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 杜维明教授在他最近论文化中国的论文中认为所谓“文化中国”(Cultural China)可以看成是三个象徵世界(symbolic universe)在交互作用,这三个象徵世界分别是以华人为居民主体的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四地所构成的“第一实体”;以海外各地侨居的华人为“第二实体”;以及以学者、知识份子、自由作家、记者等观念中所构成的“第三实体”(杜维明,1990,1991)。杜先生所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 ,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等 ,都有华人聚居的“中国城” (Chinatown)。中国人来到这里的感觉 ,就好像回到中国一样。在这里 ,人们说的是汉语 ,吃的是中餐 ,店铺的门头上写的也是中文。四处望去 ,到处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有些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老华侨甚至可以不讲英文 ,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上 ,在全美各地都有华人的身影。一代又一代的华人用他们自己的智慧、才华、汗水和鲜血 ,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就使我对于美国华人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约在二百多年以前 ,就…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中餐馆在美国的起源,有这样一种说法:随着淘金热,大量的美国人涌到加州,在加州的华人发现,不光淘金可以发财,从事与淘金者生活有关的生意和服务,也可以致富。于是,就有一部分华人在淘金者的居住地从事服务业。来自中国的华人对种菜情有独钟,他们喜欢烹调好吃的食物,一些美国人也喜欢他们烹饪的食物。中餐馆的兴起,跟大量华人对传统中华饮食的需要分不开。除了淘金潮华人大量进入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兴建  相似文献   

4.
华人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分析华人企业家成功的原因和条件,可以发现,除了普遍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忠、诚、勤、和等优良传统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华人企业家善于利用华人关系网络,即牢固、稳定和广泛的家庭、亲戚和朋友关系的网络。华人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性主义的视角探寻多元文化主义的集体行动逻辑,强调个体理性选择在多元文化主义形成中的作用。文章以加拿大华人组织为例,分析华人族群是如何经由华人个体的理性选择使华人组织逐渐增强与加拿大政府的对话实力,让华人族群成为加拿大政府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中不可忽视的一元。加拿大政府基于政客们的理性选择在对待华人的政策上经历了排斥、强制同化、局部对话和良性互动等几个阶段。个体理性和集体行动的方向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当个体确定不参与集体行动也可以获得集体行动的收益时就会选择搭便车行为。当集体行动到达一个临界点时,理性个体往往不愿意为集体行动支付更多的成本。因此,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常常会与预期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海外各地的华人,据不完全的统计,约有5000万人分布在亚洲、美洲、非洲、欧洲、澳洲五大洲。华人既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又身处在海外商品经济的社会之中,客居在外,互助为先,也就自然形成了各种华人社团。根据林其锬先生的调查,最早的华人社团资料可追溯到,-./年,江西侨商欧阳云台等三江0 江西、江苏、浙江1 船主在日本长崎捐资建造兴福寺0 又称南京寺1 ,迄今已有/22 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些国家强迫华侨、华人入籍,我国政府也反对“双重国籍”的政策,但海外的华人社团,并不因此而没落,恰恰相反,二战后* 多年…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节是1984年创立的,自创立以来,连年庆祝,从不间断,而且庆祝规模一年胜过一年。去年是第十一届,由雪华堂(雪兰莪中华会堂)主办,开幕式于去年9月上旬在吉隆坡国家室内体育馆举行,并邀请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8.
在澳洲大陆上盛开着一朵中华文化的奇葩,她就是旅澳墨尔本华人创办的中文刊物《澳洲汉声杂志》。今年正迎来她的第10个生日。澳大利亚的华人社会在诲外华人社会中是小而年轻的:论规模,无法与美、加等国相提并论;论历史,她与东南亚诸国更相差甚远。华人旅澳虽有1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9.
去年初,我跟随厦门小白莲歌舞团访问新加坡,在那如诗如画如梦的岛国上度过了难忘的洋溢着浓郁乡情的19天。新加坡华人和华人社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加坡社团林立。其人口260多万,华人约占77%。华人中半数以上祖籍闽南,福建社团引人瞩目。福建社团首推福建会馆,成立于  相似文献   

10.
旅居泰国的华人、华侨的祖先,很久以前就生活在退罗湾畔这块富庶的土地上,在那里繁衍生息。他们与当地人同甘共苦,和睦相处,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他们使优秀的华夏文化与泰民族文化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或是科学技术上,旅泰华人、华侨都为泰国的国家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华人、华侨在泰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尤其在经济、金融方面,华人实业家、企业家、银行家难以尽数,从曼谷华人聚集的耀华力街只匆匆一过,便可见华人经济实力和中…  相似文献   

