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只用直尺(无刻度)作图问题,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创造性,它注重数学思维的考查.由于少了圆规的相助,直尺只能用来画直线、射线或线段,以及由它们组合成的图形.解答此类问题时,在动手操作探索作图思路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下面举例说明.一、作三角形的高例1已知AB是半圆的直径,图1中,点C在半圆外,图2中,点C在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网格作图,就是利用无刻度直尺,根据网格和所作图形的性质,通过寻找格点来完成的作图.本文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网格构图法解决有关无刻度的直尺作图问题.一、作三角形的中线作三角形的中线可以通过构造矩形或应用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来解决.例1 如图1,在由小正方形组成的8×8的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用无刻度的直尺作AB边上的中线CP.解析 如图1,取格点M,N,则得矩形ANBM;连结MN交AB于点P,  相似文献   

3.
<正>仅用直尺作图是指只能通过无刻度的直尺画直线来完成作图,它是尺规作图的拓展与延伸.仅用直尺作图通常有两种类型:网格背景作图和几何背景作图.本文主要探讨几何背景下仅用直尺作图.初中阶段几何背景通常有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正多边形等,涉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轴对称、中心对称等丰富的知识.因此,几何背景下仅用直尺作图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也能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适当渗透仅用直尺作图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们在各地中考试题中经常遇到在网格中利用无刻度的直尺(只能画线)作出特殊图形(如,角平分线、高线、等分点、旋转、轴对称等).这些问题可利用网格中的特殊点和线段,通过全等或相似来解决,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图形性质的逆向思维.这类题思维难度大,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较高要求.本文就各类网格无刻度的直尺作图问题作一探讨和分析,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有幸参与了南京市建邺区一模试卷的命制工作,其中解答题第22题作图题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1 试题呈现题目如图,已知点P为∠AOB内一点,利用直尺和圆规确定一条过点P的直线,分别交AO、BO于点E、F,使得OE=O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 命题过程2.1 初步方案在初中数学中,尺规作图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实践应用的学具很多,其中直尺(本文所指的直尺无刻度)是最简单、最普及的学具.运用信手拈来的学具--直尺可以做出最基本的图形,如:直线、角、角的平分线、平行线、垂线,找出线段的中点、找圆心等,其分折、作图的过程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题目:(1)如图1,已知A为直线BC外一点,试利用圆规和直尺(无刻度),作出经过A点且和AB垂直的直线,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如图2,已知射线AB,试利用圆规和直尺(无刻度),作出经过A点且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实例“用直尺和圆规作等长线段”部分指出:让学生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感觉,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意义;体会用直尺可以确定直线,用圆规的两脚可以确定线段的长短。教学中应如何落实这一课标要求,引导学生用无刻度的直尺(或不看直尺上的刻度)和圆规,作一条与给定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感受“尺”和“规”的相互作用,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本质,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呢?笔者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作图中考试题,也谱出新曲.性质作图,图形中隐藏的特征,是作图切入的关键;2018年无锡市中考作图题的位置从第24题的位置后移到第26题,能力要求大为提高,这个作图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例1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的坐标为(6,4).(1)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作一条直线AC,它与x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C,且  相似文献   

10.
例1 如图1,已知正五边形ABCDE,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准确作出它的一条对称轴.(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由于用无刻度的直尺只能画直线或连接线段,要想正确作出正五边形的对称轴,就必须充分利用图中所给正五边形的性质.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作为直线上的点,关键是找到另外一个点.通过分析正五边形轴对称性的特征,发现“它的任意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或任意两条非邻边延长线的交点都在对称轴上”,因此。本题对称轴的作法有两种:  相似文献   

