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康有为的体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军事体育、社会体育三个方面,其体育思想具有开放性、全民性、政治性。康有为的体育思想及其一系列实践,培养了民间尚武精神,促进了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其学术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从众多报刊资料中搜集整理出《康有为全集》之外的康有为佚文五则,并对函电作以简易考释,以供学者研究康有为生平、学术思想之用。一、致徐世昌电[1]北京国务卿徐菊人兄鉴:国危,民疗,俗坏。故人复相,深慰所望,理财息民,先在不扰。凡辛亥前历朝旧章,除牴触共和者,复之。勿忘教,勿弃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近代最早提倡新式音乐教育及改革的人物之一,康有为做出了一系列的近代音乐的改革理论和相关实践。这让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儒家传统乐教思想、中国文化形态、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学说等对康有为音乐改革变革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期领导并创办的报纸.向读者展示了康有为的办报思想和对中国报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康有为受到家族藏书传统影响,同时接受西学知识,以家族藏书为基础,办学需要为动力,积累大量藏书,其中包括大量西学书籍,成为广东藏书界“粤省四家”之一。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藏书被查抄,以及康有为个性不羁和晚年经济困窘,导致藏书管理不善、过世后家人因负债售卖藏书,最终导致康有为藏书散落广西、镇江等地。本文以相关史料和馆藏文献为基础,探寻康有为藏书的聚散过程,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康有为个人特质分析其藏书聚散原因,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体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晚清时期和民国初期反帝爱国主义运动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近代妇女的解放、妇女体育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的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版《康有为全集》的前言公正地宣称:“十九世纪末叶,康有为作为我国近代一位伟大的改革者、思想家和学者,曾经站在时代的前列,在政治、思想、学术领域内,进行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可贵探索。二十世纪开始以后,他逐渐成了时代的落伍者,然而他在许多方面仍然保持着很大影响。他一生的著述,对于研究他本人以及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学术发展演变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80年代完成《康有为学术著作选》16种系列选编工作的哲学史家楼宇烈教授,也进一步明确地指出:“从一定意义上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哲学和学术研究,是从康有  相似文献   

8.
维新派创办的《中外纪闻》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严重危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高潮。作为资产阶级代言人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提出了改良政治和大力发展民族资本的要求,于是在政治上形成了变法维新运动,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从1895年5月起,康有为、梁启超等便着手在北京筹备办报刊。同年8月  相似文献   

9.
试论晚清国学举要书目的编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国学举要书目的编撰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张之洞、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撰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国学举要书目,为中国近代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戊戍变法后又号更生,广东南海县人。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康有为虽然主要不是以一个报人而名垂青史的,但是,在中国近代报业史上却有重要地位,从1895年《万国公报》创办到1917年《不忍》杂志的复刊,康有为的报业活动长达23年之久。他一生亲自创办的报刊在7种以上,如著名的《时务报》、《知新报》、《清议报》等。康有为的报业活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不是作为某一家报刊的经理和主笔从事具体的办报工作,而是作为统帅者,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的领导和指挥活动。因此,康有…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1858-1927)是中国近代著名改革家、思想家和学者,出生于广东南海,后人因此尊称他为"康南海"或"南海先生".康有为所处的时代正是"西学东渐"的年代,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已极端腐败,西方资本主义正呈上升势头,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竞相开始对中国实施其殖民战略,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内忧外患.  相似文献   

12.
王宏伟 《兰台世界》2012,(18):79-80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他发起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重要尝试。康有为历来主张经济救国,他的国家工业化思想在其救国主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郑观应: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定新闻法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仁编《上海新闻史(一八五○——一九四 九)》认为,“在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提起‘报 律’的是康有为”;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 史》、黄瑚著《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也说, 1898年8月9日康有为上书《恭谢天恩条陈办报 事宜折》时附带了一个请定中国报律片,这“在 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如果仅仅从 字面来看,上述观点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康有为 的确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提出“报律”二字的 人。但如果我们把“报律”与“新闻法”等同视 之,会发现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订新闻法的 人不是康有为,而是郑观应。本文通过考察三个 版本的《盛世危言》:1894年的五卷本、1895年 的十四卷本和1900年的八卷本,认为郑观应在 五卷本《盛世危言》中便提出了新闻立法问题, 增修八卷本时又明确提出制订报律。因此,郑观 应提倡制订新闻法的时间至少比康有为早4年。  相似文献   

14.
张克威 《兰台世界》2013,(Z2):138-139
<正>康有为是晚清著名的维新派思想家、政治家。他第一个将宪政思想与变法实践相结合,从而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百日维新,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弄潮儿。那么康有为宪政思想的渊源何在?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给予分析阐述。一、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鸦片战争后,西方异质文化开始传入中国,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足、封闭的体系。一些思想敏锐的士大夫,很快认识到西方异质文化的优越性,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相似文献   

15.
<正>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康有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力图在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通过中西学的整合,来证明中国文化并不逊色于西方文化。以达到必有宋学义理之体,而讲西学政艺之用的文化模式。一、康有为简介康有为于咸丰八年出生于广东南海,一个世代学习理学的书香门第。在年幼时便开始读《大学》、《中庸》、《论语》等,接受封建正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和宪政制度的倡导者,对近代中国法制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康有为对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是以西方大陆法系为蓝本,取代我国诸法一体的中华法系,进而建设符合世界主流和时代要求的"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对中国近代目录学人物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多年来未被人们注意的许多近代目录学人物得到开创性的研究与介绍。但是对中国近代目录学有新的贡献,就其造诣而言远较梁启超和张之洞为深的康有为却研究甚少,令人遗憾。本文准备就康有为的书目实践活动作点介绍。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在《物质救国论》中提出了旨在富国养民的“物质救国”主张,其核心内容包括振兴工商实业经济、发展近代科学技术、强大国家军备防务等.《物质救国论》中富国养民思想彰显康有为炽热深沉的爱国情怀,博采众长的开放姿态,民为邦本的发展理念.康有为富国养民思想不仅使我们对这位历史人物认知更加具体化,而且对当今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历久弥新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博物馆学成为研究领域之前,康有为以其亲历西方博物馆的所见所闻,并结合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研究,在他的论著《意大利游记》中,卓有创见地提出了博物馆学方面的见解。他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论证了博物馆的职能,向读者展示了意大利发达的博物馆事业,并提出了发展中国博物馆的设想。这些见解有代表性地反映着中国早期资产阶级对博物馆事业的认识水平,也是康有为留给博物馆学界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0.
白一之 《兰台世界》2013,(13):120-121
<正>康有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教育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维新运动的主要引导人。康有为来自于一个书香趣味浓厚的家庭,其接受到的教育理念也是西方的人权主义,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康有为诞生了为女性谋权益的思想,极力为女子可以获得学习教育的权利而不断努力。康有为与梁启超进行维新进程中,办设了女学报之类的思想文学刊物,中国第一个女子学校就是他们创办的,在一定程度上给女性的教育之路开阔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