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师:同学们,上课了!蔡老师唱首歌给大家听听好吗? (师范唱歌曲《绿叶》,学生兴奋地鼓掌。) 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老师为同学们制作的MTV《绿叶》,比较一下它与老师刚才的演唱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上课了!蔡老师唱首歌给大家听听好吗?让我们通过歌声来认识一下。(师范唱歌曲《绿叶》,学生兴奋地鼓掌) 评:借班上课,面临着师生间的生疏,教师声情并茂地自弹自唱,使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轻松的课堂气氛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上课了,方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我们今天来玩个游戏——词语拼盘。”同学们听了又好奇、又兴奋,纷(fēn)纷拍起手来。  相似文献   

4.
一、为讲授新课牵一根"引线"打过上课铃后,由于刚刚结束上一节课的学习,加上课间休息,此时,学生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点往往不在与本节课相关的区域。这时,老师适当即景闲谈,就能使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使不应兴奋得到抑制,而相应兴奋被激活。一次,刚刚上完一节体育"游戏课",上课铃已响,学生们还在兴高采烈议论纷纷。我问:"刚做完游戏,对吧 ?"对。"我便指着操场上树荫下的斑斑驳驳问:"看一看,你们刚才做游戏的树下地面上是什么 ?"同学们马上被吸引了,齐声说:"树影呗。"错了,"我笑着纠正,"那是阳光 !"同学们面面相觑,我趁势…  相似文献   

5.
<正>上课了,方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我们今天来玩个游戏——词语拼盘。"同学们听了又好奇、又兴奋,纷(fen)纷拍起手来。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教学情境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相遇问题”这节课时,上课了,她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唱首歌,然后再上课,好不好?”在学生认可的同时,她叫起一位学生,让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唱歌。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哗哗”的掌声,气氛活跃起来了。等这位学生唱完歌后,这位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刚才用热烈的掌声鼓励这位同学唱歌,…  相似文献   

7.
“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因为老师要给我们上一堂魔术活动课。几十双眼睛都向教室的门口望着。  相似文献   

8.
上镜头     
在课间,我请学生帮我搬实物投影仪,准备在语课上放课中的图片,谁知班里的调皮大王A同学把镜头一拨,电视屏幕上立刻出现了讲台旁边几位同学的“光辉形象”,像放电影似的,同学们见了异常兴奋。我原本想制止学生的这一做法,怕影响下面的上课,可又一想,所有的同学现在已经完全陶醉于好奇和兴奋中了,不如顺水推舟,给学生一次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先酸后甜     
今天一上课,刘老师就说要请我们吃东西,同学们听了都很兴奋。可刘老师却故意设置悬念,让我们猜猜吃什么。同学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有饼干、有棒棒糖、还有巧克力……可刘老师都说不是,这可难倒了我们。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作文课实在让人兴奋,老师竟然要我们带上自己的宠物来上课。“同学们,请把自己的宠物带到操场上去活动活动!”老师语音刚落,同学们抱着自己的宠物,“呼啦啦”地来到操场上。  相似文献   

11.
张杰 《教育文汇》2005,(1):34-34
去邻校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课。与学生相互问好后,老师说:“同学们好好上课!”学生随即齐声说:“老师好好上课!”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相似文献   

12.
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的过程。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好地运用兴奋和抑制的规律,将有助于师生的教与学在四十五分钟内获得最佳的效果。本文想通过中学课堂教学中常见事例的比较,从而说明研究和运用兴奋与抑制规律对提高中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以静制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刚进行过有兴趣的活动,上课铃响后,学生走进教室往往一时安静不下来。在这  相似文献   

13.
今天下午,老师说:“下一节课我们开辩论会……”我们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教室里一片叫好声。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抑止住自己的兴奋,端端正正地坐在位置上。老师让我们先做准备,同学们有点耐不住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主持人刚宣布辩论会开始,大家就争先  相似文献   

14.
上课了,我在讲台上拉家常似的笑吟吟问学生:“同学们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可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今年多大了?”学生们莫名其妙,七嘴八舌地回答:“我妈今年三十九。”“我妈今年四十三。”……我微笑着点点头:“哦,同学们的妈妈大都在四十岁上下。”我边说边在黑板右边写下“妈妈:四十岁上下”几个字。接着,我又很平和地说:“大家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自己的妈妈了。现在,请同学们做口头作文练习———描绘妈妈肖像。”一听描绘自己的妈妈,同学们既兴奋又活泼,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讲开了。我一边有兴致地听,一边在黑板右边“妈妈”…  相似文献   

15.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的第一课。声音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至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一般没有留心去思考过。基于学生这样的实际,教者设想从学生非常熟悉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经历“倾听声音”、“制造声音”、“认识声音产生时物体的变化”等一系列研究声音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而得出“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的科学结论。一、倾听声音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什么了?(教师示意上课铃声)生:上课铃声。师:上课铃声在提醒我们干什么?生:该上课了。(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师:同学们,生活中除了…  相似文献   

16.
星期四上午,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快乐的英语课。上课铃响了,这位长着满头金发的外籍(wàij)í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很兴奋,热情地向老师问好,教室里热闹极了!  相似文献   

17.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我执教的《叶的形态》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当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时,教学才是活的,才有生命力,学生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当我走进教室和学生见面时,我没有让学生马上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而是对他们笑笑“:同学们,跟我走!”学生们很惊奇“:老师,不在教室上课吗?”我笑着告诉他们“:我们今天的课从美丽的校园开始,好吗?”同学们兴奋地回答“:好。“”平时上课你们是喜欢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一个人讲呢,还是喜欢你们自己讲?”学生答案各不相…  相似文献   

18.
危险的高空     
光明小学新建的校舍已经投入使用了,望着崭新的教学楼,同学们无比开心。"终于,不用在以前的旧平房上课了,下雨天还漏雨。""就是,就是。我们也可以坐在高处眺望远方啦,好兴奋!"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眼前漂亮的教学大楼。"但是,安全问题大家可一定不能疏忽呀!前些天,报纸上关于小学生坠楼事  相似文献   

19.
我已经上4年级了,回想往事,最难忘的一次课要属上微机课。那是2年级时,学校开设了微机课,我高兴得连午饭都不想吃,因为下午就有一节微机课。上课了,我和同学们兴奋地来到微机  相似文献   

20.
星期五的下午,妈妈来我们班和同学们共同举办科学讲座。第一节课下课后,我和几个同学飞快地跑到学校门口迎接妈妈。我们等了一会儿,妈妈就提着很多上课用的“教具”笑眯眯地来到了我们面前。我们高兴地领着妈妈来到教室,同学们热情地鼓掌,兴奋地喊着:“阿姨好!”妈妈微笑着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