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辉柄 《收藏》2010,(5):22-28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明清时期以江西景德镇为全国烧瓷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景德镇出现了“官”窑“民”窑并存的大发展时期。“空白期”指明宣德以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1464年,以下简称三朝)的瓷器。由于没有发现其中任何一朝带官窑年款的瓷器存世,因而提出“空白期”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李永明 《收藏界》2012,(5):99-100
2012年是中美重新互开大门40周年,1972年尼克松成为第一位身在“大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这在中国已是路人皆知。而鲜为人知的是,曾经有一位美国青年,于113年前,远渡重洋到中国“打工”、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他后来成为美国第3届总统。更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位总统在中国时爱上了青花瓷,此后一生坚持收藏中国明清瓷器,并具有很高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金宝山 《收藏》2001,(3):27-29
上海淞南地区,有一家藏宝馆,主人周兴培取馆名“步云阁”。馆里有数百件明清瓷器和玉器、古玩、茶具,还有与之配套的上百种老红木摆件,瓷器中不乏官窑珍品,摆件中高档艺术品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4.
蔡炳杰 《收藏》2006,(8):94-95
一、“万寿无疆”瓷茶具(图1)。“文革”后期,朋友送我一套江西景德镇生产的“万寿无疆”瓷茶具,包括壶、碗、罐和大瓷盘共7件。大瓷盘的直径27厘米,高1.7厘米。全套瓷器为釉上纷彩,玫瑰红地色,手工绘制。  相似文献   

5.
包路文 《收藏》2013,(11):152-152
新中国瓷器以“7501毛瓷”为翘楚,2013年9月24日在申城举办的稻房新中国瓷器展暨《7501毛瓷》新书发布会带我们一览“7501毛瓷”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中国人,还出产自中原河南.在我去乡离家的前22年中.“中”在日常用词中的使用率绝对排列前5名。“中”在河南话有“好”“可以”“行”“能干”……的意思.估计您看出来了.基本上。“中”是一个好字眼儿,说出去谁都高兴.也难怪.国人在官场、在职场、包括在床上。都不太擅长、也磨不开面子直接说“不”。基本上.都比较擅长在背后说“不”,或者直接下刀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黄静 《收藏》2014,(12):62-71
澳门在明代是中国陶瓷外销的重要中转港。明初至中叶,朝廷实施“海禁”政策,中止民间对外贸易。欧洲的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率先到达中国沿海,利用台山上川岛和澳门转运大量瓷器.从事以陶瓷为主的商品贸易,获利丰厚。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即开始以澳门为中转基地,利用明政府准许广东市舶司开放对外贸易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乒乓球而言,“多特蒙德”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在这里,国乒出征过很多“战役”:冲顶、完败、光复;也品尝过很多“情绪”:惊喜、遗憾、酸楚;更被赋予过很多“意义”:首冠、丢冠、连冠……三顾城土,国乒在这里留下了岁月的荣辱,也印证着相依的祸福。  相似文献   

9.
楼刚 《收藏》2010,(4):41-43
这是一件清代外销青花瓷盘(图1),花瓣口外翻成板沿,深腹,圈足,施亮青釉,釉层坚致细腻,略带鸭蛋青色。瓷盘内外以青花绘画,板沿部分锦地开窗,间绘花卉和仕女,盘心绘仕女,为“昭君出塞”图,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双圈六字款,是典型的康熙晚期出口欧洲的瓷器,购于瑞典。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08,(6):163-163
青海贵南 索南项加 我对《收藏》杂志的总体评价是好的。指导性、实用性较强,信息量大。每当我的《收藏》杂志到来后,大部分同事都抢着看。虽然他们不细读文字内容,但广告和图片每期必看。我有时好长时间都得不到自己的期刊,可见他们也喜爱《收藏》。我建议贵刊以后应多针对普通的、业余的收藏爱好者。“说陶话瓷”中可多介绍民国至“文革”以前的瓷器,尤其是民用精品,因为这种,瓷器也许能碰得到,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一词是在近代由梁启超引进中国的。他在深入认识的过程中,不但对“民族”概念形成了系统的看法,同时厘清了“民族”与“种族”、“国家”、“国民”等概念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些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梁启超这方面的贡献对中国早期民族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  相似文献   

