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富校本课程,构建了"幸福星期三"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全员参与、自主选择"走班制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让学生成为选修课程"菜单"的制定者。学期初学生自主"点菜"选择选修课程,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40门选修课程同时开放,学生按自选课程走班上选修课,学习兴趣激情勃发,校园生活多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从2011年10月开始,我校一直在探索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路径。在探索的过程中,学校逐步明确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开设的目标:"构建职校、校企合作模式,打造精致的职业技能类课程,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今后的职业倾向和专业选择奠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进入自主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教育中,"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学习者可以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习者可同时选修同一门课程,既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又可以节省教学资源,有效解决基层电大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析"以课程为单元"教学组织模式下的开放教育学习,优化学习者的学习途径,探索一条适合基层电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了解英语教学发展动态,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芙历史发展及文学背景有所了解.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了解语言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为了使专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同本科阶段接轨.在高师兴起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但由于学生学习情况及学生现实语言基础的影响,时选修课程的开展提出的较大挑战.其模式也有待于探讨.文章旨在探讨专科阶段选修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现实性.揭示选修课程设1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研究性学习理念及操作方式原则,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中关于"加快选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基础上,探索二者的契合点。针对学校开展选修课程建设的现状,以及暴露出来的教师难以平衡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参与研究动力不足、依然僵化于知识呈现、课程成果缺少实际价值等问题,在研究性学习指导下为思想政治选修课程的开发利用探索出以下三种策略:一是调查问卷,以学生研究兴趣为依据,确定选修课开发方向;二是以学生研究成果、过程为依托,整理编撰选修课程教材资料;三是以实践、实验、模拟为载体,让选修课程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高中课程设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按照课程设计者的思路,语文必修的课程目标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以保证课程的"共同性"和"基础性"。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以扩大学生发展的选择空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选修课程教学设置上,由于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再加上学校和教师对于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水平不高,这就很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层次开展中,教师需要增强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重视程度,积极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语文选修课程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原电池"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化学基础理论,在必修和选修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选修阶段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必修阶段学习后有关原电池知识的相异构想,即"前瞻"。基于"前瞻",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递进,即"后顾"。  相似文献   

9.
茶营养与保健是一门跨专业的选修课程,针对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立体式"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立体化、教学资料立体化、考核方式多样化,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也就是说,选修课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必须把重点放在"选择性"与"个性化"上,逐步实现自主、个性的学习。同样,《外国小说欣赏》选修教材是基于学生自学而编制的,是对必修教材的补充、拓展和深化,让学生能够"得法于必修,得益于选修"。因此,选修课程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自学和探究活动,可以这么说:没有自主探究活动的选修课教学不能说是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当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分析,旨在大学体育两阶段式选项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构建"1+2+1"三阶段式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即一学期的基础课程,两学期的选修课程,一学期的拓展选修课程,这三类课程以分阶段学习的方式逐渐深入,文中对"1+2+1"三阶段式课程模式的课程构建、本课程优势做出了分析,指出本课程模式能较好的适应大学生的体育需求,突出实践,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本课程模式也为高校的体育课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在辅助必修课程的同时,还发展了学生学习才能,拓展了学生学习范围,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选修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因此其具有选择性、灵活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出现,不仅大大扩充了语文教学范围,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选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活跃,随之也就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将主要论述的是语文选修课程教学注意点,通过对选修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其教学形式、策略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课程计划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及课程计划须随着课程教学的推进而相应地进行调整的必要性,阐述交互式学习模式在课程教学,尤其是选修课程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本文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药理学基础》选修课程为例,展现交互式学习模式具体实践和评价方案的设计,探讨交互式学习模式对本课程计划制订和修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嘉欣 《文教资料》2011,(12):169-170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有选修和必修两个方面,一方面必修课程是基础,是选修课程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因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在教学中的相互渗透、衔接及深化是必要的。要以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为基础,理解和应用选修知识。以选修课程内容为切入点,深化和拓展必修课程内容,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浙江省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和"浙江省深化课改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试点学校",我校对选修课程的开发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我校的"版画"课程是浙江省首批高中选修"精品课程",并进入首批浙江省高中选修课程推荐名单与网络课程电子教材序列.为了开设"版画"选修课程,学校配置了全开尺寸的版画压印机、半开尺寸50层晾画架等设备,版画刀人手一套,各种版画耗材都由学校提供,学生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这为学生减轻了学习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具有明显的螺旋式上升、层级发展的特点,因此相对于基础性较强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专业性更强的选修课程难度更大,容易产生学习障碍。教学中,教师应分析障碍成因,探寻突破策略,采取适当措施,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增加了选修课程的设置,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而对语文课程进行的改革。改革后如何选择学习模块?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课堂实践,笔者认为选修课程的选择应从三个"有利于"着手,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品质、应对高考。本文对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选择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1.数学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在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中,选修课分为"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综合实践类".很明显,选修课的开设并不是针对高考,而是针对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与能力;选修课的开设并不是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不是纯理论性的东西,而是贴近生活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可惜的是数学选修课程选修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据笔者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大学的英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EGP(大学基础英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进行必要的改革。本文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基础课程(EGP)+高级选修课程(ESP+ELE)的分层教学,这是一种结合了专业英语教育和通识教育两方面优势的模式;同时允许分级考试中成绩突出的学生提前进入高级课程的学习,允许"4+8"和"8+4"两种培养模式并行,从而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A0):96-97
目前为培养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都开设通识选修课程。通识选修课要作为一门学生喜爱,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习方法和思辨能力的课程,面临很多挑战和难题。作者通过对长期开设的"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程进行研究,发现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改进方法并尝试推广到此类通识选修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