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弗拉基米尔·傲里奇·列宁一生的活动与最先进的、人民的共产主义的报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主要机关刊物旧"火星报"、"前进"、"无产者"、"新生活"、"真理报"担任编辑.他不仅是天才的编辑,而且是卓越的评论家.在自己的新闻活动中,他给世界报刊工作提出了新的原则性的东西,大大提高了无产阶级报刊的社会意义,他是新闻工作者为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盆服务的卓越的榜样.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列宁认为,经常在报刊上对有关社会、政治生活的最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一生和报刊结有不解之缘。他大学毕业后选择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担任《莱茵报》的撰稿人。从此,当记者,作编辑,办报纸成了他一生中唯一的正式职业。在近半个世纪的战斗岁月中,他创办、主编和参加编辑过的报刊有十几家,关心和指导过的工人报刊多达数十家,先后为很多国家近百家报刊撰过稿。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马克思是从参加报刊活动开始自己的革命政冶活动的。他始终把报刊作为从事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作为进行理论著述和思想宣传的重要工具,作为保持同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了解马克思的报刊活动便可寻觅到他一生革命政冶活动的轨迹,也可认识他一生理论创造和思想建树的成就,总之,报刊是洞见马克思战斗一生的一个理想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著名苏联作家、报刊政论家和新闻工作者高尔基,他的一生是和新闻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从1892年在《高加索日报》上发表处女作,同年到《萨马拉日报》当编辑起,长期为报刊撰稿,进行了大量的编辑采访活动,极尽全力浇灌新闻之花,对新闻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为布尔什维克报刊撰写的许多小说、特写、通讯、和政论杂文,永垂无产阶级新闻史册。在高尔基逝世50周年之际,回顾一下他一生的战斗历程,学习和研究他的新闻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会获得教益的。“终身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一个细木工匠家庭,当过童工,打过短工,只念过二年小学,靠自学成才。  相似文献   

4.
王满新 《编辑之友》2011,(5):121-123
提起张根水,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通俗文学大师,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大家。其实,他还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是一位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优秀报刊编辑工作者。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通讯员、记者、特约撰稿人、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在所有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于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极其重视和关怀党的新闻事业,指导它们的成长。他不仅为党的报刊、通讯社、电台撰写和修改了许多社论、评论和消息,而且对党的宣传策略和新闻工作,作了大量指示。它们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生动体现和应用,是无产阶级新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是中国新闻事业杰出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在他革命的一生中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指导革命运动的重要手段,亲自投身于新闻工作的实践,亲手创办报刊,为报刊、通讯社和电台撰写新闻、评论,并精心为其修改稿件。始终不渝地关怀和指导中国新闻事业的成长和发展。为之  相似文献   

7.
张恨水以通俗小说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知晓,事实上一生著有数百万字新闻评论作品的他,更是一名出色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从1918年开始记者生涯,到1948年秋辞去北平<新民报>的编辑职务,张恨水从事报业工作达30年之久.他干过记者、副刊编辑和主笔,任过副总编辑、总编辑、报社社长,在新闻界有"全能报人"之称.  相似文献   

8.
威廉·伍德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英文报刊《广州纪录报》的创办者和首任编辑,也是美国在华第一份报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的创办者.通过介绍威廉·伍德创办《广州纪录报》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的过程,论证了威廉·伍德是中国英文新闻报刊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的一生是同新闻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他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从未离开过新闻战线。他不仅以天才学说和伟大实践永垂史册,而且以同马克思编辑出版一系列社会主义报刊,以为100家以上报刊撰述逾千万字的政论和通讯,以闻名欧美报坛的“将军作作品”,建树了报刊活动大师的丰碑。恩格斯是才华横溢的记者,又是19世纪后半叶各国社会主义运动报刊、工人报刊和党的报刊的主要指导者。这些报刊赖有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正确指示,拨开迷雾,在复杂的阶级斗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主要是同稿件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同作者打交道。编辑与作者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一道工作,对加快书稿印发和提高书稿质量,是十分有益的。伟大导师列宁同志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列宁在从事革命活动中,创办过多种报刊,是一位出色的党的报刊的编辑和组织者。他在编辑工作中非  相似文献   

11.
张书信,笔名张戈,年过半百,在新闻这个行当中奔波了10多年,仍保持着小伙子的竞技状态。他是《中国地质矿产报》驻华北石油地质局记者,也是《华北石油地质报》的主要撰稿人,曾担任编辑,记者、总编,每年都为两报和省市报刊台采写大量稿件。他还擅长摄影、酷爱文学。加上平易近人,不摆架子,所以在年轻的通讯员当中,他既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好长辈,又似乎是同龄人,  相似文献   

