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创立浮夸至今,听到过最多的便是对浮夸社的名字表示的不满。“浮夸”此词在字典中的解释为虚浮,不切实际,夸大。在大多数人眼中为贬义词。浮夸对我而言却不是字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晓然 《新读写》2009,(9):56-56
很不愿意对一位孩子的写作,说一些什么“看法”之类的话。尤其是面对一位十四五岁,很像“神童”似的“小作家”的作品。我怕自己的一番胡言乱语,似“毒液”喷上去,把茁壮成长的“向日葵”弄蔫了,岂不是罪过?可《新读写》的编辑对我很信任,一定要我评几句。她相信我还是“靠谱”的。那我就说点“题外话”,上海人叫“撬撬边”。  相似文献   

3.
“活”是艺术的生命,语文课堂艺术也需要“活”。纵观当前一些语文课堂,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我想跟我们某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实”有余而“活”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多媒体资源运用越来越广,多媒体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教条化”“形式化”的东西;“浮夸”“浮躁”之风也初显课堂教学之中.怎样才能去掉一切形式的羁绊,还课堂的本来面目?怎样褪去“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炫彩,尽显课堂的本色-尊重学生主体、生命本体?  相似文献   

5.
惊喜     
“王雪娇,老师叫你去办公室一趟。”孙慧娟告诉我。我怀里像揣个小兔似的“怦怦”直跳。心想:老是找我有什么事?我忐忑不安地来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梁爽 《中学教学参考》2012,(33):115-116
情感目标是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体验、升华的全部追求。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可能在教学中时常感到困惑:理论上—情感目标如何表述才能恰到好处?实践中——如何关注情感目标的实现?不“浮夸”,不“虚幻”,真正将“情感目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表达出来,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会洗鱼     
一天,妈妈买了几条鱼。她开玩笑似的对我说:“杭杭,你今天能把鱼洗了吗?”我不服气地说:“洗就洗,有什么了不起?”我想起妈妈平时洗鱼的过程,就先拿来一个盆子把鱼放进去,然后再倒进半盆凉水。准备工作做好了,我就拿把小刀开始刮鱼鳞了。哎哟!鱼鳞怎么这么硬?我刮了好几下也没刮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给力劲语     
莹莹 《良师》2011,(5):59-59
1.光阴似面,日月如锅。 2.大哥你是别号“秋高”吗?我完全被你“气爽”了! 3.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倒有白掉的砖头。 4.闭上眼睛,我看到了我的前途。  相似文献   

9.
校务会结束后,我坐在办公室小憩。忽然,门被推开,一位老师走进来。“哦,是A老师,请坐!”我热情让座,迎面却射来连珠炮似的发问:“校长,你说我工作尽不尽力啊?我还算不算是一名优秀教师啊?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当优秀哪……”因为激动,她全然没有了平时的沉稳温和。串串发问让我蒙住了——  相似文献   

10.
怀念篱笆     
怀念篱笆是从读到“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这个句子开始的。 在现在这个水泥浇筑的世界里,我们已见不到篱笆的身影,每当我在心里试图勾勒出它的轮廓时,都不得不再到古书中去寻觅它的踪影。是“东篱把酒黄昏后”这般凄凉无助么?是“篱外黄花菊对谁”这般思念故人么?是“紫艳半开篱菊静”这般伤感人生么?  相似文献   

11.
HELLO!OK绷     
一头短发,及眉的刘海,滔滔不绝的口才,钧的形象大概就是这样吧。 “把我写得淑女点知道不?”她像老师似的“教育”我,还威逼利诱我:不可以在她脸上“动刀子”。其实,就是警告我别把她额头上“欣欣向荣”的青春痘暴露在太阳底下。  相似文献   

12.
徐静 《四川教育》2013,(2):88-89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花冠头上戴,锦袍真不赖。尾巴似扇子,展开人人爱。”谁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动物啊?  相似文献   

13.
麇鹿     
有一只麋鹿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它的角似鹿但它又不是鹿,头似马但它又不是马,身似驴但它又不是驴,蹄似牛但它又不是牛,所以大家都叫它“四不像”。这只麋鹿在森林里处处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它痛苦地想:“要是我完全长得像鹿,或者像马,或者像驴,或者像牛,那么这些动物都会把我看作是同类的,为什么老天偏偏把我长成了这副模样啊?”  相似文献   

14.
小朋友,大海是什么颜色的?海水为什么是苦的?更神奇的是,大海还会“发光”——它有时似星光万点,有时似乳光一片,有时又似绚丽多彩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怎么产生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揭开大海的神秘面纱吧!主持人:火龙果  相似文献   

15.
晨间广播操铃声响了,学生们来到操场上做操。奕奕(化名),一位中度智障且伴有语言缺陷的女孩,低着头,少了往日的活泼。其他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做操,她却一动也不动。 我连忙走上前:“不舒服?”她摇摇头。就在她摇头的瞬间,我发现她耳根后似有一道红红的“伤痕”一闪。这“伤痕”是谁的杰作?是同学间打闹留下的?问她,她又摇摇头,依旧一声不吭。急于知道事情真相的我再追问,她终于开口了:“爷爷打的。”  相似文献   

16.
晨间活动时,我发现刘馨嘟着小嘴在美工区认认真真地画着,画的是什么呢?一个又圆又大的东西,上面布满了奇形怪状的花纹,像西瓜,又像一个未知的星球。“馨馨画的什么东西呀?”我蹲在她面前问。“大西瓜呀。”“你这个西瓜能吃吗?”“能呀。”她歪着头自信地说:“你看,这是西瓜的开关,用手轻轻一拧,甜甜的西瓜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着喝。”“这是什么呢?”我指着一个似人非人的图像问,“这是奥特曼,他能发出光环,把偷瓜贼打跑……”刘馨讲得眉飞色舞。“呀,你这个西瓜真棒,还能当武器呢。”我故作惊讶地…  相似文献   

17.
画有中话     
《中学文科》2009,(4):I0001-I0001
颐和园 “我自己都忘了是哪棵树了,再去肯定找不到了。”李少白如是说。难道这真是他去桃花源拍的照片吗?这棵树其实就是颐和同里的一棵柳树,平实普通。树干的局部微屈,如穿着筒裙跳孔雀舞的傣族少女,垂下的枝条散漫而有规律,似长发又似手臂,配以雪景,美丽得令人窒息。我曾戏言:“李少白戴的不是眼镜,而是取景框。”  相似文献   

18.
《我与地坛(节选)》文后“练习三”是:下边是本文和有些当代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它们不符合一般的语言习惯。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评价?1.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史铁生《我与地坛》)2.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晴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  相似文献   

19.
恐龙抗疫记     
<正>·01·一天早上,绿叶森林的恐龙们吃过早餐,在乱石堆上玩。“咦,似鸟龙今天怎么没来?”“对啊,平常这时候他早就到了啊!”“是不是发现了好吃的,自己躲在哪儿偷吃呢!”“我觉得……他可能生病了。昨天晚上,我听他家有咳嗽声。”听了这话,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三角龙身上。三角龙住在鹰嘴崖下的一个洞穴里,和似鸟龙是邻居。“咳嗽只是小病,不应该出不了门啊。”  相似文献   

20.
《边城》中翠翠与傩送这对痴情儿女凄美温婉的爱情故事,世人皆赞,世人皆叹!而我则十分鄙弃他们这种似有似无、欲求不求的爱情。我认为,他们并没有把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放在最高地位,只不过当成水中月、镜中花罢了!历史上的伟人不是在高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吗?拿破仑不也呐喊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吗?梁山伯、祝英台不也为了爱情双双化作彩蝶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