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涛 《中国培训》2007,(6):24-2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15号文件”)后,截至2007年4月底,全国共有11个省份制定出台了15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按照文件出台的时间顺序分别是:江苏、甘肃、福建、河南、重庆、内蒙古、辽宁、贵州、云南、吉林、陕西。其中河北、山东、安徽、海南四省在15号文件下发之前就已制定出台了本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并且明确表示不再另发实施意见。因此,目前全国共有15个省份出台了高技能人才文件。为了让各地职业培训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掌握各地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自本期起本刊将陆续摘要刊登各地制定的15号文件实施意见中的政策亮点,以期促进高技能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是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指明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工作策略。可以说,15号文件的出台,从历史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确立了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15号文件的出台,将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大家都十分关心1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问题。各种各样的研讨会、论坛会和交流会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文件也不断问世。但值得注意的是,对高技能人才工作进行深度开发的力度还不够,重点工作环节抓得还不到位。本期所发表的几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国家在落实人才强国和强企战略时。特别强调技能人才培养.及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找精神见于2003年中发[2003]16号和2005年国发[2005]35号文件之中。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为落实上述两大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的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健康发展,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高技能人才工作由战略决策向战术决策迈出了重大一步,这一步将把我国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推向新的台阶,即突出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培训发展之路。《意见》的出台,在我国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在落实人才强国和强企战略时,特别强调并凸显了技能人才培养及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些精神可见于中发[2003]16号和国发[2005]35号文件之中。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为落实上述两大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健康发展,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轨。文件将高技能人才工作概括为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奖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8个方面。其中,技能培养又是关键点,即实现高质量、快节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技能人才工作重点,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同时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推出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成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人才强国战略的理念是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化、层次性和相对性;人人都可以成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任务是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怎样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主要靠教育(当然也包括…  相似文献   

6.
时代发展呼唤高素质的人才,而富有创新意识人才的培养要求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以下简称15号文件),完善培养、评价体系,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就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来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观、媒体观和教学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态度,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人们如何理解和阐释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决定了会采取怎样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知识观决定着媒体观与教学观;反之,教师如何使用与设计媒体,如何选择教学模式与策略,则集中体现了教师所秉持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家在落实人才强国和强企战略时,特别强调并凸显了技能人才培养,及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些精神见于2003年中发[2003]16号和2005年国发[2005]35号文件之中。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为落实上述两大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健康发展,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政出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就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就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文件出台前的决策规格之高,前所未有。这是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和推动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程中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对于人的影响也是深刻而久远的。成功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学生们能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平庸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学生们只能被动地学习,痛苦地学习。毛泽东同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呼吁,不要把学生当作敌人,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因此,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会读、善究、巧思、活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国家在落实人才强国和强企战略时,特别强调并凸显了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些精神见于2003年中发[2003]16号和2005年国发[2005]35号文件之中。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为落实上述两大文件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的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健康发展,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高技能人才工作由战略决策向战术决策迈出了重大一步,这一步将把我国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推向新的台阶,即突出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4.
焦江方 《神州学人》2003,(11):15-15,16-17
“生”于我国的特殊时期,起于教育界,起于留学回国人员,作为一项宏大的人才计划——已经走过15个春秋的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她不仅对我国教育界,而且对整个中国的人才培养和科研进程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和教育的视角梳理了学历、文凭以及职业资格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意义,提出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同作为社会人才评价和管理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需要加强和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应怀着一颗爱心和责任心去做班级工作。做好班级工作要对学生做到:关爱、理解、鼓励、欣赏。  相似文献   

17.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作风会逐渐演变成学校的校风。校长重视哪方面工作,全校也就逐渐重视哪方面工作。校长如果能够以身作则,管理严格,学校一定会纪律严明;校长乐于交际,教职工也一定会随之学会维持;甚至校长好喝酒,而教职工的酒量也会逐渐见长。所以有人说,校风就是校长的作风,看来也不过分。由此可见,在校长负责制的今天,校长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展现给大家的上面这一段令人振奋的话语,见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党和国家用“优秀代表”、“核心骨干”和“不可替代”词语来定位新时期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及其高技能队伍建设环境的优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党和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对教师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培训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者必须服务意识浓、教育理论深、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这是做好教师教育工作、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而要建设好这样一支师资队伍,必须依托学习型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努力把培训者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的团队。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培训者必须学会学习、实践、反思、协作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5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以前的班级工作中.一直是我一手包办,对学生采取硬性政策,让学生一味地服从老师,老师很累,但效果很不好,学生不理解。师生关系不和揩。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施行班级管理,要讲究科学和民主,老师应退到幕后,把舞台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