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幼儿园活动开始前,教师往往会组织幼儿进行“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可是时间一长,一成不变的动作让幼儿感到乏味。我在听一位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曾发生这样的现象,这位老师热情洋溢地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幼儿齐声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这时,突然冒出一声:“不想跟你这样  相似文献   

2.
快乐与不快乐是幼儿最常见的情绪体验。快乐使人健康,使人学会爱,许多美好的情感都与快乐相联。培养幼儿的快乐情感,是爱的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幼儿有吃、有穿、有玩、有学,但是否都快乐呢?事实并非如此,请看下列事实。场景一: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馨馨独自坐在旁边,默默地一言不发,老师问:“你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呢?”她说:“我没有朋友,我想我的方老师(以前幼儿园的老师)!”场景二: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进行着游戏活动。一个孩子说:“老师,小军来了。”老师推开门,发现了哭泣的小军,问:“小军怎么啦?”“我不想上幼儿园,小宇不和我做…  相似文献   

3.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4.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5.
该我上公开课了,我精心制作和准备了教具。因为是一次故事活动,活动前我已把这个故事背的滚瓜烂熟。活动开始了,教室里坐了许多老师但绪始头师,虽然不是第一次上这样的活动课,但我心里还是有几丝忐忑,镇定好情绪,活动开始了,导入活动主题后,我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刚讲了个开头,突然,曹石小朋友打断了我的讲述。“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我心一惊,始料不及。旁边的老师也惊奇地望着我们,我马上稳定情绪,亲切地问他:“你听过是吗?听谁讲给你听的?”“妈妈。”曹石无不自豪地说。“是吗?那你讲给小朋友听怎么样?”曹石有些犹豫,在我的亲切…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逃课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是一个好日子。天空很蓝,我的心情却很灰——昨天做砸了家庭小测卷子.老师看了一定很失望。突然.一个念头像一群奔腾的野马般冒了出来,我挡也挡不住——逃课!我的理智告诉我不能这么做,但是,另一个声音老是响起:“你既然不想面对老师,那就跟随你的心吧!”是啊,“跟随我的心”,乔布斯这句话给了我勇气,我飞一般地逃离了校门口。  相似文献   

7.
在常识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认识月季花。为了让幼儿了解月季花的颜色有大红、白、黄、粉红等多种,我特意搜集了一些盆栽的月季花以加深幼儿的印象。谁知在给月季花涂色的活动中,艳艳小朋友却把月季花全涂成了咖啡色,还问我:“老师,我的花漂亮吗?”我心里有点不高兴:“你见过这种颜色的月季花吗?还漂亮!”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8.
绿太阳     
这是一节认识太阳的综合教学课。在认识太阳的特点、形状、颜色之后,我便要求幼儿按照太阳的形状、颜色绘画。 小朋友们专心致志地拿起笔画起了太阳。画好的幼儿拿着画给我看:“老师,你看我画得好不好?”“不错。”我满意地在红太阳边上打了个“☆”。  相似文献   

9.
本专题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当教师布置这课的预习任务时,有学生突然问:“老师你有没有去过西域,去过丝绸之路?”我只好实话实说:“老师没去过,但很想去。”看到这个学生似乎很失望的样子,我有点于心不忍,于是试探着问“你想不想去呀?”这下他来劲了,“谁不想去呀?”他得到了全班学生的附和。  相似文献   

10.
“郭志忠,你和xx比,谁高谁 矮,!’’老师问个子较矮的那个幼儿。 “我高,xx矮。”老师吃了一惊。 “你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老师忙把郭志忠拉到自己跟前 “老师高,我矮。” ‘你再和x又比一比,谁高谁矮?” “我高.xx矮。”孩子还是 不改口 这是某幼儿园中班上计算课时 所出现的一幕。后来老师请别的小 朋友回答并纠正了郭志忠的错误判 断之后再问郭志忠,他还是一个劲 地说:.‘我高,x又矮。”看来, 这个孩子是在有意坚持错误,而且 似乎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我对 此发生了兴趣。 课后,我在活动室门口找到了 郭志忠。’你叫什么名字?”我拉 …  相似文献   

11.
说句实话,无论是在开设公开课,还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我最担心在组织幼儿集体活动时“卡壳”。活动前做方案是推敲了再推敲,可活动中依旧不断“卡壳”,为什么?想一想也难怪,集体活动中幼儿人多,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经验积累与兴趣爱好,面对同一个老师、同一套方案他们常常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当然也就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老师预设的活动方案的进程、方式、方向受阻,发生“卡壳”。对于一次具体的活动而言,“卡壳”是偶然的,对于一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而言,面对“卡壳”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应对“卡壳”呢?下…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在我园召开的一次家长会上,有几位家长尖锐地向我们指出:他们每次看到的活动似乎都很完美,幼儿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动手操作都十分顺当,老师得心应手,幼儿对答如流。可是,再细一想,还不老是那几个聪明的孩子在表演?这样的活动我们以后不想参与了。我们听后惭愧不已,事后,我园全体老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一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拽着我的衣角,扑闪着发亮的眼睛神秘地说:“老师说要举行绘画比赛了!”这事我早就知道,然而我意识到这对女儿很重要,因此故作惊讶地问:“是吗?你们老师说有你参加比赛吗?”这一问,女儿那双明亮的眼睛顿时暗淡了许多,可怜兮兮地说:“老师没说,可能没有我!”女儿的情况我了解,上小班畏惧绘画,每次作业都说我不会,迟迟完不成作业。到了中班,绘画的胆子大多了,可画面的颜色单调。教师和我多次指出,可女儿就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强词夺理为自己辩解。我有心想通过这次机会改变女儿,就试探着问:“你想参加比赛吗?”女儿想了想说:“我有点想,有点不想。”“为什么有点想呢?”女儿脱口而出:“我想得奖。”“那又为什么不想  相似文献   

