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场域创新下的数学活动是在创新的学习场域中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顺应儿童学习的"自由性"创新问题场域,顺应儿童学习的"不厌性"创新探究场域,顺应儿童学习的"觉悟性"创新关系场域,顺应儿童学习的"转化性"创新思维场域。  相似文献   

2.
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当前还面临着协同不够、壁垒众多等问题。根据场域理论,终身学习场域由权力场、学习者场、教育场、经济场等多元子场域构成。我国的终身学习场域,经历了从“众星捧月”的单极自主模式,到“珠联璧合”的多元合作模式,再到“群星璀璨”的生态协同模式的变迁。推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协同治理,需要理清复杂关系下的逻辑关系和制约因素,统筹协调,构建生态协同的场域关系构型;激活动力,优化资本转译的场域利益机制;交互耦合,推进教育资源的场域资本增值;监督评估,强化良性发展的场域结构规则;拓展平台,增益多元主体的场域协同空间。  相似文献   

3.
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习场域的构建需要突破认知主义范式.通过主动融入和场域更新等途径,培育和而不同、自主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以此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劳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具备沉浸性、具身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其价值观的培育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须依托于具体的实际场域或学习场域。学校运用场域学习理论构建“农业园—学校园—家庭园—社会园”“四位一体”的中学劳动育人体系,通过农业场馆的具身体验、学校场域的文化浸润、家庭场景的言传身教、社会场所的劳动实践,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融入生态文明观念,确立劳动情感,树立劳动精神,为中学劳动教育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打通个体生长路径,涵育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异化现象的突显,生命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而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它的四个场域,一是以个体心理和情感为基础的内部场域,二是以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场域,三是以课堂生活为主要阵地的实践场域,四是以学生自主性为前提的规约场域。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面向未来学习场域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并演变成由未来技术重构物理空间的"知识场"、现实情景融合虚拟空间的"意义场"和虚实结合融入泛在空间的"生活场"组成的庞大学习空间.三大场域兼具"物性""人性"和"活性"等特征,能充分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学校的特征和未来社会需求.从运作机制看,场域内部通过信息流的互通交流和能量交换发生着置换和进级,场域外部通过价值制导与资源介入提升其造血功能和组织活力,由此推动学习场域的发展和变迁,改变学习的存在样态及性质.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场域创新视角下建构数学活动是落实课标的校本化创造,是数学学习返璞归真的探索,更是学习共同体的重构。墟沟小学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基于学习场域创新建构数学活动,使数学活动真正落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文化场域表现为多样文化的共生共处,对人们在具体事务的决策与行动上具有很大的影响。生态民族学是一门以人、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对象的学科,以文化场域作为研究的实验室。文化场域给生态民族学提供了研究的经纬度和抓手。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自适应学习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赖先进的工具难以实现。文章运用场域理论,建构了以自适应学习平台为核心的显在场域和以主体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潜在场域相融合的智能自适应学习场域模型。其中,潜在场域包括学生自适应、教师自适应、管理者自适应和家长自适应等社会关系。通过运用资本、形塑惯习可提升学习场域进化的动力,减小阻力,为实现自适应学习提供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创新的场域     
创新的场域分别是指创新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创新场是由创新者、创新方法和创新果三个要素构成的。创新域主要由"自然域"和"社会域"两大部分组成,"社会域"又可以细分为经济域、政治域、文化域等。创新场和创新域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对立关系、统一关系和追随关系。存在于创新场域之间的对话、沟通、协作是塑造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学生生命场域"是指在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中介,以学生生命自由张扬与完满发展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学生生命场域作为教育场域的子场域,具有区别于其他场域、其他视角的特征,即社会性、相对客观性、角色多样性、主体间性以及对话性。同时,学生生命场域不仅是一种本体论的承诺,更是一种研究视角,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12.
