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媒介作为当代审美观念嬗变或转型的重要元素,正对传统审美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媒介信息物化后以审美方式进入大众感知范畴并通过议程设置机制引导审美观念;媒介的资本逻辑将艺术作为商品植入新的审美意义;媒介技术为审美想象和无止尽的审美体验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媒介在与受众审美需求博弈的过程中推进审美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金琬君 《东南传播》2014,(10):113-115
本文将受众的体验认知带入品牌传播领域,总结出五种可运用于品牌传播的体验类型,并构建出"体验式品牌传播"系统。在该系统的共通流程中,品牌先创造出接触点,通过感知体验、思维体验吸引受众注意;然后通过行为体验、情感体验、联想体验唤起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与思维联想。其较为理想的效果是导向受众对品牌的理解并改变态度,为进一步的行动提供意向。若无法成功导向理解,则进入另一分支流程,通过体验挑起受众的好奇心,激发受众主动了解品牌传播的内容,最终导向理解、改变态度。  相似文献   

3.
王星星 《青年记者》2016,(30):90-91
奥运会作为全球性体育盛会,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在如此知名的体育盛会影响下,各大品牌也借奥运关注度高的优势进行不同的创意营销,借此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媒介融合愈发强烈,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品牌借势奥运营销的广告创意也应时而变,不断满足受众的审美及情感需求.借势营销是指“利用某种契机或借助特殊事件、人为事件、历史事件、重大政治事件等具有影响力的,能够以此提高企业与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有利于企业发挥营销优势的事件进行造势及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方法”.①企业借助一个关注度较高的事件进行恰到好处的品牌植入,增强自身品牌与事件的关联度,不仅能使品牌获得较高的关注度,而且能将品牌的正面形象展现给受众.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国内关于受众与电视作品产制的关系、受众与电视文化的互动性等问题的研究是较薄弱的。本文引入传播学者Annette Hill①受众媒介经验研究的若干核心观点,着重介绍了情感投入(Emotional engagement)这一概念并辨析了与之相关的情动、情感以及情感劳动等概念。基于相关论点,本研究提出:具有社会共识的视觉文本,其实质在于通过包括演员在内的创作者真诚的情感劳动,满足受众视觉形象需求的同时,调动受众的情感、智慧、生活、经历等参与到文本的叙事体验中。UGC其核心是受众以情感劳动在参与文本的解构与意义再建构,但其间涉及的合法性问题仍模糊待解。"嵌入性时间"不仅是流行文化中视觉形象建构并消费的结果,也解释了用户画像时代网众经由时间投入所带来的视觉沉浸。  相似文献   

5.
胡奕颢 《传媒》2012,(10):76-77
微电影是数字网络时代的媒介新产物,具有微时代的传播特征。它以网络互动增强受众的媒介参与,并以短小精悍的叙事技巧与引发共鸣的情感诉求创造娱乐快感,体现了当前理性审美向感性审美的文化转向。该文尝试探讨微电影传播特征及其优势得以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陈岩 《新闻世界》2014,(7):219-220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地形象广告的制作、传播对旅游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旅游地形象广告为旅游地带来更多收益,让受众在众多旅游广告中受之不疲得到更好的审美体验,一些审美心理效应的运用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卡通主持人是电视与小朋友之间交流最直接的一个环节,卡通主持人的角色形象与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质量与形象,其本身就是节目的有机构成因素、但相对于一般电视节目而言,由于受众年龄、心理和认知能力等特殊原因,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形象更为复杂和严谨.本文从卡通主持人的卡通形象入手,探讨卡通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形象.  相似文献   