13.
崔罾新 《收藏》2006,(8):61-63
“文革”瓷中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文革”瓷壶。“文革”瓷壶在制作过程中坚持“政治挂帅”,从设计、用料、绘画及工艺制作上精益求精,留下了鲜明的“红、光、亮”时代烙印。 “文革”瓷壶广义上是指“文革”时期国内各瓷厂生产的瓷器,但从表现内容上来看,“文革”瓷壶主要指有“文革”画面、语录或文字的,具有典型的“文革”题材特征的日用壶具。目前能搜集到的各类“文革”瓷壶中,以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山东淄博、陕西庄里、福建德化、内蒙古包头、山西太原、浙江萧山等瓷厂生产的居多,也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亚洲 《网球》2010,(12):59-59
Dementieva最早在大陆被译成了“戴门蒂耶娃”,可能是为了迎合中国人读简称的嗜好,觉得“戴娃”不如“德娃”顺嘴。一字之差,就将Dementieva打入了“德”宇辈儿——这是一个草根辈分,比如德纲,德亮。恐怕她这辈子也“戴”不上大满贯的桂冠了。  相似文献   

15.
杨志英 《精武》2004,(7):26-27
当前,太极拳不仅在中国发展迅速,还风靡世界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然而,多数研习者对太极拳的称谓不一,甚是迷惑。某“式”、某“氏”,众说纷纭,究竟哪一个最贴切呢?让我们沿着太极拳发展历史这一脉络去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高尔夫球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中国高尔夫消费群体的人数也在不断激增。自高尔夫运动诞生起,它就与“绿色”、“氧气”、“阳光”、“友谊”等象征健康、美好的词汇划上了等号——这也是无数球友为之着迷的真正原因。然而,虽为一项健康、高尚的运动,但不代表高尔夫运动具有绝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新体育》2004,(8):35-35
2004年是中国的“选美年”,旅游小姐、健康小姐、中华小姐本土大赛风起云涌,环球小姐、世界小姐国际大赛抢滩中国,各种级别的小姐大赛、美女评选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眼前。面对方兴未艾的选美大潮,“美女效应”已逐渐渗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王信堂 《收藏》2006,(8):72-74
当今,“文革”遗物收藏热潮高涨。例如在2006年3月的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几件“文革瓷”均以高出估价成交,其中一件高16.5厘米的瓷塑“智取威虎山”以1650元成交,为估价的2倍我,在3月份举办的中国嘉德2006年拍卖会上,高45.5厘米,估价8000元的“文革”瓷瓶“毛主席与我们一起”以1.2万元成交,可见“文革”藏品的“黑马”效应正在显现。  相似文献   

19.
《桥牌》2012,(11):6-9
继续“请进来”大胆 "走出去"中国轿牌精英赛坚持国际化在中外人士对中国桥牌精英赛走国际化道路的方式一致说好的同时,中国桥牌精英赛理事会理事长、中国桥牌协会特邀副主席林荣强也向记者透露,明年精英赛仍将坚持“国际化”,保留目前这种“请进来”方式的同时,也将大胆地“走出去”,将两者结合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优秀男牌手在国内外都经受更加严峻的锻炼和考验,从而尽快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自1992年起,新中国邮票铭记有了重大变动,原来的“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并增印了“中国”一词的英文:“CHINA”。 英语CHINA一词,字头大写,意为中国;字头小写,则为瓷器。那么,CHINA最原始的译文是什么呢?有人从瓷器联想到瓷都景德镇,又从景德镇联想到其古老的名字——昌南镇。如徐智勇先生《“CHINA”(中国)一词的由来》(《天津集邮》1994年第3期)就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