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规范化管理 市场化运作 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在经历了孕育、崛起、稳步发展之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科技企业通过向社会转移、吸纳社会投资、建设大学科技园区等形式,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7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的“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座谈会”,在总结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新时期高校科技产业的地位、作用,高校科技产业面临的新机遇、挑战和对策。一、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  相似文献   

2.
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若干问题陈效贵王国成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是近几年高校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是高校科研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延伸,同时也是把社会、经济需求引入学校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但由于发展高校科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前进步伐,高校结合科研,相继办起了一批科技企业,成为我国科技产业大军中的有生力量。到1999年年底,高校有科技企业2137家。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正以矫健的步伐跨入新世纪。 一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中,高校科技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5年,是孕育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中恢复和发展起来的高校科技工作,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逐步积累了一批科研成果。在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校办工厂到产业发展总公司、集团公司;从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到以学校为核心的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种模式的学校科技产业茁壮成长,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标志。实践证明,高校科技产业在我国现实历史时期特定环境条件下应运而生,高校以自身的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第三功能,它对我国社会的示范作用,对国家产业结构的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对相关行业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以及在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高校以技术和智力为依托,对校内所拥有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推广、转化,实现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高校科技产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增强了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本文就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探讨。一、高校兴办科技产业的任务高校发展科技产业的首要任务是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和潜力,通过科技产业对学校所拥有的科技成果进行中间试验或二次开发,发挥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产业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1)高校科技产业正在走新的工业化道路;(2)高校科技产业具有新的产业结构;(3)高校科技产业具备新型工业化的特点;(4)高校科技产业具有新的工业化战略;(5)高校科技产业化正在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技产业,是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改革的产物,是“科技兴国”战略方针的具体实施。其实质是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高校科技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高等教育发展、教育科技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路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与突破党的十五大为高校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产业飞速发展 ,对国经济建设、学校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 ,高校科技产业产业人才的培养 ,知识型员工的形成已成为当前高校科技产业的一个重要作用部分  相似文献   

9.
加快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洪雄 《高教论坛》2002,(6):116-118
分析了当前高校科技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模式、方向、制度创新、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发展思路、对策与措施等方面,对如何加快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产业是社会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社会功能的拓展延伸。毋庸置疑 ,高校创办科技产业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高校科技力量雄厚 ,科技成果密集 ,学科门类齐全 ,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实验设备。然而 ,高校科技产业至今并未能获得大面积的丰收 ,原因是什么 ?出路在哪里 ?本文拟就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障碍作些粗浅的分析 ,并就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探讨。一、高校科技产业发展障碍分析1.科研与生产脱节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学技术从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到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有一个转化过程。如果科学知识、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 ,…  相似文献   

11.
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合作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的一个明确政策。在日本大学-产业合作的发展过程中,采取委托研究、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员、捐赠讲座、成立共同研究中心等形式。大学与产业的合作不仅仅包含了技术从大学向产业的转移,还要求在产业层面上展开重要的开发活动。日本大学-产业合作实践经验对我国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政策的角度看,应抓好三个环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大学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与大学的学科建设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一些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这种互动作用更加明显。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受到依托大学的学科水平、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优势学科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基础。大学科技园推动着大学学科方向、学科梯队、学科发展条件、人才培养等学科要素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Scholars and policy makers recognize that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the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a necessity for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work presents an econometric model which expresses the university capability for collaboration with industry as a function of size, location and research quality. The field of observation is made of the census of 2001–2003 scientific articles in the hard sciences, co-authored by universiti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located in Italy.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research quality of universities has an impact higher than geographic distance on the capability for collaborating with industry. The model proposed and the measures that descend from it are suited for use at various levels of administration, to assist in realizing the “third role” of universities: the contribution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public to private technology transfer.  相似文献   

14.
学科专业是高校基本元素,体现和决定院校办学水平。地方煤炭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既是办学重要内容也关乎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五个阶段,呈现出由单一到多元的清晰轨迹。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地方煤炭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经济变化的影响,日本政府对科学技术政策、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这些改革与产学研合作是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和国立大学法人化的实施.日本大学的产学合作呈现出了新的形势:向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即以大学为单位的、更加广泛的合作交流发展。包括产学研合作在内的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倾向是,逐渐偏离大学应该遵守的“学问自由、大学自治”的基本准则,趋向经济效益的追求。从文部科学省分离出来的国立大学因此就可能成为经济界、产业界的附庸,这正是所有倡导学问自由、追求大学自治的人士所担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Chinese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re in a process of transition into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Important aspects of this include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 needed in industry, improving students’ employment rates, and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ships are an important way to help students gain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deepen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hallenges of the existing internship process in an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in China and gi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internship quality. Qualitative data from 35 students and 12 administrators/faculty were collected at a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H University (HU), in central China, which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issues with the university’s model,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university, internship evaluation, student guidance, and internship quality.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7.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以行业为依托,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双一流”建设中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行业特色弱化、学科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等困境。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形成并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分类施策,立足于学校声誉的建立、行业引领力的树立、多元资源渠道的形成等方面,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是一所高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具体体现,反映着高校的办学传统和时代特征。河南理工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过程中,始终坚持面向煤炭行业办学,形成了以煤炭行业为主体,不断拓展服务面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高校,为推动理工科高校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必由之路。以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为例,做好合作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到位,促进形成长效合作的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是确保校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办学特色和优势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具有行业背景的大学,其特色凝练主要依托于行业,其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对行业的支撑,同时行业发展需求也会给大学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特色型大学应该坚持凝练特色,发展内涵,以高质量人才、高水平科技成果有力推动行业发展,同时寻求大学自身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