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7,(9):77-77
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质量负责,对学院各学科权威性负责,对合作外方负责,对吉林大学负责!中外合作强强办学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努力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的知名品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通过中外政府权威机构评估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通过吉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复核中外合作加美高校学士学位国家承认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从中我们可以明确:1.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构;2.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必须是合作办学,既不是合资办学,也不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单独办学;3.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对象是中国公民,而不是主要招收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学生;4.教育教学的地点主要在中国境内;5.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都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相似文献   

3.
钟凯 《华章》2011,(10)
对每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而言,既有不同合作模式的特点,又受不同办学模式的制约.本论文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解释当今纷繁复杂的中外合作办学现象,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4个三分之一"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一个量化指标,是新项目申报、项目执行与评估、项目延期与更换合作外方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及其人才培养的优势。长沙理工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联合,举办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土木工程专业中—美合作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基于该项目办学实践,分析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并介绍依托该项目反哺师资国际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以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吕梅桂 《教书育人》2012,(36):18-20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分别诞生于1985年和1986年。在《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于1995年颁布之前,全国就已经出现了72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近9倍,覆盖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了一个更快、更好、更稳的发展时期。截至2011年8月11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到1340个,其中机构157个,项目1183个,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状况。当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政策和法规也逐步完善,但尚未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导致在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具体来说,项目合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增加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入世兑现WTO教育承诺,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进入快速稳步发展阶段。实践表明,教学管理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起到关键作用。加强教学管理是完成合作双方既定目标,保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依据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法律,不断探索加强教学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适应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外合作办学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内蒙古高校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远不能满足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由于地域、观念等原因而导致的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少、申报成功率低、办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等问题,应该通过更新办学观念、慎选合作院校、改进教学管理、加强质量保障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外开放和教育国际化,各地中外合作办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合作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都得到了扩大和提升。文章总结了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选用以及教学组织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旨在提高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水准,推动合作办学项目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子一 《家教世界》2013,(8):245-247
本文浅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的内部评估以及运行机制,研究其教学质量内部受评主体及评估指标,对提高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项目教学质量、保障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项目本身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娟 《成才之路》2022,(12):127-129
随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逐渐增多,如何提高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快速融入到不同语境下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尤为重要.文章以厦门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为例,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学习内驱动力不足的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中方教师与外方教师的教研合作、加...  相似文献   

11.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保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然而在20年来的中外合作办学历程中,许多项目并没能真正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违背了合作的初衷。通过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调查研究,对目前影响我国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慎重选择合作伙伴,淡化赢利着眼长远,形成准确办学定位,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引进优质外籍师资,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目标的实现。结合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加合作办学项目,指出了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涂皓 《教育》2013,(26):19-22
乱象一:文凭不被社会认可今年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10周年,教育部在9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1979个,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超过150万人。据介绍,教育部正在采取措施清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升办学质量;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颁发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平台,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合格性评估,治理未能依法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研究生》2010,(3):F0002-F0002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管理,促进依法办学,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督促合作办学机构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增强我国教育机构吸收、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决定组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评估先在辽宁、天津、江苏、河南四省市试点,为做好评估工作,教育部于2010年3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试点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切身实践,围绕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特点,阐述了项目学生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规范化、特色化的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从中我们可以明确,(一)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福建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起步晚,规模小,尚处于办学的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合作对象虽然呈现多元化特点,但优质资源缺乏;缺乏战略眼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层次偏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结构偏科严重;颁发的学历学位的认证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福建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合理定位、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办学特色,逐步建立福建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信息平台,以名校为龙头辐射其他高校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英合作举办的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机构有20个,项目222个,分别占到中外合作办学同类机构和项目的26.3%和22.1%;由中英两国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的独立设置中英合作大学和非独立设置中英合作办学机构分别为2个和18个,占两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总数的20%和27.2%。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英国一跃成为与中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中英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本科层次为主。无论是中英合作办学的机构还是项目所开设的专业中,工学类的专业数量均占据首位。举办本科层次的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中以地方院校为主,占总量的近九成。举办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高校中,部委直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基本上各占一半。在经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后,中外合作办学将逐渐由过去以机构和项目数量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转变为更加注重机构和项目办学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阶段。未来中英两国在合作办学中应当顺应新时期教育开放工作的新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一是优化中英合作办学的战略布局;二是加强中英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三是建立中英合作办学的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地理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动力.分析中国高校地理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案例,重点总结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经验和地理学本科专业中英合作经验,诠释地理学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特色,研究认为中外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应重视(1)融合开展英语/法语语言教学与专业课程英语/法语教学;(2)对接英(...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来看,拓展中外合作办学资源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及时应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给地方普通高校带来的机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国内重点大学及海外教育市场的挑战,树立开放观念与机遇意识,抢抓教育国际合作机遇;重点规划合作办学项目;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自身中外合作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