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石爽 《成才之路》2009,(33):65-65
心理教育既是对“人”的全面培育,又是“熏陶”的教育,更是关注学生“灵魂”的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利用好教材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刘品品 《陕西教育》2005,(12):18-19
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研究指出,95%以上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而“学习困难生”则是由于在长期失败中产生的。我们常常发现,有时明明是经过自身努力取得了成功,而他们却不能体验成功,把获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偶然的、外部的因素,否认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一、以人为本,转变视角,让学生渴望成功教师的期望来源于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师要相信“学习困难生”是有潜能是可以发展的。如果教师总是认为学生笨,教不会,带着这种消极的态度去从事教育,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类学生好不了”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使整个教育一开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如何创造条件,把学生从这种被动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变“教”为“导”一种教育,如果它没有刻意地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那么它就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缺陷的教育;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如果他没有学会怎样学习,那么他的学习便带有致命性的不足。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学习作准备,教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教育机构和每个现代教师努力追求的教育最高目标。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评三好学生,主要看学习成绩。学习好,品德自然会好。”这种说法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不少老师往往把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等同起来,认为小学教育只要抓好学习成绩,不必过问学生的思想品德。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学习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品德是指学生的品行和道德。这两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是由学习动机决定的。现在学  相似文献   

5.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这种要求比起过去提出学生要做到“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更有主动性,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一、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既是我国传统教育最朴素、最核心的思想,又为适应目前和今后,特别是为周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融入了新的内容。“学会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呢?一是要做有志气的人。志气是指一个人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古人语“志不强者警不达”,一个人如果有志气,就会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一个民族如果有志气,就会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发展就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践行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在这些基本素质之中,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会影响其他综合素质的质量水平,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的一个人能否成人、成才,可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关键点,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困生的发展。然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却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要辅导好“学困生”并转化他,就应该从“心育”出发。心育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取向根据是:“心育的目标是发展心理机能、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优胜劣汰的原则使人们的心理正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对于自制力和心理素质强的人,可以面对挫折,而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这时候自卑心理很快占据了主导位置,从此很难再站起来,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自卑心理的形成时期———小学阶段。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反之,则会片面地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所谓自卑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看不起自己,它使人处在消极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0.
世界正向21世纪迈进,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的挑战,是对教育的挑战,而提高国民素质,主要是靠基础教育.“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它是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获得充分发展的重要环节,心理辅导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必不可少的运作形式和途径.港台教育工作者认为,完整的学校教育是由“教学、训导和辅导”三者组成的整体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懂得祖国语文文字的特点,具有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普遍反映学生作文没有“血肉”,干巴巴的,不生动.这是学生生活单调、语言贫乏所造成的.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以下从教育心理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要解决材料的来源问题人的“灵性”不独来自书本,还要靠丰富多彩的生活孕育、陶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意识和记忆力的发展来源于周围世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产生“新的结果”、构建新知识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自我人格的人、充满潜力的人,相信每…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开展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1998年秋季,我校开始对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进行尝试与探索.   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我们仅对原三年级四个实验班的150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学生心理现状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竟然有86%的学生存在不同种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有的学生一人身上竞存在多种问题.为了能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我们适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学会发展”是 2 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之一。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学会发展”与“学会学习”有很密切的关系 ,“学会学习”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最好的学习模式之一 ,而人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学会学习”。因此 ,学会发展与学会学习是同一的 ,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要从“学会学习”这一角度来思考。在“学会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掌握发展方法 ,形成发展能力 ,实现发展自觉。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自我发展 ?我们认为 ,必须要塑造学生高尚的语文人格 ,要形成优化的思维品质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在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6.
数学作为“锻炼人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要会学 ,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 ,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一、为什么要重视数学活动教学重视数学活动教学是主动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学生的学习心理应主要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 ,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亢奋状态 ,并调动一切因素进行积极的探索、探讨及操作 ,而当学生获取成功时 ,…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一位小学生对我说道:“我们老师好不公平哦!”我问道:“为什么呢?”孩子说:“我们老师罚这次成绩考得较差的同学去扫地,他们本来就没有学习好,扫了地就更没有时间去复习了啊,还怎么学习得好呢!”在我们老师看来,通过惩罚来教育学生是再正确而平常不过的了。但是幼小的学生心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师生心理的巨大反差怎能不使我们的教育结果低效,甚至是适得其反呢?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互动心育网络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育”),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现代互动发展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互动中自主建构而成的。据此,我们积极构建“师生互动”、“亲子互动…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学生由于受开放政策的影响,社会环境的熏陶,他们的心理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他们要求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要民主化.现代中学生具有这种开放心理是正常的,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然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教学上我们怎样来适应现代中学生所具有的这种开放心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韩忠月 《山东教育科研》2008,(7):F0003-F0003
记忆是人类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一种基本而又重要的现象。一个人记忆力的好与坏,与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学生要提高记忆力,就得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记忆力得到提高,学习效率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提高记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