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林产工业的发展,所需的木材原料却逐年增长,木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这要求我们大力开发利用集约经营培育人工速生林,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人工林的木材生产和利用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乡土树种,也是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到2000年,已更新造林面积达到1698万亩,其中已郁闭成林的面积690万亩。为了研究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据记载1985年到1988年对阿尔山、绰尔、乌尔其汉、克一河等林业局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外业调查,运用标准地调查法进行调查,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为科学营林利用,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乌桕是我国特有的乔木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用途广泛,是一种集能源、药用、材用、菌用、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树种.阐述了乌桕的地区分布、适生环境和生物学特性,并就乌桕菌用林栽培技术进行了实验,为乌桕菌用林播种育苗、人工林培育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长期连续经营会导致林地土壤质量下降,然而,研究发现人工林林下植被可有效改善林地土壤质量.本文在人工林林下植被、林地土壤质量及林下植被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20,(5):122-126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罗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土壤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45%~2.17%,杉木林土壤含碳率高于桉树林。杉木和桉树0~2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44.68 t.hm(-2)和26.8 t.hm(-2)和26.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桉树人工林各林龄和杉木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到过熟林的土壤碳储量均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7,(5):127-130
通过对桉树(Eucalyptus spp.)、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进行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研究,探讨3种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大叶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密度分别为1.17 g/㎝3、0.91 g/㎝3、1.61 g/㎝3,土壤孔隙度分别为56.04%、65.66%、39.43%;土壤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疏松程度表现为大叶栎人工林>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桉树、大叶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总体表现为大叶栎人工林>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变革发展需要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包括内驱力和外驱力.以往的学校更多依赖于单一的外驱力.学校发展力量不平衡;内驱力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加强培育和利用.学校内驱力形成最关键的就是学校价值观和学校愿景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井冈山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培育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9.
草珊瑚林间套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公益林及人工林下套种的草珊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定性分析,探讨不同栽培环境对草珊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于生态公益林下的草珊瑚在植株高度、鲜重、丛数方面和经济效益方面都明显优于人工林.草珊瑚林下套种,林分郁闭度以0.7~0.8为宜,坡向以南面坡向为好,坡位以下坡位最佳.  相似文献   

10.
高效且准确地长时间监测桉树人工林面积及其时空动态变化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及维持桉树长期稳定可持续的重要前提。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提取广西2000—2020年桉树人工林,并分析其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2007、2010、2015、2020年识别结果的总体精度均高于85%,分类精度较高,识别效果较好,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桉树人工林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000—2020年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快速增长,2000—2015年桉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长,2015年之后呈现平缓波动变化趋势;广西桉树人工林种植范围不断扩张,各个地级市桉树人工林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尤为显著。在地形分布方面,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于斜坡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制定合理可持续的桉树人工林种植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央企业在多民族地区开展财务人才的培育有着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有着多方面的困难.可以从利用中央企业自身的文化和人才资源,引进现代技术、理念,尊重民族文化,围绕员工利益,以改善员工综合素质为目标开展好财务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在对徐州市山地侧柏人工林全面勘察的基础上选取常见的9种藤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物种数量、攀缘高度及生境等的调查,定量测定了9种藤本植物的空间生态位.并对各种群的空间生态位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徐州市山地侧柏人工林9种藤本植物的攀缘能力及生态适应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萝蘼较其他种群具有更强的攀缘能力和生态适应能力,其次为防己、鸡矢藤等.  相似文献   

13.
短视频热潮的出现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带来更多可能性,但是非主流文化、泛娱乐化、趋利化在短视频内的蔓延也给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带来一些阻碍.结合短视频热潮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要对短视频平台加强监管、加大优秀文化输出力度、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等路径,以期利用短视频的优势有效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细根能量现存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林龄木麻黄人工林活细根和死细根中的灰分现存量和死细根中的能量现存量在3月和7月有两个峰值,而活细根中的能量现存量峰值则出现在秋冬季节和7月份;活细根中的灰分和能量现存量随林龄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灰分出现在24林龄中,而能量则出现在30林龄中,死细根中的灰分和能量现存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木麻黄人工林细根能量的固定随着季节和林分林龄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时代,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和培育人力资本并促进其有效利用,是我们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6.
数学拓展性课程教学应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过程来设计教学活动.以“怎样把弯路改直”内容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基于两个过程设计“利用平行线进行等积变形”的教学,为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数学拓展性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介绍了避暑山庄山区的自然概况及山区植被的现状,山区人工林采伐木的选择,需要更新改造的地段及更新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营造森林是培育森林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营造这个环节将苗木、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栽种在造林地上,因此这个环节也是狭义上理解的造林.通常根据造林的土地是否生长过森林分为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都属于森林培育学研究的范畴,无本质差别.人工营造森林实质是树木利用土壤和气候资源,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有机物质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主要的沙尘源有4个,除一个在甘陕外,其余3个都在内蒙古.近年在干旱区的冬季以及非干旱区的耕地、湖盆,沙尘暴有扩大趋势.沙尘暴的源头不是沙漠和沙地,它们的沙尘含量仅有2.5%,沙漠和沙地不是沙尘暴的源头而是后果.防止沙尘暴的功臣不是乔木,乔木春季枯干的枝条挡风作用不大.由于人工林下的草本植物稀疏,反而增加了吹扬的可能.特别是大面积草原人工林,满山遍野的鱼鳞坑,倒成了沙尘暴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培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外国文学文化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文化自信也是此类课程的题中之义.基于比较文学理论,编者将"文化自信"的基因注入外国文学文化课程的"马工程"教材之中,这给课程思政奠定了基础.在具体的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要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利用现有的优势特色平台,最终达成课程思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