14.
志敏: 你从绘画班上完课回来,就拿出一张白纸,兴致勃勃地要画画。“今天老师教你们画什么呢?”我在一旁问你。“画花呀。老师画得又快又好看。我现在也要试试。”你一边调着水墨颜色,一边说。看你这么有兴趣,我当然也很高兴了。你学习水墨绘画,已经有一个多月。最早画竹子,用的是浓浓淡淡的墨汁  相似文献   

15.
此题无解     
其实我不想去物理老师办公室的,但我绞尽脑汁,也还是没把那道“奥数”题做出来. 之前我请了数学老师帮我想这道难题.他都算到了1999的平方,最后却对我说:“你回去看下提示答案吧,自己再多想一想.”唉,数学老师都没指望了,我还能指望谁呢?突然想起新来的物理老师,据说很厉害,好多人下课都围着他问问题,似乎也有问数学题的.犹豫了许久,我还是决定去碰碰运气.  相似文献   

16.
点名按照惯例,点名时应该是老师报幼儿的名字,幼儿叫声“到”。但实际上,以往老师只是有时间才这样做的,如抽不出时间,老师便不声不响地进行。“规程”告诉我们,要把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之中。于是我就考虑如何利用这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呢?经过思索,我让每组的幼儿分别观察,自报自己小组缺席幼儿的姓名,以引起幼儿注意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培养幼儿关心同伴的品德。在幼儿报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胡怡 《幼儿教育》2003,(2):23-23
这学期我园使用了《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这套教材,我发现这套教材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能为幼儿参与和生成新的课程留下足够的空间。例如,在“惊奇一线”这个课程单元中,孩子们通过各种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线,从发现“线”无处不在且在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到抽象的“线条”概念的掌握,该课程单元满足了孩子们参与、求知和发展的需要,为孩子们生成新的经验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神奇传话筒”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学习知道可以用电话线和外婆联系,也可以走路去看外婆。活动结束后,我问:“你们为什么要去看外婆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我喜欢外婆!”莹莹说:“老师也喜欢我,因为她暑假到我家来看我。”活动室一下子热闹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也到我家来的,她也喜欢我。”“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呀?”我灵机一动说:“我记不清你们家怎么走了。怎么办呢?”莹莹小朋友说:“老师,我来画一张从幼儿园到我家的线路图,你就能找到我家了。”我进一步引导他们:“你们想不想请其他小朋友也到你们家做客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们大多喜欢得第一 ,并从竞赛中获得乐趣。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 ,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做事动作迅速、不磨蹭等良好行为习惯 ,常常引导幼儿互相竞赛 ,争当第一 ,这种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然而 ,在区角活动结束后的整理活动中 ,有好几次 ,我发现平时比较麻利的几个孩子在整理玩具时却磨磨蹭蹭。我鼓励他们得第一也无济于事。这是为什么呢 ?一次区角活动结束后 ,钟建文坐在积木旁一动不动 ,在那里愣神儿。我走过去说 :“钟建文 ,赶快收拾玩具 ,让老师看看你能不能得第一。”没想到他懒懒地说 :“我能得 ,但我不想得第一。”“…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墙饰就像“骨架”一样,能把围绕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下面我们以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为例,谈谈墙饰创设与利用。一、背景在大班幼儿即将毕业的前几周,最热门的话题是:“你要上哪个小学?”“你准备了哪些学习用品?”幼儿都兴奋地表现着对学校生活的向往。有幼儿对我说:“我的朋友有的在尹江岸小学读书,有的在海曙中心小学读书,有的在广济街小学读书……我都快记不住了。”“是呀!那么多学校,怎样才能记住呢?”孩子们讨论起来,并很快想出了对策:请老师帮助记录这些小学名称,幼儿在自己要去的小学名称旁写上名字…  相似文献   

20.
“老师,你累了吗?别忘了保持笑容,祝你精力充沛。”手机的短讯,将我的思绪带回那段回忆。大二暑假,我随着营队来到花莲的部落,期待实现当老师的梦想。班上只有八个人,第一天立刻让我见识到山上孩子的活泼。我无法让他们安静,只能一再大吼着:“安静一点行不行?”“你们到底想不想上课?”调皮的力安望着我,带头答:“老师,我们出去玩,我们不想上课。”这怎么可以?我千里迢迢来到如此偏远的部落,不正是来实践教学理想的吗?我语带威胁地说:“不可能!现在是上课时间,如果你不想上课,请你出去。”力安起身:“走就走!”接下来几天,孩子们在家人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