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片断一]出示运动会场景图:运动员们正在操场上进行跑步、跳绳、跳远等比赛,服务小组的同学在做什么?生:正准备给运动员送饮料。师:这儿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生:这一箱饮料中拿走了1盒,还剩下9盒,外面还有4盒。所以,一共有13盒饮料。师:你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小朋友们先想一想。师:把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说给四人小组里的同伴听听。师:谁愿意把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生1:我是数出来的。师:怎么数的?生1:一个一个数的。先数里面的,再数外面的。生2:我不是这样数的。箱子里有9盒,不用数了。数外面的就行了:10、11、12、13。生3:我是两个…  相似文献   

2.
下面是两位教师对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76~78)一课的不同处理:我采了14个我也采了14个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14×2=(个)[案例一]师“: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生:14×2。师:14×2的结果是多少?怎样计算呢?生1:14 14=28。生2:1×2=2,4×2=8,合起来是28。师:这儿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应该说10×2=20,4×2=8,20 8=28。师: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14×282028师:观察竖式,8是怎么得到的?20呢?生:4乘2得8,10乘2得20。师:这个竖式还可以写得简单些(如下)。14×228……[案例二]师:他们一…  相似文献   

3.
一、第一次尝试教学1.实录:(1)出示例1蘑菇图,要求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学生看图说图意:一共有14只蘑菇,地上有9只,篮子里有5只。(2)根据教师提问列式师:一共有14只蘑菇,已经采了5只,求地上有几只?你能列式吗?生:14-5=9师:如果要你求已经采了几只呢?生:14-9=5(3)脱离图示,引导推算师:刚才我们从图中知道得数,如果没有图,我们应怎样想呢?先小组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4.
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画面:小猴子上树采摘桃子。师:同学们数一数树上一共有多少颗桃子?生1:5颗。师:小猴子会摘几颗?摘后还剩下几颗呢?(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用多媒体演示小猴子摘桃情境)生2:会摘1颗,还剩下4颗。生3:会摘5颗,没剩下一颗。(这时,屏幕上的桃树没剩一颗桃子了)师:现在桃树上一颗桃子也没有,用什么数字表示呢?生:用“0”表示。师: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揭示课题并板书)师拿出一颗空盘子问:盘子里有几颗乒乓球呢?生4:没有一个乒乓球。多媒体显示出一个空旷平静的湖面后,师问:湖面上有…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了连乘应用题新课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节能灯,每箱15个,每个卖12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师: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你想怎样卖?生1:我可以零卖。用单价×数量=总价,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节能灯?15×4=60(个),再算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2×60=720(元)。生2:我  相似文献   

6.
片断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葡萄干,装在了小碗里。你们想吃吗?那好,我们现在两个同学为一组,用牙签扎着吃,想吃几个就吃几个。(生高兴地吃起来,几分钟后)师:好,停。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吃葡萄干的过程,你有什么数学问题想问吗?(生纷纷举起手来,争着要发言)生1:我想知道我们两个人一共吃了几个葡萄干,怎样算?生2:把你吃的个数和他吃的个数加起来就行了。生1:可我光顾着吃,忘了吃几个了,怎么办?生3:要是忘了吃几个,是不是就不能算了呢?生2:其实知道碗里一共有几个葡萄干,减去现在碗里剩下的个数,也能算出两人一共吃了几个。生1:可是碗里一共…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64页~65页。片断一:情境感知,初识加法师:昨天,我们根据这幅主题图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现在,请你根据这幅主题图提一些求“谁和谁一共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生:苹果和梨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师:能列出算式吗?生:4+5=9。(师板书:4+5=9)师:算式中的“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生:5”代表有5个苹果,4”代表有4个梨。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松鼠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师:这个问题是用加法解决的吗?生:(齐)是。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荷叶上有几只青蛙?跳下水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青…  相似文献   

8.
师:在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加法问题? 生: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女生有多少人? 生:一共有多少人? 片段二:教学加法的结合律. 1.列式计算,得出等式. 师:我们来研究第三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生:可以先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是:(28+17)+23=68.  相似文献   

9.
案例描述:师提出问题:三(1)班有8人参加语文活动小组,有9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生:8+9=17(人)。师:同意吗?一定吗?生:(齐说同意、一定)课件出示下列信息(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买一些排球,平均分给2个年级,买多少个排球才不会有剩余呢?生1:买的个数可以是2、4、6、8、10……生2:买的个数只要能被2整除就行。师: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生:……师:如果把排球平均分给5个年级,买多少个排球才不会有剩余呢?生1:买的个数可以是5、10、15、20、25……生2:买的个数只要能被5整除就行。师: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生:……师:如果把排球平均分给3个年级,买多少个排球才不会有剩余呢?生1:买的个数可以是3、6、9、12、15……生2:买的个数只要能被3整除就行。师:同…  相似文献   

