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帽子的颜色     
老师让5个学生做一个游戏:5个人先按高矮次序排成一列,然后老师拿出8顶帽子,4顶红帽子、2顶蓝帽子、1顶绿帽子和1顶黄帽子。接着让他们闭上眼睛,向他们每人头上放了一顶帽子,并且把另外3顶帽子藏了起来,让他们睁开眼睛,  相似文献   

2.
十人猜帽     
十个人站成一列纵队,从十顶黄帽子和九顶蓝帽子中,取出十顶分别给每个人戴上。站在最后的第十个人说:“我虽然看见了你们每个人头上的帽子,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帽子的颜色。你们呢?”第九个人说:“我也不知道。”第八个人说:“我也不知道。”第七个、第六个……直到第二个人,依次都说不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人却说:“我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了。”答案:第十个人开始说:“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帽子的颜色。”这说明前面的九个人中有人戴黄帽子,否则,他马上可以知道自己头上是黄帽子了。第九个人知道了九个人中有人戴…  相似文献   

3.
先看一道应用题一群学生,所有男生都戴蓝色的帽子,所有女生都戴红色的帽子,在每个男生看来,蓝帽子与红帽子数相同,而在每个女生看来,红帽子只有蓝帽子数的一半,求这群学生共有多少人?题中好像给的是两个矛盾的条件:①相同,②一半.这就要做一下简单的推理,设这群学生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男生看蓝帽子数应是x-1,红帽子数是y;女生看红帽子数应是y-1,蓝帽子数是x.也就是自己看不到自己所戴的帽子才产生似乎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的两个条件,可列方程组如下:x-1=y,y-1=12x"$#$%.解得x=4,x+y=7.y=3&.答:这群学生共有7人.推理是有趣的,更是有益的.列…  相似文献   

4.
陆海泉 《广西教育》2005,(4C):33-33
中外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生前曾与他的3个学生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拿出3顶白帽和2顶黑帽,让学生看到后,叫他们都闭上眼睛,分别给各人戴上一顶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睛,看看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结果,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儿,并异口同声地大喊:“我戴的是白帽子!”  相似文献   

5.
拍脑瓜     
《中学生天地》2009,(6):51-51
李推爱推理: 每个人只能说“红”或者“黄”,但并不表示红或者黄就一定要表示帽子的颜色。可事先约定,让红和黄表示别的意思。所以策略是这样:约定让10号(因为他能看到前面9个人)来说前面有几个人是戴黄帽子的。戴黄帽子的人数是奇数就说红,偶数就说黄。  相似文献   

6.
<正>帽子的颜色十个人站成一列纵队,从十顶黄帽子和九顶蓝帽子中,取出十顶分别给每个人戴上。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只能看见站在前面那些人帽子的颜色。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个小姑娘。她和妈妈住在森林边的一间小屋里。她的妈妈非常喜欢她。有一天妈妈给了她一顶红色的天鹅绒帽子。她可喜欢了,再也不戴别的帽子了。因此人们都管她叫小红帽。  相似文献   

8.
教数学的孙老师为了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辅导课”上指导大家做了一个游戏孙老师拿出五顶太阳帽.三顶是红色的,二顶是白色的.他叫三个同学按从矮到高的顺序站成一列,从五顶帽子中取出三顶,给他们每人戴上一顶,其余两顶藏在桌子里.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头上的帽子.  相似文献   

9.
老师带着学生做游戏.他让6位学生围坐成一圈:另外再让一位学生坐在中央,并拿出7顶帽子,其中4顶白的,3顶黑的,然后蒙住7位学生的眼睛,并给每人戴上一顶帽子.戴上后,解开坐在圈上的6位学生的眼罩.这时,由于坐在中央的学生的阻挡,每个人的视线只能看到五个人的帽子,而看不到坐在对面的人的帽子.老师说:“现在,请你们7人猜一猜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大家静静地思索了好大一会儿.最后,还是坐在中央被蒙住双眼的学生举手说:“我知道自己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读者朋友,你知道他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职业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出发,提出要改变现状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精心设疑,引起惊诧”、“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数学活动”、“利用数学史和数学故事”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帽子的颜色     
在一次生日派对上,准备了三顶蓝帽子和两顶红帽子。在前面扮演小丑的大毛、二毛、三毛排成一列。大毛后面站着二毛,二毛后面站着三毛。  相似文献   

12.
小狐狸今天可高兴了,妈妈给他买了一顶有羽毛的红帽子。这可是其他小伙伴都没有的。小狐狸可得意啦,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怎么也看不够。妈妈在一旁笑着说:“去玩玩吧,小乖乖。”“嗯,对了,让小伙伴们也看看!”小狐狸找他的伙伴们去了。小狐狸跑到小斑马家,对小斑马说:“小斑马,小斑马,你看我的帽子漂亮吗?”“你的帽子真好看!让我戴戴好吗?”小斑马羡慕地说。  相似文献   

13.
“自学讨论法”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求知欲的天性之上,给学生提供一种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效地统一起来,使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数学理论,形成数学思维。在自学讨论法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作用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示范一引导。教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学习的方法上,对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看到如何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不知起于何时源于何地,中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上课了,前3—5分钟,或搞一段演讲,或朗诵几首古诗,或念一篇学生作文,等等。我们起先称之为“课头”,但后来想想,“头”毕竟还与身子是一体的,而不少教师开场5分钟内容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主体内容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就改称之为“课帽”。帽子,是身外之物。戴好了人就可因帽子而光彩夺目。但如果戴错了,比如性别之误,季节之误,张冠李戴之误或其他更甚之误,那么这个帽子是否有点滑稽,是否还有必要戴?语文课堂需要解禁,需要开放,教师也不能过分拘谨,…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言下之意,即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体验,感受诸多的成功。弗来登塔尔也曾经说:“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感谢《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给我们大家提供了四个精彩的课例,经认真仔细的研读,我发现四个课例有明显的共性:都能较好地抓住课改本质,恰当引导学生“做数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学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激发学生情感领悟数学美,体验再创造;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联系生活享受数学美——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在解决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培养兴趣,使学生想“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过程乃是兴趣的主要源泉。”儿童期是学生的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他们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便会顽强地去探索。因此,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经常…  相似文献   

18.
从引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上热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三个方面,谈了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做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一、课前“做”,实现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之前,可以“做数学”。课前“做”,学生能拥有更为广阔的思维空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期望与各位同仁共勉。一、提倡一个“动”字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如果教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就只能是听众,失去了操作活动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我在教学“拿红、绿铅笔”这课时,一改以前的做法:教师做学生看。而是通过三个活动层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第一,在红绿铅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