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入手,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区别:英语形重合,汉语重意合.并通过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了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张娜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30-131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从事英汉互译的人对英语中的形合与汉语中意合的特点是比较了解的。本将从翻译的角度分析英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希望能为正在学习翻译的语言开拓们起点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姜峰 《考试周刊》2011,(20):27-28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制意。由于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的思维模式依靠各种连接手段来承上启下,而汉民族注重体会和领悟,不看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因而语言简明,意义模糊。总体来说,英语注重形合,汉语强调意合。所以在英译汉时要采用意合法,而汉译英时要使用形合法。本文通过分析英译汉的实例,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形合和意合。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中最本质、重要的概念。英语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强调意义上紧密结合。也就是说,英语的句子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语法结构和连接词将单词和词组结合在一起,强调结构上正确,逻辑上严密,思维上严谨。而在汉语中,一个句子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义上有联系,但很少用关联词。总之,英汉两种语言的多样灵活性决定了英译汉时应灵活运用形合和意合的手法。  相似文献   

6.
形合和意合是篇章语言学和英汉对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来说英语重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而汉语重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及相对性,对于翻译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的语言表现形式,形意结合是两种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只是英语以形合见长,而汉语则以意合居多。本文将借助实际例子,就形合与意合的不同表现手段与特点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英汉对比中的形合与意合出发,在对形合与意合的对比分析中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式上和思维上的不同,给出了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指出英语的学习在关注语言形式的同时,也应该涉及文化和思维上的内容,并提出了对英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以形制意。文章具体分析了意合形合在英汉语言中的种种现象,并剖析了其内在成因。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英汉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异质特点,阐述了这种差异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先对形合和意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例证了英语中形合和汉语中意合的表现,并尝试性地探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形合与意合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意合、形合体现在词法、句法及词义层面上。英、汉语的显著区别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不同的层面,意合与形合有不同的表征手段。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英汉这一区别性特征尤为凸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衔接手段,意合、形合的表征,探讨英、汉语中意合、形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语言活动。中国学生在用英语翻译时,总是受到汉语表达方式的干扰。实际上这是由于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认识不清楚所致的。所以,在翻译教学中,应培养和加强学生对句法结构上形合与意合差异的意识。汉语以意合为主,隐性连贯,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显性连接,以形驭意。具体分析了意合形合在英汉语言中的种种表现,剖析了其内在成因,并且阐述了这种差异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莉红  盛文辉 《文教资料》2006,(27):165-166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最为重要的差异即形合与意合的对比。英语句子的构成部分大多是用连接词表示相互的逻辑关系,因此其句子构成是形合的。汉语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无连接词,因此是意合的。  相似文献   

14.
语篇的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明显的区别特征。英语注重显性连接,结构完整,以形制意;汉语则注重隐性连贯,讲究功能和意义,以意驭形。英汉互译时,要进行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意合和形合是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的两种连接手段,但由于两种语言性质不同,使用侧重点也不同。本文从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注重“话题”;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注重“主谓”;以及汉英两种句式的不同,说明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相似文献   

16.
朱发丽 《文教资料》2008,(32):57-58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对比语言学家普遍认同的特征.形意转换是英汉语义结构转换的原则,也是英汉互译的根本.本文从形合、意合角度讨论英汉互译时语义结构相互转换的处理方式;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归纳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最重要的差异之一,但大部分学生在汉译英过程中因对形合与意合的特点了解不深入,而造成译文不地道。该文将以《地球上的王家庄》译本为例,主要通过多个短句的处理、无主句的处理以及语序和词序的调整这三个方面,探讨英汉形合与意合差异对汉译英实践的影响,并研究汉译英过程中针对形合与意合差异而普遍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形合和意合是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I{I的两个概念,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提到,形合指“句中的词语的分旬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  相似文献   

19.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这一结论不能绝对化。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及以下层面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层面如篇章层面,英语也使用词汇手段等意合组织方式,汉语篇章中也采用重复和骈偶等形合手段。英汉语的研究尤其是其对比研究要强调辩证的方法,以期对英汉语中的形合与意合研究更加客观和科学。在翻译实践中,这一辩证关系有利于改进过去那种教条的英译汉(形合变为意合)和汉译英(意合变为形合)翻译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英汉互译中.英译汉时.会用到大量的意合句,而汉译英时,则会用到大量的形合句,这充分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彤合。对此的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造句上的区别。从而在英汉互译时不仅使意思贴切,而且句子结构也很吻合.真正做到翻译中的信、达、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