8.
向霞 《现代传播》2006,(4):162-164
“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传播产品”,与普通的商品相比有自己的特质,但它同时也与广义上的商品具有非常多的相似点。总的来说,一部电视剧的成功传播,与剧集本身的吸引度和编排策略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讲,“剧集本身质量”、“科学技巧编排”、“成功策划推广”,已形成“一剧热卖”的三项必备法宝。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成功策划推广”中,如何巧妙科学地运用“情感营销”策略来打动受众,从而增加电视剧受众的忠实度,提高频道、剧场的美誉度和品牌知名度。一、情感营销———电视受众心理“攻心战”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苹果IOS上最畅销游戏愤怒的小鸟如何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方面创造体验价值,使愤怒的小鸟成为千万玩家心中超级偶像的传播学解释。愤怒的小鸟由体验式营销团队设计出巧妙的主题与体验,它适时地借助3G手机平台迅速传播推广,实现了游戏设计者对客户的理解,满足了具有镜众特质的客户的感性与情境需求,也让愤怒的小鸟迅速成为超级卡通形象和流行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播音主持人作为连接媒介与受众的纽带与桥梁,其情感表达作用不断突显,直接影响媒介传播的质量与效果。播音主持人要擅长对情感的把握和表达,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语言技巧、声音形象等基本素质的同时,还应深入生活积累情感,顺应时代要求,准确地表达和调控,增强新闻播音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面对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现状及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飞速发展,军队宣传工作坚持以受众的可接受度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受众的认知、情感、需要、行为等心理因素,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初步打造了我军忠诚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正面形象,未来我军的形象传播要继续把握和运用有利于受众接受的心理要素,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对我军形象传播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在对“李、杨”爱情及其悲剧的描写以及对“李、杨”二人的评价与态度上,都因时代和诗人情感因素制约而不同.晚唐诗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情感体验、结合时代诗歌特色去塑造不同的帝妃形象,使这一题材越来越带有传奇性.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卡通形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以自身极具亲和力和人性化的特点,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作为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电视少儿频道,设立自己频道的卡通形象,让该形象深入到孩子中,被熟悉、认可和喜爱,是树立少儿频道品牌的最为有效的渠道,同时也是版权产业拓展和衍生产品开发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4.
陈戈 《新闻知识》2012,(12):33-35
根据媒介营销的三次售卖理论,广播要想抓住受众、广告主,就需要在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和自身的品牌推广方面做出努力,而媒介融合为这些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本文首先论述了广播产业媒介融合的必要性,接着从广播节目的创新、广播广告市场的开发和广播媒体自身的推广方面出发,运用实例阐述了广播应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与融合,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广播媒介营销。  相似文献   

15.
张恕 《东南传播》2010,(1):123-125
《中国路、大众心》是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视频品牌广告,广告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元素,表达了大众对中国文化的爱和理解。本文是对《中国路、大众心》电视广告的视觉表现和在受众心中产生联想的分析,通过视觉元素的文化内涵、情感意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的分析,大众品牌与受众认知图式、媒介框架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广告可以借鉴的创意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CIS作为企业经营战略不仅是形象的战略更是企业文化的战略.在大众传播媒介时代下,运用信息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与模式、受众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分析和符号视觉传达认知系统理论,把握CIS战略系统宣传推广的多渠道、多媒体、全方位策略,进行CIS战略系统推广将是中国CIS运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期刊品牌的整个系统工程建设中,始终贯穿着审美的因素.审美对于期刊品牌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最终形成了期刊的核心价值,成为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期刊品牌的建构离不开对受众审美情感、文化一心理结构、知识结构、理解结构等等的把握.本文从操作层面提出了把握受众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的方法,提出了建立期刊品牌符号体系,从三个层次将文本内容符号化,将其中的意义凸显出来.让受众的审美兴趣点流淌出来.以此指导文本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在强手如林的广播媒介竞争中,谁赢得公众,谁就赢得市场。这个人所共知的真理使媒介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公众形象的确立。广播电台一般是借助电波塑造形象,而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运用户外广播活动树立电台的视觉形象以赢得公众,已是促进广播媒介进入受众视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广播媒介户外活动日趋活跃,体现了广播人的公众意识和形象推广意识的增强。 然而,户外活动不能只停留于简单的目标诉求,它需要系统的形象推广策略,而运用CI战略理论策划广播户外活动,就是迅速提升电台公众形象的一个有效的途径。“CI”作为企业形象识别战…  相似文献   

19.
大众媒介有多种功能。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记忆功能更为凸显,呈现出多维性,但受众对媒介的记忆依赖更为严重。文章基于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巨大影响,探索其多维记忆功能,分析其历史记忆、时间记忆、知识记忆、符号记忆、情感记忆、实用记忆等主要方面,进而反思作为集体记忆的衰退与个体对媒介的依赖,以促进受众对媒介功能完整深入地认知与把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电视广告中的原创卡通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集中分析了其形象设计原则和参与形式。电视广告中的原创卡通形象应具有"悦目"、"独特"、"动感"的特点。使用卡通形象出演产品或作为"虚拟代言人",可达到促进销售目标达成、推动品牌资产的巩固的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