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拿大通过立法、绩效考核、会员资格、大学排名、专业认证与评估,以及学位质量保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评估和监控。面对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机遇和挑战,加拿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并努力构建"泛加拿大"的基本框架,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座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高等教育数量猛增的世纪,21世纪是高等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的世纪。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运用对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围绕提高质量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通过优化师资、增加经费、更新仪器设备、改善校园校舍等途径来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下滑的忧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其历史必然性。它需要人们从教育理念上、管理理念上、教学方法、管理方法以及人、财、物等方面,为这一过程的到来做好准备。如果人为地加速这一过程,则很可能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和隐患。高等教育大众化不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否则高等教育就无法发挥它对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决不是任意化。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有一个“底线”。  相似文献   

4.
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是质量与水平.为了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与水平问题,<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研究·质量与水平>课题组对40名高教学者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内涵与特征,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基本评价,高等教育强国的质量与水平的标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重点突破等主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仍是全社会关注的课题.以Q大学为例,阐述了Q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实践探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西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在方向性、公益性、公平与质量、终身教育上实现价值旨归是其发展的逻辑要义.基于其逻辑要义,切合于"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着眼于人民对不同层次、水平高等教育的需求,未来西部高等教育需要综合施策,主要从政策驱动、未来导向、制度创新等三个方面推动自身内涵式发展和整体能力的提升,以解决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积极性、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大众化继续推进、国际化向深度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全面提升的吁求.为此,需要通过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内涵,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做出及时的调整,构建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优先发展方向.吉尔吉斯斯坦政府通过出台和实施引领高等教育改革方向的政策法规,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资金短缺、质量下降、管理方法不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等问题.改革过程中,他们以多渠道筹资和增加国家拨款为一体来实现管理体系的民主化和透明化;通过以市场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来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以制定和实施新的高校认证标准来规范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方式,保障高等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芬兰高等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以工作绩效为基础的运行机制、政府放权以及国家预算的改革都强调控制与评估结果的需要.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FINHEEC)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芬兰高等教育的外部评估即由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FINHEEC)实施,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估维持并且进一步提高、改进高校的教育质量.芬兰成功的高等教育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怎样看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的层次性、多样性、时代性、地域性之后,又以两种新观念看待高等教育大众化,指出了三种质量偏见和误区,最后对正视教育质量下降和认清教育质量虚假下降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0.
比较视野下中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质量保障体系优于我国。中英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比较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政策法规、评估标准、评估主体、评估队伍专业性以及评估结果的不同,并从政治背景、传统文化和实践历史长短的角度分析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差异存在的原因,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