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冰雪体育的文化构建对我国冰雪运动、冰雪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运用比较法、文献法、逻辑推演法,基于中国冰雪运动文化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针对我国2022冬奥会综合影响下的冰雪体育构建的有利条件、宣传模式、提出发展路径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2022冬奥会将给我国冰雪体育冰雪运动文化构建带来重要发展契机,而冰雪体育文化构建也将进一步放大冬奥会的运动影响力,丰富国内休闲体育的种类.通过发挥媒介导向,在全国范围内引导冰雪运动文化发展;利用新媒介平台、自媒体、2022冬奥会的品牌优势,推动冰雪运动长效发展;基于消费市场,将冰雪体育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利用电商平台,降低群众参与冰雪的资本准入门槛基于网络影响等手段,推动民族冰雪文化生产,短期高速使我国冰雪体育文化得以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紧密围绕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产业,结合黑龙江省地域性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对开展冰雪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提高龙江冰雪文化的知名度,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冰雪产业。以创新思维应对各行业竞争,繁荣冰雪文化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历经10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了长白山冬景、吉林雾淞、滑雪戏雪、查干湖冬捕和温泉度假等五大特色品牌。吉林省的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与邻省的黑龙江和辽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吉林省在享有开发优势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目的,借建设冰雪体育特色小镇这一契机,探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提出因地制宜是冰雪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根本方法,市场需求是发展和建设冰雪体育特色小镇的重要前提,社会资本流动是冰雪体育特色小镇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建议将"文化旅游"融入冰雪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全过程,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创新特色,构建"双产业""三模式"的发展框架.最后给出冰雪体育特色小镇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则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外和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国家政策的支持、冬奥会申办成功的影响、冰雪市场释放的巨大潜力是我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但依然存在市场开发尚浅、产业链尚未形成,装备依赖进口、缺乏自主品牌,产业人才匮乏、缺乏专业管理,文化培育不足、群众普及率低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冰雪运动的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在整个筹备过程中,冰雪运动文化推广普及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释现阶段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其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立足河北省实际情况,分析该省冰雪运动文化推广普及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运用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观念要素、组织行为要素、物质要素3个方面构建“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渠道立体、受众广泛”的立体化推广普及模式,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冰雪运动文化推广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冰雪运动文化的特征与传承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冰雪运动文化经历了自然形成、游戏、竞技和产业四个发展阶段,冰雪运动文化具有显著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地域性、个体生命体悟与完善的人本性、消费社会与后现代文化相渗透的时代性等特征。当前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应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借助传播媒介提升推广力度,加强冰雪运动文化教育,发展冰雪文化创意产业。为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分析,指出目前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构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广泛的收集、有效的保存,但是没有实现系统的、专业的整理和挖掘.为了能够保护和利用吉林省地方特色资源,拟进一步按内容进行分类与整理,并结合当下吉林省地方文献资源的现状,打造吉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品牌.吉林地方特色文献品牌化建设将以特色文献为载体,以读者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学术研究为根本,致力于服务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吉林省特色文化,增强人民文化自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地区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通过对中国传统冰雪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梳理、现代冰雪运动在中国传播与普及的分析,就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东西方冰雪文化如何实现对话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研究认为,创造东西方体育文化融合的新篇章、构建现代性世界意义的冰雪文化、赋予世界冰雪文化新的内涵,为大众滑雪文化的兴起提供新的文化支撑以及提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实现缘起于不同环境中的东西方冰雪运动文化跨越时空文化对话的最终目的。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到世界不同形式冰雪文化的盛宴,才能让更多人亲身体验注重人性自然表达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感受和欣赏注重人性竞技潜能展示的冬奥冰雪竞技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项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各地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文化资源丰富的保定来说,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跃式发展,既要注重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又要注重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以期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通过图书馆的化功能与校园化的关系,探讨了图书馆的化功能在校园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型深入并且各种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时期,而文学在这过程中是作为边缘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失去了对于社会发言的能力和承担。"文学"话题的出场很显然是知识分子的某种焦虑情绪和状态的显现,并在这其中显示着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以及对于这种定位的自我实现和坚持的可能。同样"文学"话题以及文学理想主义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语境和社会心理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观念体系受到的冲击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原有的维护社会文化秩序的道德规范、伦理法则都失去了相应的社会整合功能,而新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法则又没有建立。这种中间状态在知识分子心理中反映在文学上就是"文学的沦落"。  相似文献   

14.
健身气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有内容和积极力量,但由于部分人缺乏对健身气功文化的正确认知而表现出一些文化自卑现象。文化认同是增强健身气功文化自信的现实任务,坚定健身气功文化自信需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其中健身气功文化制度性认同是产生文化自信的驱动力,健身气功文化实践性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决定力量,健身气功文化语言性认同是走向文化自信的表达媒介,三者内容的强化和结合,可促进健身气功文化体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和增强健身气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地区,大多是因为发展目标不稳定,发展路数不明朗造成的.为此,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地区必须努力探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规律,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以五路并进的方法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一个时代的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它们揭示了中国在文化自信问题上对待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理性态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只有坚定这些根基,把握内涵,才能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增强师生的文化底蕴,打造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切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标识。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种撞击中迎来了迅猛的发展阶段。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如何以更加坦然的态度应对外界变化对我国文化的不良影响甚至侵蚀是我们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话语影响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20.
就“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从五个方面给予了解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纲领性构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权利性构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回到文化的精神建设和精神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