11.
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五年级几班的?生:五(1)班的。师:你们学校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生:有13个班。师:有13个班,那么为什么会选你们班来和黄老师一起上这节课? (生笑,听课者笑) [悟:教师抛出这样一个不需回答的问题,让学生感到非常自豪,使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更加融洽,有利于接下来进行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系统的、科学的、严谨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一厢情愿地为学生总结了许多条文,并将其作为经验不断地强加给学生.在这严谨、科学的背后,教师如此教学是不是"吃力不讨好"呢? 教学片断一:"求两个数差多少"的应用题 师出示情景图:一班植树13棵,二班植树9棵,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学生读题) 师:同学们会列式吗?自己试试看.(生列式为13-9=4,师板书)真棒!那么,式子中的13表示什么? 生:13表示一班植树13棵. 师:9又表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生:10根,4根,100根,15根,9根……师:现在老师很想知道这里究竟有几根,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生:数一下。师:谁愿意帮老师数一下?学生数小棒,数完汇报。二、引导探究,深入理解师:那你们面前的这一堆小棒有多少根呢?生:40根,80根,35根,100根……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究竟有多少根?生:想。师:在数之前,老师先提三个要求。1.要数得正确。2.数完以后要使人一目了然。3.数得要快。学生动手数小棒,教师巡视。学生数小棒的方法有:A.按颜色数;B.每人抓一把数;C.10根捆成一捆再数。师:已经有一…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例1:9+2 1.数学活动师:学校关心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买了好多皮球。一盒装满了是10个。现在盒子里面有多少个皮球?(9个)外面呢?(2个)。一共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15.
课改前案例师:(出示图片一)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说图意。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列式?生:9 2=11。师:(出示图片二)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说图意。师:要求还剩几个苹果该怎样列式?生:11-9=2。师:认真观察两幅图的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说明二者联系。师  相似文献   

16.
〔案例A〕1.课件出示准备题:一辆汽车51小时行驶9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师:你们会列式计算吗?根据什么列式?生:9÷15,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师:1小时里有几个51小时?生:5个15小时。师:〔师边讲解边画图(图略)〕所以9÷51其实就是求5个9千米是多少,9÷15=9×5=45千米。2.课件出示例题:一辆汽车52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师:你们会列式计算吗?生:18÷52。师:你们会算18÷52吗?生:可以先求1个51小时走多少千米,再算5个51小时走多少千米,用18÷2×5。师:根据18÷52=18÷2×5,你们有什么发现?生:18÷52可以写成18×25。〔案例B〕课…  相似文献   

17.
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中的哪两个运算定律 ?生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a×b =b×a(a×b)×c =a× (b×c)师 :在乘法中还有一个运算定律就是乘法分配律。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呢 ?这节课我们用身边发生过的事一起来探索发现。上学期我们班转来了陆亭亭等 4位同学 (指着坐在前排的 4位同学 ) ,我们就来计算一道和他们有关的题目。出示应用题 :每张单人课桌 70元 ,椅子 3 0元。上学期我们班转来 4位同学 ,学校里为他们每人配了一套课桌椅 ,一共要花多少元 ?学生解题 ,后指名回答。生 1:我是这样想的 :桌子 70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撷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一课的精彩教学片断,就名师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谈几点感悟。【精彩回放】课始,吴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小猴采桃图",并板书:猴弟弟采了4个桃子,猴哥哥采了7个桃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复习了求和的一步计算问题。师:为什么用加号算?生:因为是求猴哥哥和猴弟弟合起来摘的桃子是多少。师:是不是求"一共"就得用加?下面这道习题能用"加  相似文献   

19.
ABCDEFGH情况介绍一次,我去学校调研,听了这节随堂课。此课的教学内容取材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解决问题”中的“怎么多了2个人”。课下我与教师进行了沟通与交流,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教学片断及思考一、创设情境师:三年级三班参加数学活动小组的有10人,参加美术活动小组的有9人,参加上述活动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生1:一共有19个人。生2:当然一共有19个人喽。……师: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都错了。其实他们是17个人,并不是19个人。为什么不是19个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研究的是重叠问题,这是我事…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片断:师:谁能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生1:我国拥有世界遗产30处。生2:其中文化遗产占7/10,自然遗产占2/15,其他遗产占1/6。师:谁能提出数学问题?生3:我国文化遗产有多少?生4: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生5:我国的其他遗产有多少?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生4提的问题(师板书)。先自己思考看能找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