大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拥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文化生态场域,大学历史演变的逻辑就是大学文化治理的变迁逻辑。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是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中"人"的要素,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是"物"的表现。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乃生产、传播文化资本之所,基于"师"、"生"的二元主体将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分化为"教学文化场域"、"学术文化场域"和"管理文化场域",彰显为平衡联系、互利共生、有机聚合,表现为整体谐动、互动共生和资本转化。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正是通过位置形塑更新不同群体的惯习,循环影响群体行为策略,推动实现权利资源再分配和结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布迪厄场域社会学理论,对我国大规模英语测试场域进行分析,有助于解决测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规范性不足、测试素养欠缺、考试作弊严重、测试种类繁多等。场域行动者包括主考者、被考者和第三方使用者等;场域运行动力是行动者利用场域资本进行再生产的动机;场域资本主要包括以三种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本,以及以文凭和证书为代表的符号资本;场域的惯习包括行动者的个体生活方式层面和集体的社会运行机制层面两个维度。英语测试场域的有序运行应采取四方面措施:一是研制测评质量标准,完善场域建构;二是强化惯习形塑,推动各行动者测试素养提升;三是提升场域运行动力,减少测试异化现象发生;四是优化资本配置,加速场域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必须重视大学文化生态建设,实现大学文化生态治理。文化不同于文明,它总是与生态相辅相成,大学文化生态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大学文化生态的演变常常会带来大学治理的变化,是历史与传承、创新与内生的统一。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大学形成了独特的虚拟空间场域,这既给大学文化生态带来了冲击,也为重构提供现实可能和新的治理路径。大学的精神网络是大学文化生态发展之魂,纵观两千多年来,大学发展变革的历史,大学精神都是大学的核心追求。在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逐步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内隐趋于外显,依据场域理论,借助虚拟的"信息网络",构建大学的"精神网络",形成"教学文化场域""学术文化场域"和"管理文化场域"的"三域两网"分析构型将是大学文化生态治理架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场域学习有利于个体与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2002-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场域学习文献进行高频词、共被引聚类和突现性分析。研究发现,场域学习领域主要包括理论探讨、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三大主题,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并行发展的特征。围绕学生发展的育人目标,场域学习领域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实践主题逐渐具体,研究对象日趋多元。地方批判教育学、地方和地方感是理论起源和早期研究的重点;土地教育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知识基础;场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本质是重要的研究前沿。对地方理论的持续讨论、跨学科和素养导向的课程开发、教学案例的实证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场域理论是布尔迪厄社会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布尔迪厄“场域”的视角看,20世纪我国比较教育话语场的自主形构过程包括比较教育话语场确立过程中特定话语规则的形成、话语流通机制与生产者再生产机制的产生以及话语场发展过程中场域内部行动者的互动策略与场域外部影响的渗透等。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基础,聚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场域中资本属性、主体互动、惯习培养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以中南大学“五场协同”创新实践为例,从课程场域、项目场域、平台场域、竞赛场域、交叉创新场域出发,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介绍了取得的实践成效,试图为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个分析和诠释的新视角,并为新时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为研究刑事证据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工具。对刑事证据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就是从关系的角度即群体的内在结构和内在关系来思考个体的特性,由此形成了刑事证据场域。"刑事证据场域"是由刑事证据及证明活动所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网络"场"以及刑事证明的环节、程序和规则所限定的"域",再加上相关主体的"惯习"这一主观的性情倾向系统构成,包括场域的主体、时间、空间、资本、程序和惯习六要素。  相似文献   

19.
以研究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场域条件下的学习适应的特征为目的,通过《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广东某高校的3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和家庭社区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大学生学习适应与所处的社会场域和社会关系有一定的关系,整合并优化各种社会场域因素,有利于学生学习适应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从场域视角出发,以新闻媒体对“李一事件”的报道为例,通过对该事件所呈现的新闻场域和宗教场域的关系分析,揭示出媒体的传播逻辑,即新闻场的商业化逻辑、宗教场的大众化逻辑、媒体借力构建新闻场的营销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