一瞥。  相似文献   

16.
徐蔚 《视听界》2004,(4):88-89
因为生逢70年代,只能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去想象、去猜测那个神秘的知青年代,所以电影《美人草》热映时,便满怀期待地去看。其实,今天的年轻人对于知青年代的认知大多仅限于父辈们一点琐碎的回忆。上山下乡、批林批孔,这些词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个遥不可及、神秘的梦。他们中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梦是诗意的那么多十几岁的城市孩子跑到农村,甚至是云南、延安、西藏、北大荒,种田、放羊、牧马。远离了父母,多自由;不用再读书,多逍遥;种种田,放放羊,深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乐也。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以石泉县档案馆知青档案为例,全面梳理知青档案的背景缘起及内容特点,深入剖析当前知青档案的使用现状和现存困境,指明了知青档案在新时代所具有的综合服务、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现实价值“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问题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计和权益的保障问题,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群众服务能力。随着老一辈知青在工作及生活当中出现的各类现实问题,以及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这段历史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94岁的上海交响乐团前演奏员、低音提琴演奏家郑德仁摊开照相薄给我看:"喏,你可认识金怀祖?就是吉米·金?"对着相册,老人家不断翻开时光,一边指给我看,而岁月就在他手指下刷刷倒流:上个世纪90年代,老年郑德仁穿着夜礼服在各种演出舞台上演出;然后是1980年代,中年的他和友人在各家高级涉外宾馆演奏;再往上是1950年代,他坐在上海  相似文献   

19.
正时下上海的中央商场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发生在中央商场的许多故事仍令人难忘。特别是在那个没有票证就寸步难行的年代里,中央商场就像如今的大超市,各种价廉物美的紧俏商品应有尽有。除了购物,中央商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修修补补,几乎没有中央商场的老师傅们不能修的东西。当年周恩来总理提倡的"修修补补万古长青"的理念在中央商场得到了最好的弘扬。  相似文献   

20.
《现代视听》2012,(4):81
恐怕还没有一个数以千万计的庞大青年群体曾被历史赋予过如此众多的称谓——共和国同龄人、老三届、红卫兵、知青……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被冠以"知青"之名走向农村,与共和国一起蹉跎、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