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音准与节奏 音乐的演唱与演奏、音的准确与节奏的准确是必须具备的条件.音准与节奏,又可谓音乐的生命线.所以,音准与节奏的训练,是音乐教学最基础和最基本的训练.不仅各调的自然音准要唱准,各种变化音、增减音程、也要唱准.音准与节奏的训练,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体现这种训练的课程叫"基本乐课",或叫"视唱练耳".视唱,本来一个人只能唱一声部,当今,又有一种训练,除口唱一个声部外,左、右手和左、右足同时配合打不同的节奏,以掌握多层次的音乐思维.练耳除听写单声部旋律外,还要听写和弦与复调.加强音准与节奏训练,提高学生的视唱、听音能力和水平,才能为高深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某础.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本技能(如:唱歌、演奏乐器等)。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使其具备良好的音准感和节奏感,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进行音准、节奏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想就音准训练这一问题和音乐教育界的同行们一起进行探讨。一、进行音准训练必须从听觉入手要使学生把音唱准,必须让他们从听觉上树立正  相似文献   

3.
浅谈视唱练耳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视唱部分 一、音准 1.音准就是要准确地掌握各种音程关系,能够将一音到另一音准确地连接起来,对音准的要求每时每刻都应十分注意,要唱准音,首先去脑子必须对每个音应有一个音高概念,这样临时才能在你的大脑支配下唱准每一个音,要先想音高再去唱,脑子走在嘴的前面。  相似文献   

4.
稿源采珠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童声合唱训练时,首先要求儿童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儿童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进而引导儿童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音响。  相似文献   

5.
视唱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对乐曲的理解和处理等。视唱时既要注意节奏又要唱准音高,两者不可缺一,其中合理地分配视唱时的注意力就显得很重要了。在视唱时可先将乐曲的节奏与音高作以了解,若节奏难就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节奏上;若节奏容易音准难,就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音准上。在视唱中,注意力应该随着节奏、音准这两个要素的难度不同而随时转移。此外,还要把注意力适当地扩展,对于后面的节奏和音准也要适当注意,这不但是视唱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是视唱与注意力的一个技能流程。俗语“一目千行”虽有夸张,但与注意力适当扩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本人通过教授高二、高三年级的音乐课程,以及对几届音乐高考生进行辅导,感到作为音乐基础课程的视唱练耳,是发展学生音乐听觉、积累音乐语汇、提高音乐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对音乐高考生来说,视唱练耳作为必考项目之一,其成绩的高低是将自己的专业分数与其他主专业水平相当的学生拉开距离的绝好机会.为此,本人总结了几点教学体会与大家探讨.一,音准、基本节奏的训练要注重强化记忆;二,音与节奏的听写训练要注重合理的方法与技巧;三,旋律的听写与演唱要注重把握好音准与节奏;四,即兴模唱与模奏训练要注重提高强度.  相似文献   

7.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作为重要的音乐教学法之一,对于学生音乐基本能力的训练有其独到之处。“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让学生采用7种不同的手势来代表7个不同的唱名,在视觉空间上把音的高低关系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确立一种正确的音高观念,并在演唱时具有良好的音准。若学生能较好地利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阶学唱,将会对学生的音准尤其是合唱中的声部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王丽娟 《山东教育》2002,(33):59-59
一、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加强最基本的音乐开发,即初级节奏和初级的音调启蒙。初级节奏就是在速度可快可慢的情况下要保持稳定均匀的拍子,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就获得了最初级的节奏开发。初级的音调启蒙,就是在无音乐伴奏下唱准一个音,声调可高可低,当一个孩子在无音乐伴奏下唱出一首歌来,那么他就获得了初级的音调启蒙。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同时做好上述两个方面。他可能把拍子唱得很准,但往往调唱不准,也有可能调唱准了,而节奏把握不住。所以要让孩子不断地暴露在音乐面前,不断地得到发展,当一个孩子既能唱准了音调…  相似文献   

9.
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多年,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演唱时跟着钢琴可以唱准,离开钢琴就跑调,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声音缺乏美感,跑调现象更是严重。在多声部作品的演唱中,音准问题尤其严重。音准能力差导致演唱水平难以提高。影响音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从听力和多声部歌唱两方面来进行音准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听、仿、唱"和二声部歌唱训练,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真正地解决学生歌唱的音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视唱课作为中职幼师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生源大多无音乐学习基础,也未经过入学专业测试。传统的视唱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因此怎样上好中职幼师专业视唱课,使学生乐学、好学、学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音准训练、节奏训练、音乐表现力训练和课堂组织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音准训练1.找音准游戏教学法当学生能够准确唱出七个基本音  相似文献   

