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以词明理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易感性。因此 ,教师要引导儿童抓住重点词语加以理解 ,能使儿童明白课文所说的道理。如教《狐假虎威》时 ,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一前一后”、“神气活现”进行理解 ,认识到狐狸是狡猾的 ;抓住“蒙住”、“半信半疑”、“受骗”进行理解 ,认识到老虎虽骄横但心眼斗不过狐狸。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狐假虎威是狐狸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一道理。二、以词识物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来认识事物 ,发展思维。如教学《初冬》抓住“白茫茫”来引导学生以蒸馒头冒出的…  相似文献   

2.
整体感知法。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学习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内涵,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如教《荔枝蜜》,先组织学生阅读全文,了解“我”对小蜜蜂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启发学生体会“我”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领会小蜜蜂是勤劳、勇敢、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的化身,从而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重点剖析法。对于有些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重点语段深入剖析,挖掘其思想内涵,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最后一次讲演》,全文洋溢着闻一多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革命者的卑劣无耻行…  相似文献   

3.
朱银菊 《小学生》2013,(9):76-76
最近我学习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有了几点认识。第一点,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对于整体感知我有以下几点理解。整体感知文章的提出,我觉得是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有些老师没有真正理解编者的选编意图,对于一篇文章片面理解,没有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文章的意义。如《落花生》一课,本篇课文是借物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看报的能力。教学中我采用“四读”进行阅读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尝试读,感知内容尝试读,指学生进行预习性、尝试性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课前可引导学生按“预习”提示,从课题入手尝试阅读课文。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根据课前“预习”提示,让学生读课文,思考:1.“倔强”是什么意思?课文写的是倔强的小红军的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2.哪些句子描写小红军的外貌?哪…  相似文献   

5.
看图学文《小站》(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一文,通过对山区一个普通小站的描写,赞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小见大,寓意深邃。教学时,可紧扣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一、紧扣“小”字,感知全文教学伊始,在学生预习初读自主解决字词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抓住车站“小”的特点,再次感知课文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图上画的是什么?给你的印象如何?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小站的主要特点,引出车站特点“小”。然后再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并…  相似文献   

6.
《风筝》是一篇由景及事、缘事抒情、深切感人的散文诗,意蕴丰富,“宜采用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深层含义,理解全文”,“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其二,《风筝》篇幅较短,艺术成熟典范,可通过探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看图学文《小站》介绍北方山坳中的一个小火车站,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和认真工作,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把握课文结构,抓住贯穿全文的“小”字层层剖析,理解课文内容。一、观察画面,直观感知“小”紧扣“小”字,引导学生理解画面内容。可提问启发:①画面上是怎样描绘小站的?从哪些地方看出站“小”?(一间红瓦灰墙的屋子,一排白色的木栅栏,三五个人影。)②画面上描绘的是哪里的一个小站?(这是北方山区铁路线上常见的一个小站。)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初读课文。要求分清课文…  相似文献   

8.
《夜莺的歌声》全文以歌声为线索,结构清楚,情节引人入胜。教学时,应紧扣歌声,引导学生读懂歌声,品味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一、找“歌声”,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每个段落都写到小夜莺的歌声。教学伊始,可启发学生思考:①从课题看,文章写什么?②为什么要写夜莺的歌声?③课文几次写夜莺的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唱“歌”的?④每次歌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二、议“歌声”,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可从本课段段有…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学习《养花》一课,可以采取抓住文眼,导渎全篇的方法,既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又提高阅读效果。一、联系课文内容剖析中心句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再从课文的结尾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说明养花乐趣的句子即中心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知道作者的这段话,既对全文内容作了总结,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对中心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议论,从而知道:喜—忧,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的确立《风筝》是一篇由景及事、缘事抒情、深切感人的散文诗,意蕴丰富,“宜采用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深层含义,理解全文”,“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阅读文章有“文眼”,审题立意有“题眼”,探究课文有“课眼”。原因是:紧扣“文眼”提挈全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文眼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眼提挈全文,从而领悟文章的中心。例如,指导学生预习《珍贵的教科书》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以“文眼”——“珍贵”为导向,认真阅读四段课文,初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题。预习中要求学生阅读第一段时,抓住盼书,暗示“珍贵”。引导学生感知:战争年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结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谈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循序渐进,教给学法  一年级学生认识水平较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清清楚楚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结合图画想一想小壁虎爬到哪里;再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如抓住“爬呀爬”,使学生体会小…  相似文献   