12.
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编辑、记者和政治家。在新闻出版界建树甚多,享有盛誉,特别在编辑思想方面有精辟的见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为大目标服务是办报刊的宗旨 邹韬奋一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他主编过多种报刊。1926年,他担任《生活》周刊主编,该刊最初的编辑方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报刊编辑思想与艺术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1902.12.28-1988.5.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报刊编辑家.他一生创办、主编过<红黑>、<人间>、<新希望>、<诗与文>等多种报刊,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编辑经验.由于他的小说家之名太盛,故他在编辑领域的贡献长期不为人注意.其实,沈从文的编辑实践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在中国现代报刊史上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他20世纪30年代起,通过执编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为北方京派作家群体的组织者之一,并由此培养和推出一批青年作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他对报刊编辑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前的8月10日下午两点,肃穆的恩格斯的追悼会在伦敦滑铁庐车站候车室举行。他的灵柩安放在鲜花丛中,灵前两只佩有红色绸带的花圈显得格外注目,上面的署名是:《莱比锡人民报》编辑部、《汉堡回声报》编辑部。它们代表马克思主义党的报刊对自己的指导者和撰稿人表示敬意。一家刊物在悼念文章中指出:恩格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献给了工人运动的三个方面:科学、新闻学和鼓动工作”。的确,恩格斯是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记者和军事评论家。他从十八岁起,一生为一百五十多家报刊撰写过稿件,指导了众多的马克思主义党的报刊,与马克思共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事业。1891年,七十一岁高龄的恩格斯还以《新时代》记者的身份,参加了伦敦“五一”节的游行和集会。  相似文献   

15.
“做好一个人民的记者”———石西民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杜翔石西民同志是我党“宣传文化方面杰出组织者、著名报刊活动家”。作为石老的同乡晚辈,我从小就听说有关石老的事迹,但认真研究他的作品,却是在他逝世10年后的今天。展读他的新闻作品和晚年回忆录,我为那...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者都这样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就是传统报刊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即将报刊新闻评论手法运用到电视评论工作之中。在实际操作中,电视新闻评论主体与报刊新闻评论主体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报刊新闻评论主体多由专职或业余评论员、报刊编辑、独立撰稿人、热心读者等组成。创作的一般流程为:评论主体根据新闻记者采写的新  相似文献   

17.
编辑,实际上是报纸、刊物的组织者。一份报刊,尽管它有强的记者队伍,有严密组织的通讯网,如果没有编辑,是不成其为报刊的。编辑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报刊的质量。编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编辑在人们的心目中,即使在新闻界并没引起应有的重视。报刊的领导不重视(或者只是口头上重视,实际工作中不重视,表现形式多种,不赘述),编辑本人也不重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当记者,不愿做编辑。编辑工作的重要与编辑不受重视形  相似文献   

18.
新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高狄同志,前不久在一次会见中央驻吉林省十五个新闻单位和十一家地方报刊的记者时说:在报纸上开展批评,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的报纸批评,对领导者来说是“清醒剂”,是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他还表示,新组成的中共吉林省委领导班子,欢迎新闻单位批评省委工作中的缺点,我们将把报纸的批评看作是对省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前不久,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吉林省委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任的省委书记高狄、副书记王先进、王忠禹和五名省委常委,上任后就会见了记者。在和新闻界的同志们见面时,高狄同志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的一生,同报刊结下不解之缘。他边办报边总结经验,提出了重要的新闻学理,是我国研究新闻性质、特点和报刊编辑方针的第一人。他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的倡导者,而且是新闻学的实践者和启蒙者。晚年他以捍卫言论与新闻自由的具体行动,书写了新闻自由与民权的血肉联系、与法西斯暴政势不两立。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老报人,我知道,在我们创造新历史的伟大时代,在苏维埃国家里,办报是需要付出多少心血的."——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在1930年写给报刊的几句话.作为文学家的高尔基众所周知,可作为"老报人"的高尔基我们却知之不多.其实,他的新闻生活几乎与文学生活同时开始而终其一生.他在发表了第一批小说后即被推荐到一家日报任编辑、记者,此后就"终生为报纸工作",始终肩挑着文学与新闻两付担子,曾先后主办、指导和编辑了十几种报刊,教导、帮助、培养了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