11.
1 节奏训练的意义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每个音符、节奏和每一个乐句、乐段都反映着音乐的时间性 ,只有准确地表达每个音符和节奏的时值 ,才能完美地表现音乐、节拍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它赋予音乐以活力 ,对塑造音乐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舒曼曾说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应该象重视曲调中的和声与音准一样重视节奏 ,学习音乐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熟悉各种各样的节奏及其特点 .2 中师、职教音乐班学生的特点有的地区中师或职业音幼班学生普遍没有经过正规的音乐训练 ,基础簿弱 .他们作为将来的小学或幼儿教师 ,应具…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刚入中学的学生,绝大部分只会跟着教师喊,还谈不上唱.对节奏、音准、表情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对作品的理解.经过节奏训练后,学生不仅能较准确地按节奏演唱,同时也在不同节奏的演唱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能比较有感情地唱一些歌曲.  相似文献   

13.
徐宁 《文教资料》2014,(26):50-51
视唱练耳是高校音乐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业的不同阶段、不同课程对视唱练耳作用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声乐从业者来说,视唱练耳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演唱水平的提高。为数不少的人将视唱练耳对声乐学习的作用仅仅归结于"保证音准",而忽视其在句法、呼吸、情感、审美观等方面对声乐的支撑,认为视唱练耳就是要唱准音、唱准节奏,低估视唱练耳课程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识谱教学是音乐的基础课目。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技能训练:即听音和视唱。听音训练主要在于音高与节奏的辨别和模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音高的概念是最重要的。音高的准确性与先天的听觉有关,但更重要的决定于后天的训练。只有经过严格的音准训练后,才能使学习者确立准确的音高、长短和强弱等概念,达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目的。音准问题不是一、二天就能解决的,“五音不全”有其一定的顽固性。要解决这个问题,训练的时间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当前音乐教育业的发展壮大,音乐教学已不再是满足简单的聆听与欣赏或演唱与表演,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乐感。所谓的乐感其实就是要学生通过不同的节奏、视唱、练耳形式的训练才能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音乐院系也获得了重要改进。在音乐教学环节,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节奏感,另一方面需要音乐的旋律感也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本篇文章在简单介绍了学好音乐的能力与视唱练耳的重要性的同时,又主要的探讨了不同形式节奏培养途径。单声部训练节奏技术主要是应用分解节奏训练、倒影节奏训练、变化节奏训练以及节拍节奏训练结合等训练方式。对于学生们的力度感的培养不仅要注意方向,又需要注意紧张度和走向。而这些旋律感的培养可以使用旋律填充训练法和旋律模唱训练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学越来越丰富多彩,听、唱、视、记、奏这几个方面始终是音乐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听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听觉训练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基本技能训练,音准、节奏是听觉训练的基点。准确的音高感和良好的节奏感必须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先入为主,熟能生巧,训练时可由易到难。教学方法上既要有科学性,也要有趣味性。二是把基本训练所获得的技能,放在歌唱、欣赏、演奏等实际音乐活动中,使之更清楚地认识各种音乐要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音程训练的核心即是"音准",熟练准确地唱准各种音程是提高音乐听觉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具有"音乐的耳朵"最重要的一环。设计应用音程构唱的"二式三法"进行训练,使学生具备准确的内心音准感进行"唱、听、辨"训练,脱离对钢琴的依赖,是解决音准问题的关键所在。音程"鱼咬尾"链式的接龙编唱,学生能够在"学中动、动中辨、动中创",体现"二式三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声是自然界最优美的、最自然的天籁之音.好的合唱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净化心灵,提升音乐品位.我个人对"合唱"的理解就是:合唱是由"合"与"唱"组合而成的."合"就是至少两个或两个人以上,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声部;"合"亦有"和"之意,它要求节奏、音准、音色、音量、速度、力度等各方面听起来很和谐."唱"就是演唱,不能够局限于生硬地将旋律唱出来,要有表演的成分,要有情感的抒发等.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就安排了合唱教学内容,到小学高年级,合唱歌曲占教材歌曲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合唱教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对二声部歌曲束手无策,教学中甚至省去第二声部,当成单声部歌曲教唱,无形中忽视了从小对学生进行合唱的基础训练,以致合唱教学一直是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薄弱环节.二声部视唱训练是进行合唱教学的基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对多声部  相似文献   

20.
声乐艺术是人声与音乐的美妙结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了良好的声音技巧,却不能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情感,令欣赏者听之乏味。反之,美好的声音与音乐有机结合,则有赏心悦目之感。由此可见,音乐是声乐艺术的灵魂,音乐基础的培养是发展声乐艺术的源泉。 一、关于音乐基础方面的问题 (一)注重音准、节奏、节拍的准确性 音乐的生命在于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线条就是音高和节奏。我们在演唱时,出现音不准的情况,有歌唱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不依据调式、调性而孤立唱某个音的因素。对此,我们要针对性地加强听力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