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识字教学:教材编写难题依旧,识字教学方法多样 在“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理念指导下,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涌现出来,但小学识字教材的编写一直是困扰其问的难题。由于对识字量的要求缺少学理的审议,直接导致了教材编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通过对2000年到2002年各地自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识字量的比较,我们发现,各教材间有较大的差距。那么在小学阶段,  相似文献   

2.
2000年以后的各种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识字量与90年代的教材相比,增长幅度过大,缺乏科学的实验研究。本文提供了笔者在实验研究中测试到的四组数据:入学儿童初始识字的数量,学生一二年级每个学期实际识字量,弱势群体学生的识字量及其分布情况,一二年级学生识字增长幅度调查。这些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低年级学生实际识字能力,对科学地安排低年级教材的识字量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各个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识字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各个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识字量分配也有很大的差异.比较识字量要求和识字量分配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搞好识字教学和识字量研究.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读拼音识字”共12课,是识字的起步,它从发展语言入手,借助图画和纯拼音句群,安排生字。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一边阅读拼音句群,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一边学习笔画简单的汉字及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阅读训练。这部分教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识字减少了教学量,放缓了速度。现行教材的“看图读拼音识字”有20课,识字量为99个,新编教材减少到12课,识字量只有66个。2.继承了现行教材的优点,采用多种形式识字,着眼于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如:教给汉语拼音,提高学生认读字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识字教材在识字量、汉字呈现方式、单元编排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文从字”和汉字教育课程的角度编制教材,为识字量的确定寻找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量的安排问题,有的教师反映低年级教材的识字量太大,教学中要达到目标有一定的困难.如一位教师谈道: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识字量测试,调查出农村小学生的识字量状况,并且与课程标准识字量要求及苏教版教材中的生字表进行比较。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小学生平均识字量在高年级已经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高标要求,而低年级却未达到。建议在识字教学与研究中,尝试改变识字要求;加强各年级识字教学;尝试进行识字量研究,推进识字教学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一、语文教学“三字经”策略之识字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对识字教学从质到量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识字量大大增加,识字时间有了提前,并且实行认字和写字分开,基于这一事实,我们设计学生识字时必须运用快乐相随的教学策略。1、“趣”中学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东兴  杜青 《河北教育》2005,(17):27-28
关于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量的安排问题,有的教师反映低年级教材的识字量太大,教学中要达到目标有一定的困难。如一位教师谈道: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在二年级的三、四册安排了归类识字,而且归类识字占了全册识字量的一半以上,从安排的数量和位置,不难看出归类识字在这两册教材中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在归类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凭借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方法,教规律,培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点。尤其是教材改编以后,识字量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呢?  相似文献   

12.
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抽样测试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告对某大学部分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抽样测试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章认为,识字量是反映一个人汉语水平的重要参考数据,应该成为教材编写、班级划分、教材选择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测试结果显示:中高级留学生综合识字量偏低;对汉字字音掌握较好,对字形掌握最差;对甲、乙两级汉字掌握不扎实;汉字化圈学生在识字量方面有明显优势,但高级阶段优势大幅度下降;华裔学生识字量远低于非华裔学生。作根据测试结果,对如何提高学生识字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课标中“低年级识字提速”的教学要求,既要引导学生在教材中生动地识字,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识字,把乏味的识字教学活动化、趣味化、生活化,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扩大识字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课标中"低年级识字提速"的教学要求,既要引导学生在教材中生动地识字,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识字,把乏味的识字教学活动化、趣味化、生活化,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扩大识字量.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一年级语文汉字重复与识字效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方式与识字成绩发现,在提出学习要求后,对学生所学之汉字继续给予适当重复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识字成绩。重复量达到6节的汉字识字效果较为理想。就重复节数对提高识字成绩的效果来说,2节和6节是两个转折点。据此,教师应认识到教材在汉字重复上的缺陷,在教学中自觉补充,运用合理的重复方式和重复量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课标中"低年级识字提速"的教学要求,既要引导学生在教材中生动地识字,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识字,强化学生的识字记忆,把乏味的识字教学活动化、趣味化、生活化,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扩大识字量。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三千个左右。头两年学一千七百个左右,第三年学八百左右,使小学识字任务在前三年基本完成。南昌师范附属小学二①班,在完成统编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本着从儿童实际出发的原则,分批补充识字教材和阅读教材,大大增加了识字量。他们在一年级学会常用汉字一千四百左右,到二年级结束时,识字量已达到两千三百左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量的要求是1600~1800个,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和以往的教材比,识字量大大增加。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提出:要通过培养和引导,使儿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怎  相似文献   

19.
何柳 《湖北教育》2003,(23):34-35
[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识字5》共四组有关冬天景象的词串识字,它集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及韵语识字和情境识字于一体。该课识字内容编排独特,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多重教育功能。这种词串识字的编排形式能给学生以较大的情境想象空间,加之组组字尾押韵,琅琅上口,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兴趣。但词串识字的识字量大,信息含量多,引导学生利用字理独立识字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0.
唐辉艳 《学周刊C版》2011,(12):180-180
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识字量在"暴增",每一课平均要认十几个生字,这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很困难。怎样让孩子快乐识字呢?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