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1页例7,做一做和练习十三1、2题。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4页例1,算算填填,练习十八第1~8题。教学目标:l.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1.复习6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6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用多媒体显示6的乘法口诀)在6的乘法口诀中,各句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把已显示出的六句口诀中的“六”改为红色。犤设想犦复习…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与同桌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7~18页.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23页例1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十四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计算乘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例1示意图的放大图,学生准备36根小棒。  相似文献   

6.
刘艳 《教学与管理》2003,(11):74-7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4页例1,算算填填,练习十八第1~8题. 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第72页例1,练习十七第2题和第4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61页的例7、做一做及相关的练习题。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②通过学习,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③能正确而比较熟练地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④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积累学习感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三册第25页—27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懂得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式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九张长方体彩图,幻灯片一张,动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7页中的例1,完成本页“做一做”中的题和《课堂练习》练习四中的第1至第3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3.通过揭示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受到辩证唯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一句口诀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口诀。2.能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应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乘法式题,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2页的例题、"想一想"、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背出7的乘法口诀,能应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法式题,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三册《8的乘法口诀》。二、教材分析 :本册中8的乘法口诀的呈现方式同前1-7的乘法口诀相同。新课前一组准备课 ,如下 :每次加8 ,把得数填在空格里。然后呈现用小正方体摆成的8个大正方体的图画教学8的乘法口诀。教授口诀前的准备题 ,虽然在新授口诀时很快捷方便 ,却只重视知识的结果 ,不重视知识获得过程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不符合新课程精神。我认为由1-7的乘法口诀做铺垫 ,学生类推8的乘法口诀 ,在这节课中已显得轻而易举。教学中 ,我大胆尝试 ,把准备题删去 ,把教学重点放在积的推算上 ,通过情景画…  相似文献   

14.
刘岩 《黑河教育》2014,(4):82-8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例1及练习十七相应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做乘法计算题。本节内容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的类比推理,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2页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应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3.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2.初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助加法计算的和编出7的乘法口诀;通过珠心算帮助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得数。2.使学生主动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具有自主、独立的探究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初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8耀49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教学过程】一、互动:背7、8、9的口诀师:同学们,还记得7、8、9的乘法口诀吗?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学生齐背7、8、9的乘法口诀。二、创设情境,巧妙复习铺垫(一)播放教材主题图。图1:我们组做了25面小旗,要挂成5行。图2:我们组做了24颗五星,要分给6个小组。图3:我们带来12个气球,每4个摆一行。其中的数字信息故意改动为已学过的2耀6的乘法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1—7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地、较熟练地计算表内除法。由于1-7的乘法口诀有28句,使学生理解在诸多口诀中,较快地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