13.
《只有一个地球》(五年制第九册)是一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有关环保的说明文。教学本文可采用变序教学法 ,抓住重点段辐射全文 ,让学生在课中理解 ,读中感悟。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遵循学路 ,整体感知1 揭题后 ,让学生说说从“只有一个地球”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2 教师整理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解决问题。3 学生交流自学收获。4 学生再读全文 ,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二、变序教学 ,提纲辐射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找出段中语句填空 :因为(1)这个地…  相似文献   

14.
《草船借箭》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应紧扣一个“借”字,引导学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点出“借”字,揭示课题在揭题时,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根据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写哪些内容?哪个字是题目的中心词?全文主要突出哪个字?”通过审题,学生初步了解了“借”字的重要性。二、围绕“借”字,理清脉络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围绕“借”字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借”箭的原因是什么?②“借”箭的经过怎么样?③“借”箭的结果如何?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相似文献   

15.
要让低年级学生透过课文内容理解、学习好词佳句,教师要抓住关键词,利用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想象以达到目的。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意洋洋”与“伤心”两个关键词,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公鸡情绪变化的这两个关键词语,然后再请学生从读中找出文中写公  相似文献   

16.
如何确定课文教学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李茂林课文教学的“关键” ,是课文的文字表层意义与深层思想感情交融的枢纽点。它对课文的教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 ,如何确定课文教学的“关键”呢?对富于情感表达的课文 ,抓情感的聚焦点。情感聚焦的“关键” ,可能是字词 ,也可能是一句话或一段话。如《难忘的一课》中 ,反复出现三次的“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 ,就是全文思想感情的聚焦点。抓好这句话出现时的相关情境的教学 ,就抓住了理解全文的纲要对反映社会人事矛盾为主的课文 ,抓矛盾的聚焦点。如《草船借箭》中 ,诸葛亮与周瑜之间 ,交战的曹吴之间的矛盾 ,都聚焦到“借…  相似文献   

17.
用活用好课文插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燕 《江西教育》2002,(18):25-25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均编排了一定数量的插图,尤其是低年级,每册教材更是有100余幅生动、有趣的图画。用活用好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移图,区别词义当课文中有些词句比较难理解或乍看容易理解稍作深究又觉得含义颇深不易把握时,就可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使学生直接观察、感知到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区别出词义。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语有何意义上的区别?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和体会。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小蝌蚪的位置,并将课前画好的活动“小蝌蚪”放入图中…  相似文献   

18.
一、桃起照实,促使学生深入思索如《草船借箭》一文,讲读结束后,教师提出题目的“借”字,可否换成“骗”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短时间的迷惑之后,积极思维,通过辩论逐渐明白“骗”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诸葛亮,而“借”字本身还暗含有“还”的意思,从而体味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二、进行调控,引导学生揭示迷雾当正确意见处于明显劣势,教师既不能急于纠正错误,也不能任其发展下去的时候,可以借就错进行推论,得出明显的错误结果,使其错误意见不攻自破。如学习《在仙台》一课,围绕第一段的中心句,学生展开了争论。有的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19.
抓住重点词“引燃”:《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说邱少云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可以抓住“一动不动”做文章。当火烧到他身上的时候,他一动不动地忍着痛苦的煎熬,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可以借此展开想象。《捞铁牛》中有一句话:“人们正在议论纷纷。”可抓住“议论纷纷”一词设网:人们会议论些什么呢?这样促使学生去判断推理,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抓住课文言尽而意未尽处“引燃”:可以根据某些课文言尽而意未尽处设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的多种结局。如讲《两只小狮子》可设问:懒狮子听了小树和妈妈的话,最后有什么变化?讲《…  相似文献   

20.
《草船借箭》(五年制第八册第28课,六年制第十册第16课)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假借商议军事急于造箭来为难和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枝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可紧扣题眼“借”字,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