11.
小明自从知道了仅用直尺和圆规也可以作出许多美丽的图形后,执意要拜几何博士欢欢为师学作图.这不,小明特地从商店购买了直尺和圆规,一大早就来到了欢欢家欢欢博士见小明言辞恳切,深受感动,决心倾其所学,教小明学会尺规作图.欢欢博士首先讲J尺规作图的概念,他说:“尺规作因旱指仅限于没有刻度的直尺(直尺上即使有刻度也不能利用)和圆规这两种工具的作图.虽然尺、现都是画图工具,但在进行‘尺规作图’时,对这两种工具的使用作了严格的限制.尺现中的直尺只能用来根据两点的位置作直线、射线、线段或作延长线,圆规也只是用于…  相似文献   

12.
周奕生 《初中生》2011,(15):48-51
尺规作图是几何作图的一项基本技能,解尺规作图题时,要明确直尺和圆规的功能.直尺用来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或过两点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 .进行实践应用的学具很多 ,其中直尺 (本文所指的直尺无刻度 )是最简单、最普及的学具 .运用信手拈来的学具———直尺可以做出最基本的图形 ,如 :直线、角、角的平分线、平行线、垂线 ,找出线段的中点、找圆心等 ,其分折、作图的过程对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兹举例如下 :1 找圆心例 1 如图 1,只用直尺确定已知圆的圆心 .图 1作法 :把直尺放在圆上 ,使上、下两边AB、CD与圆相交 ,交点为A、B、C、D ;连结AD、CB交点为P ;移动直尺 ,使直尺一边与AB…  相似文献   

14.
在很久以前,直尺和圆规一起携手研究出了五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于是,他们就带着这些基本作图到处去炫耀.一天,有人拿着一道几何作图题请教他们,这道题是:已知:线段a、c(如图).求作:RtfuABC,使/C=op,一直角边CB=a,斜边AB=C.圆规看完题后,对那人说:“几何作图的关键是确定图形的顶点位置,所以,作图时要把重点放在用直尺和我寻求有关的交点上.就拿这道题来说吧,作图的目标是作一个地凸ABC,首先作…  相似文献   

15.
在尺规作图中,直尺的作用是过两点作直线。因此,只用直尺作图是比较困难的.下面我们利用一个平面几何命题来解决一类只用直尺的作图问题却是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尺规作图,顾名思义,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它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尺规作图只准使用圆规和直尺有限次,历史上关于尺规作图的著名问题较多,例如,"三等分角"、"立方倍积"、"化圆为方"和"高斯与尺规作十七边形"等等.  相似文献   

17.
<正>尺规作图源于古希腊数学,主要指的是利用无刻度直尺、圆规等工具进行作图,直尺只能画线段、延长线、直线和线段,圆规只能画圆弧和圆.因为尺规作图和常规画图存在差异,整个作图过程不可度量.同学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规范用语,根据典型问题总结尺规作图学习规律,这样才能高效率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1 引言2019年天津市中考第18题作图题称得上是网格作图题中的酷题,它是对用无刻度直尺作图的又一次挑战,在文[1]中我们对于性质作图进行了研究,这里我们对这类在网格中有限制条件的性质作图进行剖析,给出思考过程,与老师们分享.2 题析案例1 如图1,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在格点上,B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ABC=50°,∠BAC=30°,经过点A、B的圆的圆心在边AC上.(1)线段AB的长等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5年第7-8期的《中考题解法再探》一文,对2014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第18题的解法做了一番深入研究,得到了两个新的解法,并分别进行拓展与应用.笔者研读后,发现原文在研究新解法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忘记了题目的作图工具,忽略了无刻度直尺的主要功能,将无刻度的直尺画图  相似文献   

20.
下面是2 0 0 3年山东省中考试题第一大题选择题的第7小题:上面每张方格纸上都画有一个圆,只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就能确定圆心位置的是(  ) .本题的标准答案为选项A .由图1可知,A中的圆关于网格中间位置的水平线对称,如图2 ,即AB是圆的直径.同时∠EDC与∠FCD均为直角,根据“90°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这一事实,连结CE或DF ,所得的线段与直径AB的交点O即为圆心.但实际上,本题的其他3个图均可只用直尺确定圆心.在说明这一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下下面两个基本作图:基本作图1 :已知:线段AB和与之平行的直线a ,仅用直尺作线段AB的中点.(图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