11.
1997年5月27日-6月3日,古巴华人举行了为期一月的纪念活动,庆祝华人抵古150周年。27日,古巴外贸部长卡布里萨斯,中国驻古大使刘培根和古中友协主席。古华裔将军邵黄出席了开幕式。庆祝活动期间,哈瓦那城桑哈街一带的“中国城”张灯结彩,人群熙来攘往。哈市华人在这里连续举行了中国烹汪赛,工艺品展览,武术表演,中华医药研讨会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6月3日,百余华人还乘船到15o年前首批华人登陆的港口,进行涉水模拟登陆,重演当年的情景,成为庆祝活动的高潮。19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为了适应古巴制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鑫 《世界文化》2010,(10):48-49
<正>格托(Ghetto)基本的内涵就是隔离区,是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少数族裔的聚居区,指的是城市中的一条街或一个街区,分出来作为强迫少数族裔居住的法定地区,有犹太格托、黑人格托等,华人在海外的聚居地一般被称为是唐人街。这些聚居区虽然有共性,都是相对主流文化而言的少数族裔居住地,但却又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对犹太格托而言,它与黑人格托、唐人街在本质属性上是不同的,在黑人格托和唐人街中,黑人和华人都具有自身的民族之根和文化归属,是从母体文化飞散到异质文化中的"文化飞地"。但是犹太格托却是犹太  相似文献   

13.
潘少红 《寻根》2012,(1):136-141
在海外,华人社团种类众多,以地缘为纽带成立的同乡社团就是其中之一,同乡社团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网络是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支柱。在泰国,华人同乡社团巳发展为华社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社会团体,也已成为泰国文化资源中不可多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淮茗 《寻根》2010,(4):42-47
作为一种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曲在华人社会文化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伴随着海外华人移民的步履,中国传统戏曲也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据相关文献记载,华人在国外演出中国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  相似文献   

15.
席越 《世界文化》2015,(1):49-53
因《南京大屠杀》而著名于世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2003年写过一部《在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揭露了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人的惨痛历史,在加拿大的华人,也同样有着这样一部血泪史。一个国家的历史有很多种书写方式。不少人都觉得加拿大的存在感太低了,除了印第安原住民和欧洲最早横跨大西洋的移民外就再无历史可言。但加拿大人自己知道,他们的历史可以用一条铁路来写,这条铁路铺出了加拿大。  相似文献   

16.
陈碧 《寻根》2009,(4):96-100
由本岛和63个岸外小岛组成的新加坡,总面积697.1平方公里,扼太平洋与印度洋之咽喉,是一个天然的良港,具有重要的交通和地理位置。1819年英国人弗莱士开埠新加坡,此后大批华人从中国南下,把家乡尊奉的神明和风俗习惯也一起带到岛上,大大小小的庙宇从此落户,见证和记录了这块土地上华人族群的奋斗历程。庙宇神社,是神圣的宗教场所,也是民间的活动中心,在某种程度上亦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重要象征。因此,华人庙宇无疑是新加坡人文沉淀的印记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晚清以来,西方关于中国的观察文本层出不穷。从卫三畏的《中国总论》、卢公明的《华人的社会生活》,到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西人的研究不仅包含着对异国的好奇,还有传教等复杂因素。在西方的有色目光下,中国形象难免遭受歪曲。而中国对此的回应,起初是沉默,后逐渐发声,出现了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等作品。随着更多华人自觉投身到向西方介绍中国社会的行列,对西人偏见的反驳之声从情感上的拨正,渐趋于理性的分析,《中国乡村与城镇生活》(Village and TownLife in China)一书,便是中国人首次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中  相似文献   

18.
利兹是一个和漠河纬度相当的英国中部城市,这两年“利兹联队”在英国“足总杯”的赫赫战绩,使得越米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了它,殊不知万里之遥的利兹人也在关心着中国。 利兹有较多的华人聚居区,它又毗邻曼彻斯特——全欧洲最大的华人聚居地,跨文化的交流可谓频繁。当然,文化的不同总是或多或少地给双方的日常交际带来一些麻烦;而华人们又眷恋着祖国及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他们深深的故国之情使得利兹人十分感动,利兹人也非常渴望多了解一些汉文化的深层内容。因此,除了向外国人介绍春节、教他们包饺子、谈些民俗掌故之外,在这些行为方式等较浅层的文化交流以外,如何更深入地介绍汉文化,成为一些华人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到利兹大学访问的语言家潘文国先生与定居利兹、任教于利兹大学的叶步青先生三年共事,一起探讨介绍汉语与汉文化的问题。他们的讨论吸引了  相似文献   

19.
从第一批华人抵达美洲大陆开始,他们就把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也带到了这个崭新的国度。华裔们从来没有停止用自己的笔端来表达对这个国度的思考,特别是华裔女性作家,她们的文学创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最早且最有代表性的第一代女作家是黄玉雪,她的《华女阿五》(1945年)在美国最先得到承认,她本人也受到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东南亚做巡回演讲。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汤婷婷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她的《女勇士》(1976年)和《中国佬》(1980年)都获得过国家图书评论界奖,后者还获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明悠久璀璨,中华文化博古含香。也许出于对早在18世纪便跨洋过海进入加拿大的历代华人移民为加拿大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的敬意,也许出于20世纪末期,加拿大华人数目在其国民总人数中仅次于英、法两大主流群体,跃居第三并且华语已成为加拿大英、法官方语言之外的第一大语言的群体需要,加拿大在钱币文化领域对中国文化存有一份特殊情缘。这是笔者仔细观察并综合诸多信息所产生的至深感触。迄今,加拿大共铸造了20余枚中国题材的金、银纪念币,主要通过专门销售点供包括居加华人在内的加拿大人和各国游人购买收藏之用。1998年起始,加拿大铸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